图书馆,让读书成为一生的事业 倪贤秀 曾有位中学老师直言不讳地教育学生说,读书是为了“考大学、找个好工作,将来可以挣大钱、娶美女”,结果招致社会的严厉批判,并且丢了工作。现在看报纸据说是该老师已经恢复了职位,但仍不改初衷,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 其实这种论调并不新鲜,自古以来,读书人十年寒窗,无非是因为“学而优则仕,禄也在其中”,并且有人描述得极富诱惑力,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虽不说“读书作官”,改成了“找个好职业”,但为功利而读书的本质则完全相同。
功利性读书,其过程必然苦不堪言,读书往往是被逼无奈。且不论古时“头悬梁、锥刺股”之类的“残酷”,单说如今社会对学历的过度要求,就逼得学生从小早出晚归,学习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个负担怎么“减”得下来呢?此种“苦读生涯”,除了个别成绩优异者可能暂时地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外,绝大部分人实际上谈不上任何乐趣。
笔者也有类似经历,从小到大不知经过了多少次考试,对此已异常地厌倦。读书的目的似乎异化为一条,就是如何应付人为设计的各种测试,并千方百计地获取高分,而对知识本身的理解、领悟和运用则在所不计。我发现,为了升学,当初对数学、理化等学科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兴趣,比如能认识和解释一些自然现象,能培养严谨的思辨和逻辑,后来也荡然无存。历史知识因考得过细,拘泥于繁琐细节,学得后来终于一捧起书就觉得头疼。对觉得最艰难,工作后也没起到任何作用的英语,至今仍敬而远之。现在,一些考试过热,比如考研、各种资格考试、等级考试等,除了达到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获得某种实际利益,很难说还能对读书人端正学习态度产生什么好的影响。
笔者重新恢复读书的强烈兴趣,是在退休之后,此时压力相对较小,自己可供安排的时间较充裕。再加上书香城市建设,城市中多座图书馆已开通运行,全民阅读已经蔚然成风,图书馆拥有方便快捷的服务理念,让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每次都如饥似渴地披阅博览,举凡社会的、人文的、科学的、军事的、心理学的,无不拿来一一研读。这才发现,以前费时费力的学习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充其量不过是被人灌输了大量琐碎无用的知识,此时的读书要比那十几年获得的东西多得多。我在此时读书,几乎没任何功利性的目的,看书全凭兴趣。但正是这一时期打下的基础和养成的习惯,使我收益无穷。图书馆让我仍保持着爱读书的习惯,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虽然这似乎既无助增工资,又不能让我评上高职称,但起码让自己保持了好习惯,能够独立思考,不断地充实了自己。第二,图书馆满足了我兴趣性读书的需求,能帮助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的专业是法律,一旦在实践中发现某个问题,就促使我读书思考,甚至深入研究,并将心得撰写成专业论文。另外,平时爱“爬格子”的我也利益于长期阅读的积累。最后,静心读书是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独立人格,勤于思考,并获得精神愉悦的最佳途径。 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我通过在图书馆阅读深刻地领悟到:功利性读书,只要达到了目的,读书就会戛然而止;只有兴趣性读书,才能让读书成为一生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