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大桥下月拆除重建 老桥南边将搭建两座便桥供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
着眼于当前桥梁状况和航道改造要求,9月份,人民大桥将进行改造重建。
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人民大桥,是连接我市新老城区的主要通道。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大桥的交通通行压力日益凸显。据专家估算,人民大桥高峰时的车流量已达8000辆(次),日流量更是达35000辆(次),交通拥堵情况较为严重。与此同时,由于建成时间已久,人民大桥桥面频繁出现破损。另外,按照大运河“四改三”工程实施要求,我市运河航道将向东扩建近30米,人民大桥的改造成为必然。综合多种因素,市委、市政府将人民大桥的改造重建作为2013年重点交通工程和民生工程之一。
记者从市交运部门获悉,根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拆除重建后的人民大桥全长225米,主桥为钢架梁结构,主桥宽32.9米,引桥宽23.5~25.7米,工程概算总投资约9526万元。目前,项目前期准备已基本就绪,正在进行工程招投标工作,计划9月中旬即可确定施工单位并组织进场。整个工程预计将于明年12月份基本完工,恢复正常通行。
对于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城市功能来说,人民大桥的拆除重建固然是件好事,但在长达一年多的改造过程中,由此产生的交通压力如何疏散、是否会造成新老城区新堵塞呢?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一情况,市交运部门在拆除老桥之前,将在老桥的南边搭建两座各宽4米的便桥,供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同时,为疏导交通,市交巡警部门已制定预案,届时将增加警力,设置分流点,并配备相应标志和警示牌,安排在人民大桥路段附近的丹凤北路、东方路等路段,疏导机动车辆分别按照外围和内围的预定路线绕行。
另据悉,随着我市经济发展,道路交通流量持续增长,部分桥梁的通行及承载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特别是修建年代较久的桥梁更易存在安全隐患。为掌握东方红桥、华南桥、团结桥、122省道简渎河桥等我市老城区30座桥梁的状况,近日,朝阳市政邀请专业桥梁检测单位,对这30座桥梁进行了系统“诊断”。检测结果显示,大多数桥梁情况良好,但郑家桥存在较多问题,桥梁部分混凝土破损、钢筋外露;裂缝较多,部分裂缝较宽,局部伴有渗水现象;桥下水位高,拱脚淹没在水中;桥面护栏严重破损开裂,局部护栏完全松动脱落,总体被评定为不合格状态。目前,市政部门已对该桥实施限行,准备进行大修整。 (伟林 银火 嘉瑛文/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