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萧若秋 于 2011-12-18 00:20 编辑
每一个女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不错的女人,娶了我,应该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那样才对等;每一个男人都会觉得自己是不错的男人,嫁了我,应该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女人,那样才对等。可是事实并不如此,都是高看了自己,低估了世界与他人。
一对夫妻吵架或是闹离婚,任何一方都感觉不是自己的责任,或是自己不负主要责任。当我们理性认真地去思考这一情况的时候,我们发现这特征可能是人性的弱点。而这一弱点,不仅体现在中国人身上,还体现在外国人与古代人身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弱点在人性上的共性。由此而推,某一群体、某一组织、某一个民族或国家,都会集中地体现这一点:推诿责任、不断地为自己开脱或是找各式各样的借口,或是辩白等。
打个比方,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不平等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评判别人的优缺点。过多的时候,我们总是看到自己的优点,很少看到自己的缺点,即使如此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我们总会找太多的理由来解释与辩解;恰恰相反,我们眼里却是别人的缺点层层、污点斑斑,而后生出太多的怨与恨、亏与责。
既然我们无法改掉或是避免这一人性弱点的共性,但至少也应该公正地对待。对于群居的现代社会而言,公正对待自己缺点需要有勇气或是有能力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客观真实地对待自己、他人、社会与世界,从而让群居在一起的夫妻、组织之间、族群之间、国家之间、与自然之间相处得更好一些,减少争吵、矛盾、斗争、战争、仇恨等等。
当我们讨论这一话题的时候,有一点引起我们特别的注意:如今中国人,似乎对“反思”这一态度具有天生的免疫力,或是对此有与生俱来的反感。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没有反思的勇气与能力是多么可悲、可怜、可爱又可恨的事。
在“反思”这一点上,通过比较,本人发现西方人似乎更勇敢或有能力一些,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否定或是贬低中国人的意思,而是觉得有这种现象,有这种事实。“文革”过去这么多年了,当年伤害了别人的人中,没有多少站出来说,“我当时做错了,没有任何理由”,本人只看到“林统帅的一个女儿林霄霖女士曾经做过这方面的道歉”。
当年,陈独秀东渡日本求学,回国后干他的事业,可是他的事业却舍弃了他。可是他还如一头猛兽一样,不断地去指责他周围的许多人或看不惯的事。可是,与他相反的是去美国留学归来的胡适之先生的表现却让人惊叹的自审态度与宽容心态。陈数次入狱,胡几乎每一次都能尽力相助、相救,可是陈在太多时候,却不断地骂胡适之,适之先生没有计较。除了陈的心胸狭窄之外,我们还看到了陈缺乏一定的反思勇气与反思能力。唯一一点欣慰的时,陈在行将入土之时写了《最后见解》,在《最后见解》里终于表达了自己出了问题,可是仅仅是一点点难能可贵的反思,当然更多的也是为自己辩解。
关于反思这一话题,如果说 60 年来没有空白的话,那我们只能看到以顾准为首的为数不多几个思想者进行了这方面的思考与总结。
我们不可否认任何一个文革的施害者都是一个受害者,这是前提条件,而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却很少人都会主动地去承认或认为自己有过过错,或是犯过罪。“我那时年幼无知;我那时什么都不懂,跟着别人;我那时如果不告发自己父母,我会受到同学的伤害;那是大环境犯下的错,无须我来背负那样的十字架:我那时如果不打我的班主任,我就不是积极分子,表现是不好,影响我的前途;那是时代的伤口,不应该由渺小的我来说三道四——”不一而足。瞧瞧,辩解的理由是多么的堂而皇之,多么的义正辞严,没有一点点羞愧,更无半点抱歉之意,亦无半点忏悔之情,全部的过错都交给了时代。而创造那样一个时代人,难道仅仅是几个人吗?仅仅是几个人就可以那样地伤害许多无辜与不幸的人吗?很显然,所有的辩解,不但是苍白无力,更是不具备反思的勇气与能力。
在此,让我们记住一个女人的名字:陈少敏。当全体人员举手表决开除刘少奇党藉时,她是唯一一个没有举手的女人。想想看,她明知不能阻止其后悲剧的发生,更不可能避免自己也要被追责的现实,可是她坚定了自己看法,更用行动表达了她的声音。有时,本人想,是不是女人此时的执着或是某种情况下的痴呆让这种情况发生呢,不得而知。而那些举手的人们,他们是否为自己举手进行过反思,进行过一点点的羞愧呢??现实告诉我们的答案是冷酷无情的。
