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6|回复: 14

(活动吹风)赴镇江圌山摄影采风的通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8 19: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壹周影像 于 2013-11-29 08:14 编辑


                      关于赴镇江圌山摄影采风的通知

          (敬告影友:车位有限,报名已满,从现在开始,无法增加人员了,抱歉{:soso_e183:}!)

              据最新消息:中国摄影史上第一张照片为:《镇江圌山》,为满足影友摄影愿望,现定于明天(20131129日)组织摄影爱好者赴镇江圌山摄影采风。
   出发时间:中午12点半准时出发,过时不候,见谅!
   
拍摄时间:下午1点至5点结束,5点准时返程
   拍摄内容:圌山秋色、报恩塔雄姿、抗英古炮台、长江千舟竞发、长江落日等壮观场景
注意事项:
1、本活动为公益活动,自愿参加,组织者不作任何强求;
2、参加活动的各位影友必须严格遵守组织者的安排,对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负全责,组织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附:镇江圌山介绍

       圌山西距镇江30公里,雄峙江浒,扼锁大江。传说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专”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圌山”。
      传说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专”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圌山”。
圌山壑深谷幽,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竹林摇曳。山上36处悬崖,72道险坡,一步一景,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直冲云霄。令人心醉,令人流连。
      圌山山清水秀,素为佛家修行的绝佳去处。极盛时期这里仅尼姑庵便有数十座。现有西林寺、东霞寺、绍隆寺、楞俨禅寺更是长年香客信众络绎不绝。
       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为抵抗外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沿江入犯圌山,遭无为州同知齐思率军痛击,斩首百余级,齐思等21人也壮烈殉国。明天启年间倭寇再次来犯,参军毛文龙率部迎战,杀得倭寇狼狈逃窜,从此不敢再生觊觎之心。1842年鸦片战争英国侵略军发动扬子江之役,圌山炮台守军英勇杀敌,打得侵略者魂飞魄散。
      圌山扼长江江防,成为拱卫镇江和南京的门户。唐代这里便设有谯山戍(即镇海军),宋代建圌山寨,宋将韩世忠在此屯兵抗金,韩营、韩桥等遗址至今犹存,并已沿用为地名。
圌山山险、洞奇、景幽。这里佛教文化和民间传说互补,抗击外侮,浩气长存。这里将是游人们情不自禁的选择。
20120404040.jpg
2009040714270654.jpg
2009122311324379809.jpg
2011110215124709687D.jpg
2011110215140459687D.jpg
u=3429563750,2466388758&fm=23&gp=0.jpg
     
发表于 2013-11-28 20: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准时参加!
     
发表于 2013-11-28 20: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黄冈
好活动,  准时参加{:soso_e181:}
     
发表于 2013-11-28 20: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带上偶啊!!!!偶跟不上哦!{:soso_e128:}
     
发表于 2013-11-28 20: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黄冈
准时参加!{:soso_e142:}
     
发表于 2013-11-28 20: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好活动,  准时参加!{:soso_e189:}
     
发表于 2013-11-28 20: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好活动 ,报个名 !{:soso_e142:}
发表于 2013-11-28 21: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好活动,好活动!!!
     
