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8|回复: 8

月影疏斜谈木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5 17: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林微凉 于 2014-3-5 17:32 编辑

  
  并非赶时髦,这两日,日夜沉瀣在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时而大笑,时而落泪,2004年便拥有先生的《哥伦比亚的倒影》散文集,当时并未读出滋味,随手弃于床头,这借那借,已经遗失。这几年,仿佛一场恋爱没有谈完,总有亏欠,时时刻刻听到这个名字,试着绕一绕,过不去。关于谈木心,外面早已人声鼎沸。而我,只当他是个旧人。
  现代人什么都不会,就是猪爪子灵敏太会搜索,这一搜索不要紧,发现先生几乎是个全才,最先是会画画,后来教出了几个会画画的学生,“名气”比他还大,对古典音乐也颇有研究,文革被打倒那会,文稿皆被烧毁,便在草纸上画下黑白琴键弹莫扎特,除了近几年先在台湾开花,又传到大陆发表的令人赞不绝口的散文,木心先生还写诗。诗呐,重口味哦,于是疯了一般在网上找来先生所有的文章,以及先生生平的诸事介绍一一品读。
  《从前慢》,是那日无意识的时光中,从友人口中听到的一首,听着听着,竟听得呆掉了,所有的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形容词都不超过3种,天呐,写得这么简单,朴素,这份大气!这份自信!谁敢这么“素面朝天示君去”?挟包返家百度一看,又是木心!木心的作品!那日,突然在《文学回忆录》的前言里听有名家评说,木心,是少数将读者看得很高、很高的作者。我突为这一句,泪流满面,对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别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做到了,需要实力,不是一般的实力。
  《从前慢》。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上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月色变得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一个大智者就这么远远地隔岸坐着,如果人生就是那个喧嚣鸡噪的破旧车站,一排长长的木椅,这头那头,你坐着,他也坐着,大师戴着讲究的宽沿帽,你叹息,他也在叹息,该说的都说了,雅的,俗的,大到现代文明究竟将人类带向上升还是毁灭,小到人心为什么浮躁。讲句玩笑话,我甚至能在这首诗里看到人类的雾霾天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要来-------真正的聪明人,从来不跟你废话。
……木心先生对我,就像另外一个父亲。我跟学生说,你的一生中总会有缘分遇到一个神奇的人,他跟你没有血缘关系,他跟咱们并不像,但是他影响你的一生,包括你的方向、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今天走到灵堂门口,看到木心两个字,眼泪流下来。我平时从来不落泪……我知道会有一群人在等候,不论来自哪里,不论贫穷或者富有,不论有没有权力和地位……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真诚、坦诚,甚至有点理想化的聚会……
  以上观点,我深以为然,特别在读到《文学回忆录》之后,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各种追求,各种孤独,为世间所有不解都有了知音,原来这世上注定有些人已经走在你前面,他们比你走得更远、更深。如果你真挚地爱过一件事,如果这件事恰好跟艺术跟自然中一切美好有关,那么在木心先生这里,你所有的苦恼、纠结、痛苦、孤独,都有了出处。你异于常人的一些“怪癖”,你天马行空的一些“异想”都是被允许,因为文化磅礴,而木心,是深厚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文学回忆录》只是一份讲义,1982年,已经画出《西藏组图》的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80年代末,有一群大陆、台湾的艺术家、作家来到纽约,便把他乡做故乡,聚在一起。画家张郎郎对于这批人有个描述,很精到,他说:“没有现代嬉皮那么疯狂。属于古典雅皮。文化张扬,作风浪漫,生活清苦。”
  这些各具才华的各路艺术家们到了美国,一下子从“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红色语境,掉入了“边缘人”的地位,不适应之余,对于艺术与智识也有了如饥似渴的求知欲。那时的陈丹青看到木心的作品,觉得非常惊艳,介绍给阿城,阿城看了他的画作,觉得好极妙极,又复印了一叠寄给何立伟……大隐隐于纽约的木心,就这样被这群华人艺术家们知道且仰慕,他们时常去木心家中串门聊天至晨曦,最后索性央求他开授正式文艺课。
  “文学课就这样开起来了,像是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自言“若丧家之犬”。木心带着学生,在精神和艺术的世界里做时空的徜徉,行过之处,有情有义。乔伊斯说:“流亡,就是我的美学。”木心说自己不如乔伊斯阔气,只敢说:“美学,是我的流亡。”
  日后,陈丹青对木心先生的引荐,推崇,集结其作品出版等,包括至2011年,对木心先生落叶归根回乌镇的种种安排,无一处不妥贴,无一处不细致。这种亦父亦师的深厚情谊,让人十分动容,《文学回忆录》实际上是木心在讲,陈丹青在记,今天我们有幸能读到,除了有一位超高水平的先生在教,底下那位勤奋记录、独具慧眼的学生也功不可没。面对绘画、书写这些事,木心常说自己很“决绝”,决绝到出国数年,没有给自己的5个侄子写过一封信,他没有子嗣,晚年避世又避人,他与陈丹青之间的情谊,“师恩难忘”说得太轻,“惺惺相惜”又说得太俗,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的管鲍善交,有千里马要遇伯乐的典故。木心与陈丹青两人差不多就这意思,比起国内的教授抄袭,门生举报,日日称自己的恩师为“老板”,一点蝇头小利便背地搞臭的劲头,这两人仪态万方,处事尊贵,拈花微笑处,宛若天外飞仙。
  如果将世界文学史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里面诞生过太多有意思的人物,事件,在这条时间的长河中,所有的天才都有出处,有时是师傅比徒弟有名,有时候是徒弟比师傅有名,因为徒弟的虚名,人们才会追根溯源,去找那个源头。陈丹青自己说,我至所以写作,绘画,引起种种潮流,让人们对我感兴趣,目点是引你们去发现我身后那个“人”。木心就是那个源头。
  木心与陈丹青,常让我想起一组人物,譬如柏拉图与苏格拉底,莫泊桑与福楼拜,如果说两人都是东方文化的骄傲,将之放在东方文化的语境中来比喻陈丹青和木心,木心是孔子,那么陈丹青一定就是颜回。  《文学回忆录》 是陈丹青的笔记,出版本来需要木心的允许,然而,仙人已逝,如果先生活着,未必准许自己的片麟只爪面世,从这层来说,陈丹青与木心又成了布罗德与卡夫卡。
  关于《文学回忆录》在世面掀起种种热潮,正如钱塘大潮,从南到北,优秀的文学期刊,上路子一点的作家都在评说,看来,这一次是不容易退散了,而陈丹青与木心之间亦父亦师的各种趣闻,仅从陈丹青目前各种笔记中已然是觉得有趣至极,更值得好好玩味和研究,譬如陈丹青说他老师的各种幽默,包括病中:2011年,木心回到 故乡乌镇,陈丹青前去探望。陈丹青:先生一辈子喜欢讲笑话。我听他讲了29年的笑话。这两年我伤感,是瞧着他没力气说笑了。11月我去医院探视,他不认得我了。清醒后,问他吃点啥。他想了想,我知道他又要开什么玩笑了,只见他害羞地,但是清楚地讲:“鱼翅。”我一听,又想笑又想哭,记起往事了。九十年代初有天我跟他通电话,为个什么事由,忘记了,大约是关于在一个低的、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是做高的选择,还是将就。他是不肯将就的人。我听出他调整喉咙,又要讲笑话了。他说:“比方我是一只饿鬼,刚刚牢监里放出来,问你烧点什么吃吃,我说:要么佛跳墙。”我大笑,知道他肯定还要讲,果然,他接着说:“再比方我是个老光棍,没有女人,说是现在给你娶个老婆,你要谁,他说,我想想——那么:玛莉莲•梦露。”我想起这段,看他呆呆躺在那里,就对他吼:你记得吗,你记得跟我开了多少玩笑吗?!他喃喃地说,记得。
  但接下来的三句话,我完全没料到:他看着别的什么地方,一口气说:“文学在于玩笑,文学在于胡闹……”喘了一喘,他说:“文学在于悲伤。”夜里鱼翅弄来了,他完全不记得了,一口没吃,昏睡。

