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9|回复: 2

羊城寻幽西关大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1 12: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来到广州,看到四通八达、车水马龙的交通,一幢幢直插云端的高楼大厦和鳞次栉比的琼楼玉宇,已经初步领略这座国际大城市的现代化风貌。现在向大家介绍仅广州特有,最富岭南地方特色的古老传统民居,那就是西关大屋。
在十九世纪中,以青砖建筑而成的“西关大屋”仿如雨后春笋,纷纷在广州的西郊涌现,大大改变了当时西关的面貌。

  “西关大屋”形式典雅,屋外整齐清洁,屋内窗明几净,并有小巧的庭园设计,增添不少风雅气息。当时的西关,本是人烟稀少、风光如画的郊外,但自从“十三行”日益发展之后,许多经商致富的商人便在附近西关聚居,纷纷兴建西关大屋来享受,所以“西关大屋”建筑得特别讲究,与广州市内其它地区的房屋有很显著的分别;从此,西关便越来越兴旺热闹。

  


西关大屋”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它是砖木结构,而采用的一律是青砖。第二,大门采用可推移的“木趟栊”。第三,是采用图案色彩缤纷的“满洲窗”。

  屋内的陈设古色古香,著名的“西关小姐”便是从这典雅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名花,毋怪乎气质举止均与别不同!

  “骑楼”是中西合璧的广州洋房的特色之一,与“西关大屋”并无多大关连。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被称为“西关大屋”。西关在明朝已成为广州城区的商业中心,十八甫在明代已逐渐形成。而西关角形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范围包括文昌桥、大观桥、泮塘、昌华园周围一带。西关大屋集中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后来又扩展到西关的其他地区,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高大正门用花岗石装嵌。其平面布局按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基本上是纵深方向展开。其典型平面为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中轴线由前而后,由南而北,依次为门廊、门厅(门官厅)、轿厅(茶厅)、正厅(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天井、二厅(饭厅)、二房(尾房)。每厅为一进,一般大屋为二三进,形成颇多的中轴线。两旁偏间前部左边为书房及小院,右边为偏厅和客房。客房顶为平天台,供乘凉、赏月和西关小姐们七夕拜月(拜七姐)等用。偏厅、客房后部为卧房、厨房等。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



西关大屋的门廊装修,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脚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

  
门厅(门官厅)中设天宫和土地神仕,其后有中门四扇,平时不开,只有乘轿贵客来访才开,以示隆重迎接。仅留左右两门出入,使路人看不见门内情景。轿厅是供乘轿客人及主人出入停轿之所。

  大厅是大屋的主体建筑,面积最大,屋脊最高。整座大厅红栋(主梁油红漆〕黑桷(木角油黑色)白瓦(衬瓦涂以白色),宽敞宏大。为使大厅更加明亮,屋顶错落装以明瓦即玻璃瓦。

  正厅后面是头房(或称长辈房),是长辈们居住之所,以明瓦、高窗采光。

  头房后依次是二厅(饭厅)、二房(供儿子婚后夫妇居住)。二房又称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的房间。

  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大体上左右对称布置。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油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来客游憩观赏。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粪便垃圾等多种功能。



西关大屋的门面装设矮脚吊扇门、趟栊、硬木大门等门扇。室内装修典雅,堪称集工艺美术之大成,木石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石景、玻璃及铁漏花、满洲窗、刻彩图案、红木家具、木雕花饰、槛窗等,均极富岭南韵味与风采。

  西关大屋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据统计现存100多间,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多间。最著名的西关大屋有坐落于宝源北街18号的“梁资政第”、坐落于多宝路的邓宫保第以及坐落于宝华路正中约的钟家花园等。十分可惜,这些名园大宅大多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硕果仅存的名宅只有小画舫斋。
画舫斋位于荔枝湾上,建成于1902年(清光绪壬寅年),是一座环形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四周为楼房,中间是花园,楼房精致典雅,花园花木茂盛,整体结构别具浓郁的岭南建筑韵味。正门在三连直街,南向;后门在逢源大街,北向。口额石刻清末书法家苏若湖所书“小画舫斋”四字。小画舫斋整座建筑为白花岗石脚、水磨“东莞青砖”精砌墙壁,平滑洁亮。

  正门进门是一座玲拢剔透的木雕通花套石刻红花玻璃大屏风。屏风后面是门厅,前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廊,长廊中建有一座名叫“诗境亭”的半边亭。西边是“船厅”,呈画舫形,小画舫斋因此得名。还有阮元题书的“白塘红荔泮塘西”木刻横额。朝荔湾涌一侧全部是蚀刻蓝玻璃满洲窗。北面有供奉黄家先祖的坐北向南的“家庙”。

  


“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俗谚由来已久,说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曾经令人瞩目的风华一代。在广州一些老人家的心目中,西关小姐指的并不是指所有住在西关的女子,而是住在西关大屋里的大富人家的千金小姐。住在西关大屋,在当时似乎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这种兴盛于清末的房屋建筑样式,以其门庭高大,装饰精美,工艺讲究而称著。正门“三件头”的脚门是四扇对开的小折门,用于防止外部光线干扰;趟栊为粗大的拉式圆木栅,防盗通风;大门是大屋的主要关口,坚固厚重。它们和绿筒瓦坡屋顶、花岗石墙脚及青砖墙壁共同构成了西关大屋独特的外表风貌。和北京的四合院相同的是,西关大屋也是平房,多在400平方米左右,平面布局向纵深发展,有三间两廊,左右对称,中间为主要厅堂。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大屋用水磨青砖砌壁,民间传闻,青砖墙铺砌不用水泥,而用糯米饭拌灰浆,所以那青砖墙没有一丝缝隙,固若金汤。其室内装修不仅将木、石、砖雕、陶、灰塑、壁画、石景都应用上去,还采用了玻璃漏花、蚀刻采色玻璃等工艺,反映了当时广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时代背景,是清末时期广州传统民居中的代表作。

  现在西关古老大屋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多间。位于文昌北路全长100多米的耀华大街是至今保存较完整的西关传统民居。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08: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有旅游信息请咨询小武哥13952836566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22: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handshake :lovelines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2-23 08:05 , Processed in 0.0525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