发表于 2013-11-28 2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圌(chui)山西距江苏镇江市区30公里,雄峙江浒,扼锁大江。传说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见瑞气升腾,龙骧虎视,立即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专”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圌山”。
  圌山壑深谷幽,怪石嶙峋古木参天,竹林摇曳。山上36处悬崖,72道险坡,一步一景,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冲云霄。令人心醉,令人流连。
  圌山山清水秀,素为佛家修行的绝佳去处。极盛时期这里仅尼姑庵便有数十座。现有西林寺、东霞寺、绍隆寺、楞俨禅寺更是长年香客信众络绎不绝
  圌山是一座英雄的山,为抵抗外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倭寇沿江入犯圌山,遭无为州同知齐思率军痛击,斩首百余级,齐思等21人也壮烈殉国。明天启年间倭寇再次来犯,参军毛文龙率部迎战,杀得倭寇狼狈逃窜,从此不敢再生觊觎之心。圌山扼长江江防,成为拱卫镇江和南京的门户。唐代这里便设有谯山戍(即镇海军),宋代建圌山寨,宋将韩世忠在此屯兵抗金,韩营、韩桥等遗址至今犹存,并已沿用为地名。
  圌山山险、洞奇、景幽。这里佛教文化民间传说互补,抗击外侮,浩气长存。这里将是游人们情不自禁的选择。
  圌山风景区景点:
  报恩塔
  报恩塔位于圌山之巅楞俨寺侧,砖石结构,高七层,明崇祯年间秦观阳所建。
  陈观阳,镇江丹徒人,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箭洞
  箭洞位于主峰西南山脊,顶高百丈,远看有如悬空而架的天桥,两边巨石突兀,中间山壁洞穿,传说是后羿射日时一箭误穿而形成的。
  圌山上洞穴很多,但均非石灰岩溶洞,而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譬如箭洞,地质学上称为天生桥。圌山的洞穴都有很好听的名字,什么仙人洞葛仙洞滴水洞鸽子洞蝙蝠洞、盘蓝洞观音洞、透天洞、老虎洞仙桃洞、野猫洞等等,数得过来的整整72洞。或分布在巉崖,或隐蔽于幽谷。有趣的是大多数洞门前均建有小庵,原系僧尼们孤影青灯修行的地方。这些洞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都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尤其仙桃洞和野猫洞,当年还是抗日游击队的红色堡垒。
  绍隆
  绍隆寺位于圌山北面,始建于宋绍兴(1131—1162)年间,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新修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玄烨首次南巡,驻跸镇江金山,赐绍隆寺为金山寺下院,后又赐为安葬祖师塔院。历史上绍隆寺也曾叫做莲觉寺、灵觉寺
  绍隆寺在“文革”前有灵塔近300座。清代金山寺十四位高僧均安息此处。如《中国佛教史》中提及的铁舟海大师、观心大师等高僧。铁舟海大师系康熙母亲的师傅。 “铁舟海和尚塔铭”的篆额出自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之手。安葬僧人灵塔普同塔和单塔之分。普同塔,顾名思义就是不担任职务的普通和尚圆寂火化后的骨灰合葬处。单塔则是有功德的高僧世寿尽后的灵寝。原先那近三百座灵塔下绝大多数是一般佛门子弟的遗骨。
  绍隆寺存有几件稀世珍宝。如,明代弘治年间的一口铜钟,从五台山移到金山寺后却撞不响,置诸绍隆寺其声则浑厚悠远绕梁不绝。还有,寺内供有一尊呈倚坐姿势的观音像,上身半裸,肌肤丰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尊观音像请自雪域西藏的寺庙,而最早则是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引进的。
