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3|回复: 4

重庆最大毒帮覆灭记 原禁毒副总队长给其当卧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5 15: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APNIC
        2012年1月6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核准:重庆头号大毒枭敖兴满犯贩卖、运输毒品罪,故意杀人罪,决定执行死刑;敖兴满的同伙周光全犯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决定执行死刑。  当天,同样被核准执行死刑的,还有他们的保护伞———曾是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副总队长的罗力。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1月6日对上述3名死刑犯执行了死刑。
  该团伙的另外一名主犯许其贵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决定执行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人物简介
  敖兴满,1955年生,沙坪坝人,初中文化。因其为人狡猾、做事老辣,江湖人称“老特务”。他曾因犯抢劫罪、流氓罪、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1996年刑满释放后开始涉毒,是我市首批从事毒品批量交易犯罪的“开山鼻祖”。
  ■为了感谢手下死忠,大毒枭竟为被处决的手下立碑:“忠魂上九霄 美名传千古!”
  ■为了躲避警方追逃,制贩毒骨干竟疏通关系,神鬼不知地藏身进了监狱。
  ■为了回报毒枭的“恩惠”,禁毒警官竟在审讯室里直接为其示意“递托”。
  ■先后37次立功受奖的警界标杆,竟示意大毒枭做掉威胁自己的绊脚石。
  ■这些“毒帮”手枪、手榴弹俱全,毒品持有量占重庆市场的七成以上。
  2009年6月28日,一封举报信揭开了重庆缉毒史上最大黑幕,也引发了重庆缉毒史上最大肃腐。
  这封举报信,直接寄到时任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手里。信中提到的3个人名“敖兴满”、“谭力仁”、“罗力”,成了一个月后重庆“7·30”打黑专案组全力围剿的目标。
  日前,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核准,“7·30专案”中的4名死刑人员、5名死缓人员,以及一干无期徒刑和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涉案人员将先后伏法。
  重庆两代毒枭如何发迹?警界标杆人物罗力又是如何堕落、腐化到与毒枭为伍的?
  重庆警方“7·30”打黑专案组首次向媒体披露了市禁毒总队原副总队长罗力及其庇护下的大毒枭覆灭记。
  出狱后开启贩卖毒品人生
  仅两单生意,入干股的中间人便获利200万元
  服刑期间,敖兴满结识了狱友谭力仁。两人狱中相约:日后干一番“大事业”。
  出狱后,只有初中文化的二人把目标锁定在贩毒上。此时,批量毒品交易在我市还没有先河。
  敖兴满有个发小兼同学,叫周光全。周光全认识长年在缅甸从事毒品批量交易的中国籍毒贩胡杰。敖兴满请周光全为自己引荐胡杰,并承诺让其入干股。
  随着货源和销货渠道搭建完毕,谁来充当贩毒保护伞成了关键。在精心物色良久后,敖兴满将保护伞的人选锁定在当时只是普通禁毒民警的罗力身上。他打听到罗力的喜好:踢球、泡吧,不遗余力地陪他耍,还在逢年过节时施以小恩小惠。两人关系迅速升温。
  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1998年,在周光全牵线搭桥下,敖兴满和胡杰开始了第一次合作:敖以6万元/700克(一件)的价格,从胡手中购得走私入境的海洛因。警方介绍,胡、敖每次交易出货都在10公斤以上。
  警方查证,仅仅两单生意后,入干股的周光全就收到敖兴满支付给他的感谢费200万元人民币!周光全用这笔钱全款买了一套别墅。
  提供线索扶持保护伞壮大
  打掉对手,“政治贿赂”将民警拉下水
  此后,敖兴满的生意一发不可收拾,因在重庆开创了毒品批量交易的先河,他迅速成为龙头老大。
  树大招风,敖兴满渐渐感到了危机,开始向罗力“行贿”,贿赂的不是金钱女人,而是线索。
  当时,罗力仅是普通民警。他雄心勃勃渴望干出一番业绩,逐步上位。于是,当敖兴满声称自己有毒品线索可以举报时,罗力欣然接受。
  敖兴满将自己的“政治行贿”和“打掉对手”完美结合,凡不听命于自己、不按“规矩”出牌的竞争对手,都成了他孝敬罗力、借刀杀人的线索。
  正是依靠敖兴满提供的这些线索,罗力的缉毒事业大有起色,他相继破获了一些重庆缉毒领域的大案要案,逐步上位。
  为了拉拢罗力,敖兴满甚至多次牺牲一些马仔,将自己的少量毒品交易暴露给罗力,助其立功。
  “为了让罗力上位,扶持保护伞壮大,敖兴满的‘行贿艺术’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专案民警介绍,从1998年到2009年,罗力因功从一名普通缉毒民警,成为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副总队长。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5: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PNIC
        两次致命打击失去左膀右臂
  一人死忠一人造反,为前者立碑对后者追杀