  看,简单的对话,简单的事例,处处见力道。自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以来,世人皆爱小鲜肉,而我独爱老男人,《文学回忆录》让我一下爱上了两个男人,于是此生不寂寞。由于才疏学浅,关于两个男人的种种正在奋力研究,决定好好来写写,现用木心在讲座中的话,作一个潦草的结尾。
  陈丹青写道,木心刚刚教他们的时候,惊讶道:“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是啊,自那年那月以后,原来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发表于 2014-3-5 22: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有空好好学习学习!{:soso_e163:}
     
发表于 2014-3-5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来自星星的你》今年成了高考自主招生的题目。
现在是流行找个大叔当丈夫的时代。{:soso_e120:}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来自星星的你,是亮点{:soso_e121:}
发表于 2014-3-6 23: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思想的芦苇 于 2014-3-6 23:17 编辑

当一种美被大众追捧的时候,也是被毁坏的时候。大众不光毁山毁水,更毁人。
美从不在喧闹,只在独自前往的宁静之中,不可言说。
当太多语言和目光追随,一切都已不复他最初的原貌。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0: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思想的芦苇 发表于 2014-3-6 23:13
当一种美被大众追捧的时候,也是被毁坏的时候。大众不光毁山毁水,更毁人。
美从不在喧闹,只在独自前往的 ...

  人家穷的时候冷眼相待,眼看着人家起势了,过来帮腔,人都有这毛病,势利!{:1_794:}自我批评下
发表于 2014-3-7 16: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林微凉 发表于 2014-3-7 10:10
  人家穷的时候冷眼相待,眼看着人家起势了,过来帮腔,人都有这毛病,势利!自我批评下

老林姑娘聪慧,又难得这份坦然大度,赞一个。
期待你真正的佳作!
     
发表于 2014-4-11 20: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帝国黑玫瑰 于 2014-4-11 20:24 编辑

可能是因为贪恋青春的昂扬生气并且迷恋年少的那种纯粹和执着,一直比较中意那种有内涵的美少年比如最终幻想里的cloud。也许是因为年轻无知,总是被男色迷惑,却信誓旦旦地认为自己从不沉溺或者放逐。
读了楼主的文,想起自己高中里,在书店看到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又读了勃朗特的诗,当时觉得,世上真有人,与你毫无干系,却可以轻易握住你的脉搏,攫住你灵魂里最沸腾的东西。
那时候,就觉得自己会以艾米丽勃朗特为榜样,哪怕一辈子孤独,也要坚守心中的澎湃激情。哪怕时间逝去不复单纯。
今日读到楼主的文,复有想起那种共鸣和冥冥之中的契合。
老男人当然是有味道的,只是,因为世俗的压榨而显得力不从心。特别喜欢文中引用的那一句,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兴许是因为依旧年轻无知吧!哈哈。
     
发表于 2014-4-26 09: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木心,是因为你,我知道了些许。“是啊,自那年那月以后,原来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学你,学他。我找来,去看看。谢谢,你真好,与我们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2-2 00:56 , Processed in 0.0561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