  中国是崇尚龙的国度。尽管作为寺庙,但绍隆寺也不例外。
  传说绍隆寺本身就建在龙地上,而寺庙的整体造型则是一条卧伏深山幽谷的巨龙:寺门前的六十三级石阶——龙须,寺门东墙呈“八”字——龙嘴,龙嘴正对数里路外呈馒头状的横山——龙珠,寺前两旁分别长着一棵血榉和一棵皂角树——龙角,进入寺门藏经楼下的殿堂中央有一块约一平方米的凸地——龙舌,寺庙东西各有一口井——龙眼,寺庙西北角有一块悬挂的巨石——龙鼻,龙身压在圌山下,龙尾则藏于长江之中。确实似龙,且惟妙惟肖
  据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临幸于此,见状大骇,不免担心这块“真象龙脉”孕育出真龙天子从而取代了大清的江山。谋臣建言道,该寺不宜住尼姑,理由是女人阴气太盛恐难以压阵。康熙颔首称是,遂传谕将绍隆寺赐给金山寺为下院,并赐葬乃母师傅铁舟海塔院,因而,绍隆寺的天井院落远不象别个寺庙那么宽敞,小巧玲珑仍保持着清代以前比丘们在此修行的格局。
  圌山古炮台
  圌山北麓的五峰山,犹如一个巨大的神龟伸颈探入江中,与对岸的顺江洲(现名高桥镇),把两公里多宽的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这就是万里长江闻名的"圌山关"。而圌山关炮台则由圌山炮台、顺江洲的大沙炮台和江都的三江营炮台组成。三足鼎立的炮台设置,是扼守长江的第二关(第一关是由江阴要塞南通狼山炮台构成)。
  圌山炮台就设在突出江面的大矶头、二矶头上。一走进炮台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傲然耸立的"圌山抗英炮台遗址"纪念碑。炮台共有三处,眼前这一处保存比较完整。它雄峙在二矶头上,暗堡式的结构,全长30余米,跑口对着江面。分三个炮室,内呈腰鼓型。炮室中部最大宽度6米,脊顶高3.6米,进深8米,炮台口宽2.5米,门宽5米。门侧附小弹药库4个。堡壁厚3-5米。从塌落的顶部看,炮台系用黄泥、石灰、细沙分层浇筑夯实。据史书记载,当时圌山炮台共有20门大炮,80余名守军。
  站在炮台上,俯视脚下,只见矶峻流急,形势十分险要。眺望对岸,大沙炮台遗址在滩头隆起,蹲伏在炮台南西两侧的两座弹药库还依稀可见。极目北望,三江营隐藏在迷漫的水雾之中……圌山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名不虚传!凭吊古战场,人们的思绪不由得不飞回160年前,仿佛看到了就在这荒僻险峻的崖头上,就在那芦苇丛生的江滩上,就在眼前这奔腾澎湃的大江里,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外敌:
  1840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7月14日,作为保卫镇江的外围战在圌山关打响。
  鸦片战争的战火刚刚燃起,就引起了作为江防重镇的镇江人民的警惕。尽管当时清廷负责江南抗英的"威武将军"奕经和两江总督牛鉴等正向敌人求和,但镇江全城官绅仍捐银数万两,加固城池;民众自动捐献铜、铁十八万斤,铸造大炮,圌山增设炮台。圌山周围的乡民,在各地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下,自动组织起来,准备抵御外寇。圌山脚下的大港、大路人民组织了"乡勇",积极配合炮台将士作战。
  在圌山关狭隘的江面上,地方民众与守军配合行动,用巨石木排沉江以阻敌舰。又征用大粮船若干艘,船上满载苇草,浇上桐油,做成"火筏",准备对来犯敌舰施以火攻
  1842年7月,英军舰队由英政府全权代表璞鼎查率领,侵入长江,溯流而上7月13日,英舰25艘,运输补给船47只,作战部队2000多人,到达三江营水面。次日,派侦察舰伯鲁多号和复仇神号驶至圌山进行测量侦察。早已严阵以待的圌山炮台纷纷开炮,大沙炮台也协同作战,激战一个多小时,命中敌舰后舱,许多英军掉落江中。敌舰吓得退回三江营锚地
  圌山炮台首战告捷,圌山附近人民欢欣鼓舞。7月15日,英军调集9艘军舰前来报复。面对来犯的英军舰船,守军和协助作战的乡勇毫不畏怯,集中所有弹药向敌前锋还击,打得敌舰在圌山关江面上乱转,始终不能上行一步。双方对峙许久,终因孤军苦守,弹尽台毁,守军将士才忍痛撤离。由于圌山关防线的失守,镇江城军民虽浴血奋战,也终被英军攻占。