  这样畸形的“双赢”局面,在2000年时遭遇了一场危机。

  当年6月9日,敖兴满的得力干将周瑜,因为非法持有毒品,被市公安局缉毒民警抓获,当场查获海洛因50公斤。

  次日,敖兴满召集周光全和胡杰商议对策。在不明周瑜审讯局势的情况下,敖兴满等人决定立马飞赴深圳,暂避风头。

  抵达深圳后,3人觉得利用保护伞的时候到了。敖兴满致电罗力:周瑜和50公斤毒品都是自己的人和货,请求罗力及时传递周瑜的审讯信息。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周瑜被执行死刑后,罗力向敖兴满通报:周瑜把此事全部扛了,此案不再追查。

  就这样,在罗力的示意和保护下,敖兴满等人返回重庆,继续经营贩毒网络。

  为了感谢和铭记周瑜的死忠,敖兴满不仅付给周瑜家人一大笔赡养费,还专门为其立下了一座奢华墓碑,题字“忠魂上九霄 美名传千古”。对于毒贩而言,这个题字根本就是莫大讽刺。

  如果说周瑜是敖兴满的左膀,那么负责散货的得力干将、狱友谭力仁,就是敖兴满的右臂。

  然而,继2000年失去左膀后,2001年敖兴满又失去右臂,并与其反目成仇。

  原来,敖兴满的贩毒网络还覆盖了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当年,敖兴满携毒去广西“视察”业务时,被铁路警方人赃俱获。谭力仁料定敖兴满必死无疑,私吞了上百万元毒品,决定自立门户。

  孰料,敖兴满竟因证据不足取保候审,而后平安返渝。得知谭力仁“造反”,敖兴满派人对其追杀。谭力仁只得离开重庆,亡命天涯。

  雇请职业杀手为罗力“除祸”

  铲除“夺权”对手,逐渐“收复失地”

  在接连遭受打击、失去左膀右臂后,敖兴满的毒品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与此同时,一些小毒贩蠢蠢欲动。张灏便是其中的代表。

  然而,2001年8月,张灏的得力手下夏阳平,在一次贩运1000克海洛因时被民警人赃并获。此次行动负责人正是罗力,张灏认为罗力故意整他,打去电话兴师问罪,让罗力必须放走夏阳平,否则就会吐出送红包行贿等事,并威胁要杀其家人。

  罗力找到敖兴满,请其出面斡旋。然而,张灏并没有给敖兴满面子。

  此后,因为毒品被查获,贩毒渠道被迫中断的张灏团伙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进而遭遇追债。张灏躲进我市一家精神病院避风头,威胁罗力:“我现在是精神病人,哪天出来了要杀人也不犯法哟……”

  罗力认为张灏早晚是祸害,于是找敖兴满帮忙:“你找几个人去‘收拾’一下他。”

  2002年7月初,敖兴满找到职业杀手许其贵(现另案服刑中),答应为其提供枪支,除掉张灏。随后,许其贵在沙坪坝区双碑嘉陵厂河边,召集手下刘洪、赵晓奇商量作案步骤。随后,许其贵将敖提供的一支9毫米口径勃朗宁手枪和子弹交给赵。

  7月13日凌晨,刘洪驾驶轿车载着赵晓奇,来到张灏位于渝北区金岛花园附近的住处埋伏。零时30分,张灏外出归来,刚下车,赵晓奇就冲上去对着他的胸部、腹部、手臂连开3枪,致其当场死亡。作案后,赵晓奇坐上刘洪的轿车逃逸。

  事后,因为刘洪、赵晓奇外逃,警方的侦破工作几无进展。次年,赵晓奇在一次黑帮火拼中死亡,导致该案一度成为悬案。

  完事之后,敖兴满找到罗力:“张灏已经‘洗白’了,以后没人再来骚扰你。”

