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3|回复: 12

高原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23: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兰子王 于 2014-1-14 23:07 编辑

高原情怀
兰子王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家我的歌。”每当听到李娜演唱的这首《黄土高坡》,总勾起我一种悠然神往的情思。总希望有一天,能走进这首歌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去感受世代生活在黄土地的人们的情感,去体味这片梦萦魂牵的黄土地的人文底蕴。
        于是,我和所有抱着同样神往和敬仰之心的同仁们,去了陕北,去了黄土高原。
        当汽车还在爬坡公路上盘旋时,内心深处的闸门就被一下子拉开了。俗语,山高人为峰,人总是喜欢登高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然,“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在大多数人心里,以登上险峰为自豪,因为当山峦在自己的脚底下时,一股豪气一时洋溢,顿觉自己是个战胜者,尽管这时心还在乱跳,气还在急喘,腿还在颤抖。但投入黄土高坡的感觉就不同。道路蜿蜒,汽车飞驰,却没有跃上葱茏几百旋上华山时的忐忑,内心涌动着坦然和踏实;当“动辄立土千尺”土峰扑面而来时,绝没有“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惊险,它给人的只是伟岸和凝重;当群山间闪现一排排窑洞时,绝没有洪荒古远的陌生,内心复活的是久违的回归感、亲切感。
        终于,汽车带着我们跃上了坡顶。你看,那阳光灿烂的苍穹下,四周匍匐着连绵的青山,中间是一马平川的绿地,宽宽的道路,两旁尽是果树和庄稼。其间还不时出现富有现代气息的城镇建筑。这难道就是心仪已久的黄土高坡?这是多么博大、和谐而充满生机的黄土高坡!
        我的心潮被搅起新波澜的是导游讲的《三十里铺》的故事。50多年前,居住在高坡深处的三十里铺的“四妹子”,与邻村的三哥哥相爱。三哥哥参加红军时,她把羞于启齿的话倾注在一纸片上,裹在一块羊肚毛巾里悄悄塞给了恋人。不料粗心的三哥哥只顾往头上裹毛巾,把四妹子的一片心丢在大路上。情书被一群赶牲灵的人捡去,诞生了那情调朴实的《三十里铺》;赶牲灵的人腿长,走到哪里唱到哪,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黄土地,唱红了全中国。这故事来源于一个凄苦的爱情悲剧,不过当地人的酸甜苦辣、怨愤愁思总习惯于通过“信天游”民歌来传唱,来丰富,因而把一个凄美的悲剧创造为一个唯美的故事。唯有这样的人民才能传诵这样的爱情,唯有这样的黄土高坡,才孕育了这样的人民。
        当瞻仰“黄帝陵”时,内心又一次被震撼了。
        投入坦荡浑朴,博大雄沉的黄土高原深处,越过一段林荫道,便来到被称为“天下第一陵”的桥山圣地。本以为,始祖的陵园一定巍峨壮观,让人留连忘返;但绝没有想到陵堆却是这样的逼人的朴素。我估计,陵堆高不过三四公尺,绕一周也不过五十公尺。青山环抱,绿树掩映,行人如织,虔诚肃穆。四季的风亲吻着这一抔黄土,遍野的草装点着这千年陵墓。据说黄帝飞升时请求下驾安抚子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人们只能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一个心中装有百姓的人,无意中也就把自己装入了百姓的心中。这位中华文明的开创者,升天时留下了他对黄土地的深情眷恋,留下了对他的子民的无限关爱,能不让后人族情所归吗?那轩辕庙的扩建和陵后享殿修建,都在进行中,我以为,为弘扬传统文化计,只要少一点旅游开发的念头,陵园规模就是再扩建得多大也无妨。
        轩辕庙院内右侧有一株古柏特别粗,一部分树根露在地面上,柏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真是柏中之王。树旁有一碑楼,内嵌石碑一块,上写: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围三十一市尺,中围十九市尺,上围六市尺,为群柏之冠。相传是轩辕黄帝手植,距今约有五千余年。
       瞻者惊叹,徜徉难离。我坚信,涌动在来到这里谒陵人心头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血脉相连的归属感,是一种超越樊篱的龙的文化的认同感,是一种超越种族的龙的传人的亲近感:我们找到了共同的“根”。一袭衣冠,一棵柏树,世上没有比这再简单的景观,然而,正是这简朴的遗迹,它把龙的文化播撒在黄土高原上,把民族的根深扎在中华大地上!人世间难道还有比这更厚重的文化意蕴吗?
        登临秦始皇陵,则又是另一番感受。时值盛夏,踏上由于统一中国、号称千古一帝的高耸的秦皇陵堆,只是出了一身臭汗,未感获得些许“灵气”;观览了未必别处没有的所谓骊山“风水”,其余景观实在寥寥。就连山下新增的一天十几场的祭祀歌舞,也免不了有作秀之嫌。除了感受百姓偶然发现的兵马俑的壮观,后人仿造的秦陵地宫的阴森,能在心中留下的印痕实在无多。
        一个活着时要把一切据为“秦族”所有,死后想把什么都带走的帝王,他最终只能远离百姓,孤寂地遁进这深深的黄土中。秦皇陵是黄土高原迄今为止没有被盗的皇陵之一。我想,它广不过阿房宫,受不起“楚人一炬”,恐怕也很难抵挡盗墓将军孙殿英的炸药。所以,与其说是秦皇陵修得坚固,至今才保存完好,倒还不如说是厚实的黄土地包容了它。
        我明白,有了黄土地仁慈的包容,才使我们后人能够领略熊龙文化的源泉,直观感受秦文化的雄奇,才能出现历史上汉唐盛世;有了它博大的包容,才有了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崛起。
        雄奇的陕北呀,那连绵高耸的群山是你的脊梁,那广阔无际的黄土高原是你的胸膛,遍布大地的河流就是你的经络,那奔腾不息的壶口瀑布就是你的心脏,那涓涓的流水哦,就是你滋润大地的血脉……
        你如果是一位英雄,它就为你提供一方舞台;演完了人生话剧,它就会提供一方归属;如果你为人间百姓创造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它就为你在这黄土地上高高竖起一座丰碑。杨家岭的窑洞,似乎仍回荡着伟人的声音,那溅溅流向远方延河水,似乎仍在诉说当年的传奇。
        哦,我懂了,厚重,是这方黄土地如山的品格;包容,是这方黄土地如海的襟怀。