  恩格斯在《英军对华的新远征》一文中高度评价了镇江军民的抵抗。他说:"如果英军在各地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就绝对到不了南京。"这是对镇江保卫战,也是对圌山关炮战的高度评价!
  抗日战争初期,英雄的圌山关再次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作出贡献。1937年11月12日,日寇攻陷上海后,即从水陆两路同时向内地侵犯。11月28日,日寇海军突破江阴要塞,并于12月初到达圌山关以北的三江营附近江面停泊,待机突破圌山关的炮火封锁。
  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的影响,淞沪前线六十余万大军仓皇撤退,溃不成军布防于南京周围地区的十余万国民党军队,也不战自溃。这时,圌山炮台台长袁某奉镇江要塞司令部命令,下令自毁炮台,弃阵逃亡江北。当时,一些已在当地农村娶妻安家的炮兵,出于爱国热情,决心留下抗日。留下的12名炮兵组成敢死队,修复大炮一门,严密监视敌情。
  日舰队到达三江营后,关闭灯光,乘夜幕掩护,悄悄向龟山头驶来。敢死队在队长彭永义的率领下,派一人下山躲在江边芦滩中,发现敌舰靠近,当即用手电向炮台示意。彭永义见信号立即下令开炮,首炮过远,二炮靠近。彭永义见连发二炮落空,推开炮手亲自瞄准,轰的一声巨响,第三炮命中日方一艘军舰。日舰队见首舰负伤,慌忙退向三江营。次日清晨,日军出动大批飞机,轮番俯冲,轰炸圌山炮台,炮台基本被毁。第三天早晨,日军认为圌山炮台不再有威胁,才敢重新启航。圌山炮台虽被日寇飞机炸毁,但也有力地震慑了日寇舰队,阻拦、推迟了日寇舰队对南京的入侵。
  1949年4月20日夜,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救江南人民于水火之中。英国四条军舰竟粗暴干涉我国内政,与国民党海军军舰狼狈为奸,一起炮击正在渡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死打伤我军250人。我军先头部队强渡长江抵达南岸后,立即利用圌山炮台有利地形,发挥强大炮火威力,与北岸我军炮兵配合作战,狠狠惩罚了英舰和国民党军舰。激战中,三艘英舰仓皇逃窜,紫石英号舰被打得遍体鳞伤,挂旗投降。圌山关再次为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立下了功劳。
  江畔涛声拍岸,山崖松涛阵阵,四野禾苗滴翠,到处野花溢彩……站在古炮台下,回眸望去,纪念碑耸立在山崖上,庄严、神圣、威武、凝重。这就是历史。历史使人们感受到屈辱的刻骨铭心和民族正气的荡气回肠。而如诗如画的现实又使人们萌发出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圌山关古炮台,是镌刻在圌山人民心中的丰碑,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永存!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镇江圌(chui)山景区,其总体规划今天(2007年08月7日)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圌山风景区的建设工作全面拉开序幕。
  镇江圌山景区总体规划理顺了管理体制,将圌山风景区划归镇江新区。将圌山风景区开发建设纳入新区沿江开发的总体规划。这样,既有利于圌山风景区的统一管理和开发,也有利于解决圌山风景区在建设和管理上资金不足的困难,同时镇江新区也可借此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为新区建设增添人文色彩
  圌山最早由秦始皇定名,36处悬崖,72道险坡,一步一景。为进一步拓展景区功能,打造镇江城东旅游名片,出台的圌山总体规划面积为1003公顷,由圌山和五峰山两大板块构成。其中圌山以报恩塔为中心,涵盖奇洞、古寺、旅游服务区等6大功能区;而五峰山景区则以体现大江风貌为主题,具体分为五峰山、桥头、绍隆寺、运动休闲区4大功能区
     