  就这样,两人的“战略同盟关系”越发牢固,敖兴满也借此逐渐“收复失地”,继续对重庆地下毒品市场垄断掌控,直到2009年“打黑除恶”风暴来袭……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5: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PNIC
        二代毒枭谭力仁:自学化学
  制造冰毒
  人物简介
  谭力仁,1967年生,渝北人,曾因犯故意伤害罪和盗窃罪获刑8年,在狱中结识敖兴满。虽然初中文化,但他酷爱读书钻研,自称“儒商”。
  出狱后,他跟随敖兴满多年,因私吞毒品被追杀。逃至中缅边境,他研制出新一代毒品冰毒,返回重庆与敖并肩而立,共同占据了重庆毒品市场70%以上份额。
  亡命云南时遇到红颜知己
  他自学成才,成为重庆制炼新型冰毒第一人
  谭力仁的发迹,必须“感谢”敖兴满的追杀。
  当年为了保命,他四处躲避,最终在云南瑞丽落脚,呆了整整两年。
  在瑞丽,他看到了海洛因的萧条,看到了新型毒品流行,也看到了贩毒的风险,看到了制毒的甜头。在这里,他认识了红颜知己严昌凤。严是重庆铜梁人,在瑞丽做生意多年。
  得知谭力仁的想法后,严昌凤为其引荐了当地毒贩蒋才云、钟大荣等,让他接触到一些制毒工艺。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谭力仁爱读书、肯钻研。在中缅边境地带,他不断向毒贩学习制毒方法,还向化学老师、药剂师请教化学原料的合成方式和配置比例……他向严昌凤夸口:“失败千百次都不可怕,只要成功一次,就足够了。一旦制毒成功,不出3个月,获利就会上亿元!”
  屡屡失败后,谭力仁、严昌凤等人终于“自学成才”,掌握了冰毒的提炼制作工艺,并迅速发家壮大。警方介绍,在那个年代,重庆尚无人能够提炼冰毒,因此谭力仁堪称重庆人中制造冰毒第一人。
  制毒成功澳门豪赌一掷千万
  “衣锦还乡”包下五星级酒店套房住两年
  为了让冰毒尽快在内地销售,谭力仁决定带着在云南的资本积累和制毒团队回家发展。
  专案民警表示,据查证,自2007年下半年回渝后,谭力仁就没回家住过,而是一直在陈家坪一家五星级酒店包下一个豪华套房居住,直至2009年7月落网。
  按照套房挂牌价800多元/天计算,谭力仁的个人住宿费用就高达50万元。此外,谭力仁过着极度奢侈的生活,一日三餐都聘请专门大厨烹饪。他还常去澳门豪赌,往往一个晚上的输赢就在2000万元左右……
  面对财大气粗、今非昔比的谭力仁,曾经不共戴天的重庆老毒枭敖兴满,也对他礼让三分。从此,两人分庭抗礼,联手占据了重庆毒品市场70%以上的交易份额,甚至我市14个重要黑社会团伙的毒品,都由这新老两代大毒枭提供。
  2008年9月,谭力仁安排严昌凤在沙坪坝区西永镇金刚坡香蕉园租下一个农家大院,作为地下炼制冰毒的窝点,并高薪请来“制毒高手”李顺平一起制造冰毒。
  2009年3月,谭力仁的冰毒制造厂开了分店,地点在沙坪坝区曾家镇双龙村龙台寺附近……
  之所以敢有恃无恐地迅速扩张自己的制毒规模,原因在于谭力仁也找到了保护伞罗力。
  当时的罗力,已位居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副总队长要职。谭力仁按照敖兴满的“交友”方式依葫芦画瓢,笼络住了罗力。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5: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PNIC
        村民偶然举报牵出制毒窝点  民警抓“假烟窝点”,查获冰毒近1吨
  2009年5月11日,在谭力仁团伙制毒半年后,一个突如其来的举报,给了谭力仁团伙沉重打击———这就是重庆打黑史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5·11专案”,一个由群众举报而成功捣毁特大制毒工厂案。
  当日,一位村民来到歌乐山派出所反映:金刚坡半年前来了一家神秘工厂,长期关着门,却机器轰鸣,并散发着一种刺鼻难闻的味道,怀疑这是假烟生产作坊。