二战没有走远,西方的政界、文化界、思想界等都进行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反思,这些反思的成果目前我们都可以看到。举个例子,迷惘一代的带头大哥海明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可是他不断地对人性弱点进行反思与对人性优点歌颂,最终他用“自杀”来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反思。另一个例子, 1970 年 12 月 7 日德国总理勃兰特向波兰无名烈士碑双膝跪下,这位青年时期的反纳粹战士,面对被希特勒纳粹德国残酷杀害的 600 万犹太人和几千万波兰人、俄国人等受害者——想想看,如果我们身处其中,会不会觉得希特勒是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或是值得我们年年祭拜的对象呢??!!对汉人或是对世界造成那么多伤害的成吉思潮,如今我们还认为他是伟大的中国领袖,蒙古人也会自豪地认为他是为数不多的本民族伟大人物!!(当然我们是用现在眼光来评判成吉思汗是有失公充的,评判体系与标准有时代性等,但本人在此也是借用一下而已)。可见,东方的民族似乎缺少这种反思的精神与能力,而东方许多族群里面,好像中国人更缺乏这一精神。我们总会掩饰、甚至无耻地说谎与无休止地指责别人,而不自省、反思。
想想看,关于二战的反思,东亚各国都进行不同程度的回忆与反思,反思的目的就是让人间惨剧少发生或是不发生。可是,当我们面对这一主题时,却发现“中国人更需要反思的勇气”。纵观历史与现实,这一态度造成的恶果,我们磬竹难书,许多社会问题出现了,然后出些相关措施进行亡羊补牢;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一切又回到原样。这让本人想起 100 年前那位传教士写的一本书《中国人的性格》,在书里他谈到的:黄河水灾发生,官员开始救灾抚恤,可是过不了多久,水灾又来了,官员又是如此,可是结果就是百姓不断地遭受黄河水灾带来的流离失所与失去亲人的痛苦,同时官员又可以在此过程中“中饱私囊”…… 本可以进行一次大的修整或修得彻底一点,百姓的生命与财产保护得更好些,官员省得如此多的麻烦,不是更好吗??好像中国人故意让黄河水灾永续世间似的,作为一个外来者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会干出这种事。在此,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个老外,并不理解中国人的“罪恶智慧”!
在此,我们无法回答传教士先生留给我们的百年之问,而只能通过一点思考来表达一下,就是中国人缺乏反思的态度与能力。有时候想,相较西方人的表现与做事,东方的中国人如此冷酷的表现,一定是文化基因上有问题。这一问题目前得不到许多人的承认,或是在许多人看来可能是胡说八道。可是面对现实,我们又不得在此寻找根源。
整体上观察,放眼西方文明的成功与传承,他们两大基石就是基督教与希腊城邦民主,当然无可否认这两大基石都经过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洗礼与修正,目前也在洗礼与修正之中,且没有尽头,并成为普世价值。整体是由个体组成,我们更希望从个体上来解读,当一个生命体进入教堂里,原罪论他学会一种本领,那就是忏悔。忏悔可能比反思更进一步,可我们连反思的层次尚未达到之时,这应该说是中国人的悲哀。
回首我们的先秦时期的先贤曾子先生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到了优秀的皇帝刘邦先生时,他对秦朝的覆亡进行了反思,从而涉及到自己,于是乎成就西汉盛世;英明伟大皇帝李世民先生,从皇权永固的角度反思,得出同时期人类优秀成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而成就盛唐,傲居世界中央。可是其后呢,很少看到了。我们只会看到宋王朝的软弱与对皇权“无底线巩固”集大成就之书《资治通鉴》,元朝的野蛮与黄祸横行欧亚,明朝的黑暗与暴发户朝君临天下的无耻……
好像我们的文化基因并不缺乏“反思”这样的成分,可是为什么在历史的洪流中灭绝了,或是被忽略了呢??对此,本人坚信不疑地认为,我们文化里糟粕与人性弱点的张扬让优秀的文化基因成为一种另类,或是一种异端。
在经济学里,有“劣币驱良币”的理论;在现实中,追求美女,有“劣男驱优男”情况。市场上用来交换的货币,许多人都喜欢把新的足斤的银子存起来,把旧的银元或不足斤的银元花出去,于是新的足斤的银元被私存起来的较多,货币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渐渐都成了“旧的或不足斤的银元”为主的情形,“劣币驱良币”成为正常的经济社会的状态。在男女共处的世界里,许多人看到美丽的女子,劣男最初对美丽的女子的态度与采取的行动,肯定比优男更为地让该女子感到体贴与开心,如,态度变得很低(我并不优秀,我要低姿态,学会忍气吞声,获得好感觉),行动变得比优男更为的殷勤(多几声问候,花的心思多一些,送的礼物多一些)……一切顺理成章,“劣男战胜优男”。在此,我们拿来比喻我们传统文化,我们也惊奇地发现这一点,糟粕的往往更具有力量,更具有现实性与利益性,更可能战胜精华或是让精华变得弱小。可是人类的理性与理想不会消亡,精华还在不断地传承。所以,我们可以发狠一点地来形容我们的文化,太多的坏文化猖狂嚣张得太厉害,优秀的文化成为异端或稀缺,从而“反思基因”没有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成为重要的一分子或传承得艰难,几乎达到了可以省略的程度。
为什么西方可以保留了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要归结为宗教的意志吧。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处此其中,我们要学会反思,反思并不是要自责,这是态度。如果没有反思这一基本素质,对于未来本人并不持乐观态度。
最后,我想说:为了让群居的生命存在体更好地活着,中国人,请你学会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