发表于 2013-11-28 21: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无限风光在圌山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巴颜喀拉山出发,一路欢歌,不息奔流,流到千年古城镇江东乡六十华里处,江面陡然辽阔,水天相连,茫茫无际,其中的一条支流转道南去,当地人称之为"三江营"。就在这里,一座大山雄距江边,横亘于长江南岸,头东尾西,形似一条腾飞的巨龙。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圌山。
    圌山属于宁镇山脉,蜿蜒逶迤,层峦叠嶂,风光秀丽,平均海拔约200米,主峰高达298米。历史上,圌山属丹徒县地域,现属区划调整后的镇江新区
    圌山无仙也名,无龙也灵,单一个"圌"字便让人感到神秘茫然。传说圌山是小秦王用神鞭吆来的,"圌"字是秦始皇根据天书造字法造的,在众多的字典、词典中,解释"圌"字只作圌山专用。据《辞海》载:"圌山,在江苏省丹徒县东,北濒长江,层峰峭壁,形势险要,为江防要地,南宋在此置寨。建炎三年(1129)韩世忠驻此,以防金兵由海路进攻江浙。"这些,都为圌山古老的传说作了有力的印证。
    圌山以雄伟险要著称,同时也以秀丽旖旎出奇。走进圌山,满山茂林修竹,四季常绿,芳草萋萋,山花烂漫,茶园垅垅,泉水叮咚,鸟鸣婉转,云烟弥漫,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忘返流连。
    圌山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除自然景观三十六处悬崖、七十二奇洞外,还有巍然屹立主峰顶上的圌山塔,与南京栖霞寺遥相对应的东霞寺,在半山建有千佛楼的西林寺,藏在五峰山下的绍隆寺,扼守长江的古炮台等。此外,这里还流传着众多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除了和秦始皇有关的传说外,还有陈观阳建造"报恩塔"、韩世忠立马造韩桥、《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代皇上写碑文、古炮台抗击外侮等故事。这些优美的故事和传说,都为圌山增添了秀色,增添了神秘,令人情也悠悠,思也悠悠。
    巍巍圌山,风光无限,吸引了历代骚人墨客到此登高望远,观光揽胜,吟诗作赋,抒发情怀。清代诗人冷士嵋游览了圌山后,就曾写下《圌山》诗:"凿石排南纪,连峰出大川。江回绝壁下,山立断径前。别嶂通吴会,平流入海天。时愁波浪阔,风雨起龙眠。"
    圌山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涌现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之材。民主革命先驱赵伯先从小学文习武,立志报国,得到孙中山先生重用,曾担任广州起义总指挥,为辛亥革命立下不朽功勋,病逝后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追赠为上将军。李竟成出生于圌山脚下许弄村,追随赵伯先参加同盟会,为辛亥革命积极奔走,策动新军反戈,召集革命志士,组织敢死队,攻打浦口时临阵督战,三日不食,南京光复后,被孙中山授予陆军少将衔。赵无极14岁开始苦练画画,后留学法国,成为世界著名的抒情抽象派画家,多次获得法国骑士勋章、勋位和文艺骑士称号,在世界各地举行过150多次个人画展,作品被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博物馆和艺术馆所收藏。
    圌山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真山真水,鱼米之乡。西周初期,周康王就将圌山封给了宜侯矢,使这里成了吴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宜侯矢簋"等一批青铜器的出土,使镇江的历史提前到三千年前。1132年,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六代孙赵子褫携家眷来到圌山脚下的大港繁衍生息,成为大港赵氏的始祖。1338年,南宋大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第八代孙朱享三来到距圌山南麓10公里的儒里扎根,形成了现今文化气息浓厚的儒里古村。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到圌山来吧,朋友,这里有怡人的山水和丰厚的文化,圌山将以博大的情怀给你快乐,让你体验到人文和历史的心灵感受。