  派出所民警到场查看,叫门不应,但屋内有机器声。民警破门而入,却被眼前一幕惊呆了:厂房内摆满许多大型瓶罐和过滤器皿,仅是盛装制毒原料的大型汽油桶就有11个,厂房内还有叉车。
  事后统计,现场冰毒成品和半成品近1吨,如此庞大的制毒规模,在重庆缉毒史上史无前例。
  民警当场控制了一名正在制毒的男子。这人戴着护目镜,身旁机械声嘈杂,没有发觉民警已破门而入。
  经查,制毒男子叫李顺平,是谭力仁和严昌凤高薪聘请的制毒高手,这里正是谭力仁团伙的制毒工厂。
  李顺平交代,严昌凤也在制毒现场。然而,民警搜遍整个厂房及周边,也没见严昌凤,只在厂房后门外山坡边找到一大包冰毒成品。
  原来,民警破门而入时,严昌凤来不及叫走李顺平,匆忙只身从后门逃走。为避免下山途中遭遇盘查出现危险,她扔掉了身上揣着的市价数万元的冰毒。
  由于案情特别重大,市禁毒总队牵头成立了“5·11制毒工厂专案组”,组长正是罗力。
  保护伞显能量阻碍专案侦破
  打通监狱关系,女毒贩躲避追逃藏身监狱
  罗力清楚意识到:大水冲了龙王庙,这里正是自己庇护下的谭力仁的老巢。
  关键时刻,自然要替人消灾,罗力的保护伞功能开始显现。
  专案会议纪要显示:会上多位民警提议,李顺平已供出老板谭力仁和严昌凤,应该对两人立即上网追逃。
  然而,罗力要求先上网追逃严昌凤,抓获严昌凤后再抓谭力仁,理由是:如果严没有归案,谭可能什么都不会交代。其他民警只得服从,将严昌凤单独上网追逃。
  罗力怎么会不知道严昌凤是谭力仁的制毒骨干?专案研讨会一结束,罗力便给谭力仁打去电话报信,吩咐他近来不要到处活动,且务必藏好严昌凤。
  严昌凤已无路可逃,能藏身何处?这时,谭力仁找到了他精心挑选并扶持的另一个保护伞———狱警刘勇。
  刘勇是谭力仁当年服刑时的管教民警,两人私交不错。出狱后,谭力仁有意识地与刘勇以朋友相处,不仅逢年过节送礼,还助其家人开了一家麻将馆。
  谭力仁找到刘勇,请他帮忙收留一下被追债的表妹刘丽(其实就是严昌凤)。虽然明知“刘丽”来路不正,为回报谭力仁,刘勇还是将她带进监狱家属区———监狱家属区位于监狱大院高墙内,居住其中的所有人员都是监管人员或其家属。
  因此,谁能想到:严昌凤竟然混入监狱藏身?
  欲乘飞机外逃在机场被拦截
  单独审讯时,保护伞给毒枭递托“刚起”
  因为严昌凤始终没抓到,“5·11专案”迟迟没有进展。
  2009年6月中旬,随着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号角吹响,与罗力共同参与“5·11专案”的部分民警冒着被处理的风险,做出了一个大胆决策:6月30日,他们瞒着罗力,对谭力仁也上网追逃。
  正是得益于这个决策,案子10天后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7月10日,谭力仁准备乘机飞往云南,在江北机场被抓获。民警从其身上搜出4部手机、9张电话卡及34万元人民币现金和港币;在其行李包内,还查获了一张严昌凤留给他的字条———显然,谭力仁准备潜逃。
  专案民警对谭力仁展开询问。然而,谭力仁全盘否认制毒以及与严昌凤、李顺平等人有瓜葛。
  原来,在专案民警审讯谭力仁之前,时任专案组组长的罗力曾提前“提讯”过谭力仁。当时,罗力用眼神示意支走了另一位民警,他和谭力仁单独相处,两人有了一番对话———
  “喊你娃最近不要到处跑,你还敢坐飞机?”罗力很愤然。
  “我现在该怎么办?”谭力仁祈求罗力支招。
  “啷个办,只有‘刚起’!”这是罗力留给谭力仁的最后一句话。
  重庆话“刚起”,意思就是不承认,什么都不要说。正是有此提示,谭力仁此后在民警面前都矢口否认,也让侦查多次陷入困境。
  不过,随着打黑除恶的攻坚深入,随着市公安局对罗力锁定和拿下,随着敖兴满、严昌凤、许其贵、周光全等人相继落网,“7·30”专案民警各个击破,终于梳理出最近10余年来,敖兴满、谭力仁两代毒枭与保护伞罗力的利益瓜葛,固定出一条条完整的证据链,即便在谭力仁零口供的情况下,依然查实其制贩毒的犯罪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5: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PNIC
