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词典雅、行腔婉转,昆曲被称为最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于江苏昆山,用最雅致的方式诠释中华文化的昆曲也曾经历过最暗淡的遗忘。作为昆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在舞台上活跃40余年的王芳是昆曲从“落寞”到再创辉煌之路上的见证者和追梦人。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蔡蕴琦/文 杨恒国/摄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苏州昆剧院名誉院长王芳 苏昆剧团“三顾茅庐”招揽“小郭兰英” 王芳生在水韵苏州,天生一副好嗓子,被称“小郭兰英”。1977年,音乐老师推荐王芳考苏昆剧团,她一下便被剧团相中了。不过父母却坚决反对,他们希望王芳继续读书。认定这棵“好苗子”的苏昆剧团不放弃,往王芳家跑了三次,这才把王芳领上戏剧之路。 听起来很美的昆曲,学起来是很要吃苦的。“在学校是早上5点半到晚上9点半练习,整个早上是练早功,上午是上课,下午是练戏,晚上是练功,一天到晚没完没了。”当年的“耗腿”是搁在墙上耗一刻钟。 所谓的耗腿就是压住一条腿,一只脚离墙,另一只就跨在墙上,“你不能往后,往后就倒下去了,必须脑袋搁着腿,腿又不能超过额头,就这样压着,一刻钟以后放下来。”王芳和小伙伴们还要“控腿”,控腿要老师说“123、123……”,1根烟都抽完了,老师还是没有让把腿放下来。大冬天练功,王芳的两只手只有一节手指没长冻疮,其它全部长满。练功时她就穿一件秋衣,练功房窗户都是这种漏风的,但硬是练到出汗。一个动作,一句台词,常常反复练上千遍。 辛苦的付出终有回报,1979年,年仅16岁的王芳获得了苏州市专业剧团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此后,她获得多个重量级的奖项。然而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有观众捧场,“1977年考取剧团的时候,当时戏剧挺受欢迎,场场爆满。我们出去演出时,说好只演9场,最后演了11场还收不住,非常火。” 昆曲从辉煌跌入谷底,赠票请人看 然而从80年代的中期开始,戏剧突然就没有观众了。从众人追捧到乏人问津,王芳和同事们经历了“坐冷板凳”的岁月。“观众不看了戏剧了,我们很痛苦,苏州很多的剧团都解散了,大家都说苏昆团早晚也要解散的。”最初追看昆曲的老人,慢慢得年龄大了不出门了,甚至不在人世。年轻的观众说,“昆曲节奏太慢了,这么慢还是看不懂。”常常是台上的演员比台下观众还多。 守住昆曲,王芳和同事们想了很多办法,那是苏昆剧团设了星期专场,每星期演一次,演出也不卖票,在剧场门前摆一个捐款箱,观众愿意放多少钱就放多少,“我们再送一杯香茗,其实就是赠票。”采取这种形式,是希望吸引更多的观众来看。那段时间,团里经济困难,大家就把房子开成了一个旅馆,以此挣一点钱补贴演出。 再不发声,昆曲就在观众的视野中间淡忘了。让王芳难忘的是,在著名戏剧理论家、书法家、诗人郭汉成等名人呼吁下,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政府推动了首届昆曲艺术节。每三年一届落户于苏州,一直延续至今。2001年昆曲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终于从生死边缘被救了回来。 戏剧是文化传承“活化石”,传承从娃娃抓起 在王芳看来,昆曲的发展遇上了好时代。昆曲的复苏,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对文化艺术追求提高的标志。更难能可贵的是,昆曲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的喜爱和追随。戏剧是文化传承“活化石”,经历了的低谷后,王芳从只关注戏剧表演的传承转变为同时关注“观众传承”。“我们的昆曲文化传统课开进了小学、幼儿园,让孩子们感受昆曲之美,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昆曲的再创辉煌,让王芳看到另一个古老剧种——苏剧复苏的希望。苏剧也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也被称为“滩簧之母”。锡剧、沪剧、甬剧、姚剧、都是在苏剧后延伸出来的,都属于滩簧。 2017年起,王芳多了一个新身份——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苏剧比较平民化,是白话版的昆曲。希望苏剧有更多的人了解,昆曲在最低迷的状态,是苏剧把它养活的。”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芳充分利用全国人代会等各种平台和机会,积极建议加强对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她曾提出了关于立法保护传统文化的建议。呼吁政府创办戏剧大专院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传统文化中来。在她的努力下,这些建议正一个个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