                                                                     深山古刹绍隆寺绍隆寺

绍隆寺坐落在圌山北麓的五峰山下,黄墙碧瓦,殿宇幢幢,钟鼓梵呗之声,悠扬不绝。步步登高的寺后山坡上,历代高僧的灵塔错落分布,劫后残存的石碑依然矗立,摇曳的树影中,此起彼伏的鸟语蝉鸣凸显出山林的清幽宁静。
    绍隆寺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年),重建于宋绍兴年间(1132年),后又被毁,到明朝初年经比丘尼募化,于万历14年修建,名曰"灵觉寺"。
    绍隆寺以其在佛教界的声望,1983年就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对外开放,列为全省十大重要寺庙之一。
    清康熙28年,康熙皇帝玄烨首次南巡时,驻跸金山,驰马五峰,游览了灵觉寺,看此地"上有奇特山峰,下显真象龙脉",生怕出了真龙天子,有碍于他的天下,便将灵觉寺赐予金山寺为"下院",作为大德高僧年迈时修心养性之所,高僧圆寂后,就葬于寺后山林中……
    "真象龙脉"之说给禅寺铸就了神奇的光环。不过,世代相传都说寺院东北角那一口水井里,隐居着东海飞来的一条神龙,每当绍隆寺法会经声悠扬、鼓乐铿锵之时,神龙就浮出水面,聆听经文梵音,常有信徒见之。传说之言当然不可尽信,但"真象龙脉"之说倒也并非空穴来风。在绍隆寺大雄宝殿后面的佛堂中央,有一块比八仙桌略大一些的地方,每年以大约一厘米的速度隆起,使得铺在上面的地砖自然升高,形成"馒头势"。过了十年二十年,不得不铲一次土,铲平后,不几年又悄然隆起。这种很奇特的地质现象,足以倾倒无数信女善男,因为在他们虔诚的心里,"隆地"就是"龙地"。据绍隆寺方丈介绍,这就是"龙舌",整个寺庙就建在龙头之上,寺门外院墙八字开好像"龙嘴",三里之外的半圆形山丘横山就是龙嘴吐出的一颗明珠,寺东北角有一悬挂的巨石是"龙鼻",寺前原有的土地庙叫"龙印",而庙前左右两棵千年血榉,不像"龙角"吗?左右两眼深井不就是"龙眼"吗?至于龙身,则压在五峰山下,"龙尾"则藏于长江里了。
    传说是神奇的,但山中禅寺,有"隆"(龙)则兴,倒是千年不移的事实。
    说绍隆寺神奇,也有可考可证的事实。就说佛像,绍隆寺供奉的佛像确有与众不同之处。有一尊来自西藏的观音像,塑造于千年以前。一般观音像或是正襟危坐于莲花台上,或是手持杨柳枝,站立在螯鱼头上。而此像则是闲适地倚坐着,上体半裸,肌肤丰腴,线条流畅,别处少见。一尊弥勒像来自五台山,栩栩如生,比一般能容天下之事的大腹更显襟怀旷达,比一般可笑天下之人的慈颜更见笑容可掬。更奇特的还有一口从五台山移来的大钟,铸于1501年,重1600公斤。此钟原准备给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的,据说在金山寺多次撞击,其声不洪。到了绍隆寺,钟声洪亮,数里可闻。老僧说,此钟与绍隆寺有缘。
    奇特的事和物又给绍隆寺铸就了一道神奇的光环。
    绍隆寺的僧众活动,完全按照"仪规"、"戒律"行事。就说"晨课"吧,每天,凌晨三点,当圌山还沉浸在睡梦之中的时候,绍隆寺便撞起晨钟,佛殿之中,香烟袅袅,烛光曳曳,在彩灯的闪烁映衬下,佛像金光闪闪,庄严慈祥;侍立两侧的菩萨、罗汉,或站、或坐、或卧,神态各异,到处是神秘的气氛,令人凛然而生敬意。觐云大和尚身着黄色僧袍,斜系百寿主衣(袈裟),率领一行穿黑色僧袍,斜系水红衣(普通袈裟)的僧众鱼贯进入经堂。僧众们或手执引磐、铛子、铪子、手鼓、木鱼、禅钟等乐器,或手捧手炉、香花碟子等法器,两两相对,站班而列。觐云大和尚主持洒净(洒甘露水)拈香。引磐一声,众乐齐作。僧众们在悠扬有节的梵音奏鸣声中,唱赞念诵《楞严咒》、《忏悔文》等经典。佛殿之中,乐声叮咚和鸣,时缓时急;经声时高时抑,起伏悠扬;僧众信徒叩头拜佛,行礼如仪,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置身于此,一种心灵的震撼和净化之感油然而生。
    看到绍隆寺今日香火鼎盛、香客盈门的盛景,人们总会想起禅院的几度兴衰,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绍隆禅寺遭受了毁灭性的摧残,几成废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绍隆"又获新生。它近年来的复兴与发展尤为迅速,法华楼、天王殿、香客楼、僧房楼、综合楼、上客堂、藏经楼等相继建成,寺院的影响日益扩大。其现任方丈觐云法师升座之日,来自省内外的宗教界名人、诸山长老、各寺庙大德高僧及信教群众2000余人出席仪式,佛协主要领导专程来院参加仪式并致贺忱。呵,一部绍隆兴衰史,几多嗟叹,几多感慨!佛门的命运也总是和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社会因素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幻想天国,真实人生啊!
    绍隆禅寺后山的塔林是江苏全省寺庙中最庞大的塔林。兴盛时有300余座塔林,几乎可与少林寺塔林相媲美。漫步寺后山坡之上,拾级而登,古树蔽日,数十座塔陵依山势分布,于随意中见规矩。有的围墙环抱,彰显塔陵主人在佛界的高崇。从康熙赐葬他母亲的师傅铁舟和尚开始建塔,清代金山十四世高僧大多建塔葬身在这里。有据可查的就有铁舟海祖、法乳超乐、可达超杰等13人,加之其他僧侣和清末明初的知名僧侣,不下数十人。"文革"期间塔林曾遭到严重破坏,绍隆禅寺僧侣花了很大精力,搜寻原物,在原地重修,现已修复塔林60余座,众多僧塔已基本恢复原样。
    最有历史纪念的是铁舟海祖塔,藏有清康熙年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江宁织造官)代皇上撰写的碑文。
    规模庞大的塔林,更给绍隆寺铸就了又一道神奇的光环。
    山也幽幽,林也幽幽,绍隆禅寺是人们寻幽探胜的好去处。现今的绍隆寺香客游人常年不断,节假日更是游客如云。特别是每年一度的"黄明节"(清明节后一天)踏青之时,上山踏青进寺烧香朝觐之人,可谓游人如织,密如星河。