        警界标杆罗力:  沽名逐利步步毁灭
  人物简介
  罗力,1967年生,九龙坡人,大学文化,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原副总队长。他长年奔走缉毒一线,曾经获得过无数的光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缉毒标兵,先后30多次立功受奖,8次荣立二等功。
  但是,因为不堪金钱和名利腐蚀,他最终沦为了两代毒枭的幕后保护伞。
  出道时
  一个追求上进、误入歧途的青年
  在结识敖兴满之前,已过而立之年的罗力,最拿得出手的成绩和资历,就是自己曾是重庆足球队的前锋。
  从球队退役来到警队后,他一直战斗在缉毒一线,却鲜有工作亮点。不过,熟悉他的老同事、老领导都知道:足球运动员出身的罗力,天生就有股狠劲和冲劲,他更是一个渴望把握机会的人,一如他的踢球时代。
  正是结识敖兴满之后,年轻气盛、梦想上位的罗力认为机会来了。对于敖兴满送贩毒线索的刻意巴结,罗力事后坦诚,他当时也有过警觉,不过面对缉毒线索,出于民警的本能和职责,他无法拒绝,而在“破案立功、加官晋爵”的巨大诱惑面前,他同样无法置身事外。
  更可悲的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敖兴满“政治行贿、拉他下水”的陷阱,反而乐此不疲越陷越深,认为只是朋友间的相互扶持。
  上位时
  一个追名逐利、投机取巧的官僚
  如果说,起初的罗力,还仅仅是通过敖兴满主动泄露的线索、尽一个警察之职责全力破案的话,那么,尝到甜头后的罗力,对敖兴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为了完成缉毒任务或立功受奖,他竟主动找敖兴满索要线索。最典型的一次,罗力向敖兴满抱怨,“我今年还没有一个二等功哟。”敖兴满心领神会,立马买下毒品,找了两个缅甸籍农民携带上车,随后私下将火车班次、携毒者面貌特征悉数报给罗力———有了这种准确无误的“情报”,罗力的工作想不“出彩”都难。
  就这样,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他需要敖兴满提供线索;临近年终考核评奖时,他同样需要敖提供线索。显然,在罗力诸多光环荣誉背后,敖兴满的作用不可忽视。
  对于缉毒民警而言,这种畸形的“互利互惠”,不得不说是一种天大的讽刺和悲哀!
  落难时
  一个外强中干、丧失人格的败类
  当年,遭遇张灏要挟时,罗力只能求助敖兴满斡旋。遭到张灏拒绝后,他更是深感不安,想到了社会上黑吃黑的江湖手法,明确叫敖兴满去“修理”对方,“给他一个教训”。事后,当敖兴满向他汇报张灏已经被“洗白”后,罗力也一度感到震惊,追问“怎么死的”。不过,敖兴满很“义气”地告诉他:“这事没你责任,你不知情,反而对你更好些。”
  此后,谭力仁落网。为了保住自己,罗力竟走进看守所给谭力仁“递托”。事后,罗力坦诚:在“提审”谭力仁之后,他就再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常常在梦中惊醒,冥冥中感觉自己也时日无多。
  在纠结了20多天后,在从外地领取了最后一次警界表彰,在被抓前的一天,罗力独自驾车来到袁家岗奥体中心外的五人制足球场边,静静地看着球场上自由踢球的年轻人,看了足足半小时,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而后,他拨通电话,向心腹交代一番后,销毁了自己与谭力仁之间大量的交往证据及一些电脑、光盘等资料。
  因为其他证据查实,罗力最终低头认罪。专案领导郭维国与他有过这样一句对白———
  郭: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你彻底丧失了人格!
  罗:我对不起领导的关怀和信任,我是人民警察中的败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6 15:19 , Processed in 0.0695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