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4|回复: 1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怎样演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4 16: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太阳系是怎样形成的又将怎样演化
太阳系的形成据信应该是依据星云假说,最早是在1755年由康德和1796年拉善拉斯各自独立提出的。认为太阳系是在46亿年前的一个巨大分子云塌缩中形成的。这个星云原本有数光年的大小,并同时诞生了数颗恒星。研究古老的陨石追溯到的元素显示,只有超新星爆炸的心脏部分才能产生这些元素,所以包含太阳的星团必然在超新星残骸的附近。可能是来自超新星爆炸的震波使邻近太阳附近的星云密度增高,使得重力得以克服内部气体的膨胀压力造成塌缩,因而触发了太阳的诞生。
被认定原太阳星云的地区就是日后将形成太阳系的地区,直径估计在7000至2万天文单位,而质量仅比太阳多一点点。当星云开始塌缩时,角动量守恒定律使它的转速加快,内部原子相互碰撞频率增加,中心区域集中了大部分的质量,温度也比周围的圆盘更热。当重力、气体压力、磁场和自转作用在收缩的星云上时,它开始变得扁平成为旋转的原行星盘,而直径大约200天文单位,并且在中心有一个热的且稠密的原恒星。
一亿年后,在塌缩的星云中心,压力和密度将大到足以使原始太阳的氢开始热融合,这会一直增加直到流体静力平衡,使热能足以抵抗重力的收缩能,这时太阳才成为一颗真正的恒星。
太阳系中的岩态行星(类地行星)是怎样形成的
与龙卷风的形成一样。在太阳系的位置是一片气体云。旁边一颗超新星爆发了,冲过星际气云中。接着物理定律就开始起作用了,所有旋转的物体的一个特征,就是随着它们变得越来越小,它们旋转得越来越快。这个普遍定律,叫做角动量守恒定律。这就是早期的太阳系和这类风暴极其相似的地方。
随着旋转的空气柱变得越来越小,极高的风速也会使得一些物质被抛出,从而在风眼周围形成岩屑盘。太阳系形成时,也抛出了岩屑盘。气体云也会向外抛出岩屑盘。行星正是在扁平的旋转岩屑盘上形成的,它们井然有序地围绕着太阳精确地旋转。
土星正在经历同样的历程。
当尘粒的颗粒还在环境中心的原恒星时,行星就已经开始成长,然后经由直接的接触,聚集成1-10千米的丛集。
接着经由直接碰撞形成更大的个体,成为直径大约5千米的星子。
在未来的数百万年中,经由进一步的碰撞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继续成长,最终形成现在的太阳系。
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后重型轰炸期”。所谓“后重型轰炸期”,是指太阳系形成初期,行星、小行星、彗星等还没有固定的轨道,仍处于无序状态,尤其是彗星,它们与行星撞击的几率较大,一方面撞击产生巨大的能量,一颗直径十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能产生一亿颗原子弹爆炸的能量,另一方面彗星全由冰组成,给地球带来大量的水和矿物。地球上的很大部分水资源正是来自于这个时期的彗星和流星。现在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都有固定的轨道,撞击几率很小。
太阳系的演化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仍处于主序星阶段,正值青壮年。再过50亿年,太阳会成为一颗红巨星(老年阶段),抛售外部物质,而中心物质进一步收缩。外部物质可扩大到水星、金星甚至地球轨道。中心部分不断收缩,压力变大,不仅氢燃烧聚变为氦,氦也开始燃烧,接着又有碳加入燃烧行列。此时的中心温度更高,可达几亿度,发光强度也升高。当中心产生铁以后,就会形成新星爆发,太阳及周围的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都将烟消云散,成为一片星云团,成为下一个“太阳”的诞生地。惟有太阳的中心留下一颗白矮星。
到那时,地球上的生命也将终结。但人们不要担心,因为50亿年还很长,而且人类的智慧一定能在50亿年中找到适居的新家园。
                                                   中微子
     
发表于 2013-4-24 20: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30 16:01 , Processed in 0.05967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