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有你不冷 我喜欢冬季,是因为冬日天寒地冻无处可去,少了许多应酬,可以静下心来,躲在家里啃书本,这也是进补的隹最好方式了——给自己充充电。读书,重在读,贵在思,春秋两季脑袋容易发困;夏日天气炎热,心情烦躁,都不妥。唯独冬天读书最好,清冷的气氛能使头脑格外清醒,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
一直喜欢冬日这样的一种读书境界:钻在暖暖的被窝里,点一盏小小的暖灯,泡一杯香茶,任窗外狂风呼啸,雪花漫舞,我都可以沉浸在散发着淡淡墨香味的字里行间。在书中遨游四海,纵横古今,全无寒意。“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孰不知,冬日读书,也会有暖和的感觉,书也可以御寒。
诗歌热情奔放,文字激扬,很适合冬季阅读。于是我就选些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富有暖色的诗句来读,让心与诗意相互通达,从而使自然的寒意和人情的淡漠远离自己。一段段经典的诗句会把你冰冷的情绪烘热,全然没有“尡黄花叶衰”的悲凉和“千秋雪”的那份逼人的寒气。
冬天的严寒桎梏正好衬托思想的博大深邃,因而也适合读一些比较厚重的作品。寒夜斜倚床头,尽兴的品味周作人的清淡平和,鲁迅的啼笑怒骂,丰子恺的细腻亲切,冰心的典雅大度,徐志摩的清新飘逸,贾平凹的随意与匠心独具,也可以感受海明威的冷峻,伏尔泰的咏叹……有文字带来的煦暖气息穿透心扉,足以抵挡鼻息之间空气的寒凉。读这些书恰如喝一口浓浓的热咖啡,很苦,却回味无穷,温暖了心田。
围炉读书兴味长,窗外飘雪心暖阳。让我们把冬日的兴致,更多的交给那些或平滑或粗糙的书页,把它当做一团温暖身体和心灵的炉火。有书相伴,所有的冬日都不觉得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