[url=]圌山故事传说[/url]编辑本段

                                                       小秦王吆山塞海(节选)

从前,这里都是大海,圌山就是小秦王用神鞭吆来的。
    小秦王的这根鞭子相当厉害,它能大能小,象孙悟空的金箍棒那样,可以藏在耳朵里。他的这根鞭子,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原来是在造万里长城的时候,小秦王抓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替他挑土挑石头造长城。挑不动也要挑,老百姓苦死了。这一天来了一位老奶奶,她拔下自己的头发,每个老百姓发给一根,叫大家把它扣在扁担头子上。这一来,每个人的担子都变得轻飘飘的,百十斤的石块,挑起来飞奔,一点儿也不吃力。大家高兴得不得了,都要谢谢这位老奶奶,但再也找不到她。据说这位老奶奶是观音老母变的。
    这一天,小秦王到工地查看,看见大家挑了重担不吃力,工程也完成得很快。心想:奇怪呀,往日不是这样嘛?就问老百姓原因,大家不敢隐瞒,就如此如此,把经过告诉了小秦王。小秦王心里边有数了。
    到了完工的时候,小秦王下了一道命令,叫老百姓把扁担上的头发丝统统交出来,聚集了一大把。小秦王就把这些头发丝,编了个鞭子,当时一试验,果然把一座大山给赶跑了。从此以后,小秦王就这么今天赶、明天吆,把那些碰手碍脚的大山都吆到海里去了。圌山,就是那时候被小秦王吆来的。
    那晓得这一来,可把个东海龙王吓坏了。东海龙王想:要是小秦王把大海都塞起来,叫我一家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往那里去呢?就赶紧把龟丞相叫来,商议办法。龟丞相眼睛眨眨,在龙王耳朵边叽叽咕咕说了一气。龙王点头直说好,随即就叫来三公主,让公主去盗小秦王的鞭子。
    这一天,小秦王走圌山经过,看见江边上、山脚下桃红柳绿。山坡旁边有三间草房子。小秦王正想歇歇脚,走进去一看,原来是个小酒店。里面有个漂亮的小姑娘,在那里卖酒。她看见小秦王来了,赶快上前迎接,拿出最好的桃花美酒,请小秦王喝。小秦王看到这样的美女,心里一高兴,不知不觉,接连喝了七七四十九碗酒。喝得醺醺大醉,睡着了。原来这个小姑娘,就是东海龙王的三公主变的,她把小秦王灌醉了,不慌不忙,在小秦王耳朵里一掏,把吆山神鞭掏了出来。当时换了个假鞭了,丢给小秦王就回龙宫去了。
    小秦王一夜睡到大天亮,瞪眼一看:"啊呀,我怎么睡在山坳子里的哟?"一骨碌爬起来,再一望,酒店没有了,小姑娘也不见了。却看见自己的鞭子掉在了地上,拿起来一看,心想:"鞭子在耳朵里,怎么会掉在了地上?"就朝圌山试打了一下,可圌山一动也不动。屁漏了,鞭子不灵了,小秦王知道上当了。
    从此,圌山就停留在这里再也赶不动了。这个小秦王就是当年匡定中原统一中国的秦始皇。




     
发表于 2013-11-28 21: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79:}{:soso_e142:}
     
发表于 2013-11-29 08: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soso_e142:}{: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1-29 10: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请多关照 于 2013-11-29 11:25 编辑

谢谢安排!
     
发表于 2013-11-29 10: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虽然跟不上众老师的拍摄步伐,但还是赞一个!坐等各位老师大作。
     
发表于 2013-11-29 2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79:}{:soso_e142:}掀起一场宣传镇江、丹阳、丹徒、扬中古迹热,为旅游业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1-9 21:37 , Processed in 0.08106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