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文格由温软的稻草联想到了农人,自然想到他的父辈们,在丰收的季节中,能够让农人们体会到丰收的喜悦的是那饱满的稻谷,而非稻草,稻草只是在种植稻谷时的附属品。
尽管只是这样,稻草却有着对于许多人重要的意义,作者詹文格在文中写道:“对于孩子们来说,草垛是他们的乐园。捉迷藏,抓特务百玩不厌。一惊一乍的笑声,就如山乡的抒情,摆上了精神的盛宴。”诸如此类,有太多重要之处,对于农人来说,这稻草的金黄色彩带给农人丰收的喜悦,对于麻雀来说,稻草是它们温暖的家,对于耕牛来说,它是在冬天中的主要食粮,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座好的乐园,在农人生活中,用途广泛,在那个时代,贫穷的人家只具备少许棉被,木板生硬,无法防寒保暖,乡人便用稻草铺垫,温软的稻草传递着不尽的温暖,安抚着贫困劳动者的精神和身躯。
对于作者詹文格那一辈来说,高档的生活无法让他的精神层次上升,过分奢侈的生活让他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衰老。
农民减少,远离了稻草,将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喜悦,与心灵上所存在的幸福感,你所用的吃的是你花钱买的,不是你种的,不是你一点点辛辛苦苦播种,等待,收割(摘取)的,没有了这个过程,你会对食物毫不在乎,毫不珍惜,自然也体会不到作者对于稻草那细微的情感。
在物质丰盈的现在,怀念温软的稻草,詹文格借此来表达了对当初的那种感受,表达了作者詹文格对朴实自然生活的向往,对宁静温馨生活的留恋。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这个时代,我们心中是否还有那份朴实、宁静,心中是否只是填满了那些物质生活所需的呢?是否已腾不出一处地方让给朴实、宁静,让它们在自己心里有一个地方安身呢?
我想应该差不多没有这一块地方了,作者詹文格给我们提了个醒,让我们在生活越来越精致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头脑清醒,心灵透明。
温软的稻草在作者的笔下,已不仅仅是种植稻谷时的额外产物了,它是让我们怀念的朴实、宁静、温馨的生活的寄托,让读者对着原本不起眼的东西感到心灵上的亲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