     
发表于 2014-1-15 13: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拜读老师的美文!如同跟着老师一起游了黄土高原,身临其境的感觉很浓!
     
发表于 2014-1-15 13: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有深度、力度、高度和广度{:soso_e179:}{:soso_e179:}
     
发表于 2014-1-19 13: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学识广博,文章有气势!
发表于 2014-1-20 09: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能把世上最好写、又最难写的游记写成如是,我只能说,才气上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06: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夕阳小息 发表于 2014-1-15 13:07
拜读老师的美文!如同跟着老师一起游了黄土高原,身临其境的感觉很浓!

感谢版主欣赏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06: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孤星泪 发表于 2014-1-15 13:53
有深度、力度、高度和广度

感谢先生欣赏鼓励,本人汗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06: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向阳花 发表于 2014-1-19 13:56
学识广博,文章有气势!

感谢先生欣赏鼓励,本人汗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0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落定尘埃 发表于 2014-1-20 09:27
能把世上最好写、又最难写的游记写成如是,我只能说,才气上乘!

感谢先生欣赏鼓励,本人汗颜了。
     
发表于 2014-1-26 23: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秦皇岛
拜读老师大作!
厚重,是黄土地的品格!说的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11: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清香一瓣 发表于 2014-1-26 23:03
拜读老师大作!
厚重,是黄土地的品格!说的好!

感谢先生欣赏鼓励。请多多指教。
     
发表于 2014-2-9 19: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42:}{:soso_e142:}
     
发表于 2014-2-9 21: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拜读先生的力作,受益非浅。{:soso_e179:}{:soso_e17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2-2 02:05 , Processed in 0.05525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