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29|回复: 0

调整心态 劳逸结合 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7 09: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调整心态  劳逸结合  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丹阳市新桥中学  郭洪明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比较低的,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因此,这两种人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何立婴教授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生动讲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反应、身心症状、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所举事例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让我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和职业倦怠是有原因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而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有诸多因素使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和职业倦怠。
1.教师自身原因。每个人都有追求,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但是,有些目标能够达成,而有些目标,则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有挫败感,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2.社会原因。社会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定,主要局限于教师社会贡献的层面上,把教师比作红烛、春蚕、园丁等,而忽视了教师自身教育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忽视了教师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现代社会正处于变革时期,一系列课程、人事制度的改革让我们措手不及,一时无法适应,许多工作不见成效,于是缺乏了职业效能感,身心疲惫,问题就产生了。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职业倦怠是可以调整和防治的。
1.要正视问题。我们要相信,绝对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的人都是极少数的;职业倦怠也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尽力去调整好,就可以了。
2.不断学习,提高教科研能力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经常感到课不知怎么上了,就说明了我们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上的落后。这时,及时充电,积极应对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应该多读一些教育理论专著,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和全员培训,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应对更高的要求。“课题牵动,以研促教”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经验和策略。只有深入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才能改革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真正从“教书匠”变成“大先生”。
3.要与他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相处,“其乐融融”,这是心理健康的人的美好感觉。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在学生、同事、领导面前,我们不是装出-副样子,而是如实表现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人与人之间坦诚相见,就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
诚如何教授所言,要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就要有心理健康的老师;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教师也要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我想,只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到劳逸结合,我们就会成为健康快乐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 17:29 , Processed in 0.0508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