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孤星泪 于 2014-4-27 13:22 编辑
尚湖之美,美就美在她洋溢着的浪漫情怀。 坐落于碧水之上的拂水山庄虽是“移植”新建,但游客还是纷纷赶到尚湖之滨,只为寻觅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爱情足迹。拂水山庄是明末清初东南文宗钱谦益的私家别业,是见证他和一代才女柳如是白发红颜传奇的爱情之园。怀着无限的好奇与仰慕,我们也随着人群,去寻一寻他们这段情感佳话的“蛛丝马迹”。 走近了,这里亭台轩榭,临于水上,错落别致;曲桥戏水,假山奇垒;山泉穿流,梅竹遍布;垂柳相依,水草摇曳,真是清幽静谧,玲珑雅致!想起大门两旁柱子上的楹联:“远近青山画里看,浅深流水琴中听 ”,分明就是当年柳如是的切身体悟,这里的确能观山听水,赏花弹琴,互诉衷肠。在此手拨五弦,对酒当歌,伴着妙曼的舞姿,该是怎样的惬意畅快。最妙的是皓月当空,坐于亭内,看湖水闪烁晶莹,迷蒙空灵;望远处水天一色,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遥想当年,白发红颜,把酒临风,笑谈诗文,你侬我侬,此乐何极!
来到拂水山庄的主体建筑明发堂,门口左右分蹲两只石狮,钱柳二人的塑像就在门前场上,钱手执书卷,柳则坐着抚琴。琴瑟和鸣,相携相伴的情景仿若就在眼前。明发堂内一幅幅壁画向世人讲诉了当年钱柳二人惊鸿一瞥相识的传奇,女扮男装,投诗相见的执着;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的和谐;不顾惊世骇俗,拜堂成婚的决然;朝代更替,面临抉择的分歧;大难临头,奔走呼告的真情;三尺白绫,以死相随的坚贞……唏嘘之余,更多的是惊叹与敬佩。伊人已逝,唯有那一湖春水依旧缓缓流淌,娓娓诉说着这个奇女子传奇的一生。
花信楼上,“因为爱情”水乡婚俗实景剧,正在演绎当年煮酒论史的佳话。那满架盛开的紫藤,想要延续他们当年的浪漫吧,否则虬枝缠绕,盘旋而上,断不会开得如此缠绵热闹,欢愉灵动。两只黑天鹅在湖中优雅游弋,如影随形,相知相恋,在虞山脚下同样上演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莫非它们是钱柳的化身?…… 尚湖之美,美还美在她独特极富魅力的景观。 不到水上森林,何以说真正到了尚湖?如果说进门所见的那一排已算奇景的话,那么这一片森林可以说是蔚为壮观了。乘上竹筏,开始探幽揽胜。只见湖面较开阔,起伏的山峦隐约可见,一丛丛池杉顺着河道弯曲绵长,满树新绿重重,青翠欲滴。不知从何处窜出一只鸟儿,箭一般冲向远方。我们想要捕捉它的倩影,怎奈只留下一阵长鸣,在树林上空回荡,一片羽毛飘飘悠悠,落入竹筏。
竹筏穿行在这丛丛杉林中了,窄窄的河道里,只见树林阴翳,幽静感渐渐笼罩全身。真是林在水中立,人在林中行,人与树和谐共处了。仔细端详那根根树干,并不高大,斑驳潮湿,细长叶子如针状片片直立。越往深处,阵阵鸟叫不绝于耳,粗犷苍凉。循声凝望,许多白色的身影上下移动,依稀可辨,似乎进入了鸟的天堂。船夫说那就是白鹭。我不禁站起身,拉长镜头。长嘴细腿的白鹭栖息枝头,旁边是细软树枝搭建的鸟巢,好几只雏鸟伸长了脖子,张大嘴巴,等待那美食传递。不知是谁打破了和谐的氛围,只惊得白鹭扑棱翅膀,从头顶掠过,那强劲有力的腾空随着气浪在耳边震颤,一丝惊魂,倏忽消散。 河道回环,渐宽,两边芦苇、美人蕉、菖蒲点头示意,风情万种。往前视野平阔,一丛丛池杉全部倒影湖中,远山如黛,五孔桥似白带,自成一景。 二十分钟的徜徉意犹未尽,却不得不回首,挥手作别,约定下次再相见。
出了水上森林,步上拱桥,晃过吊桥,就到了中华牡丹园。也许是牡丹“映叶多情隐羞面”,整个园区牡丹犹抱琵琶,只是羞羞答答开了一小部分,但这并没减弱我们观赏的兴致。
请跟随我们的步伐,一起来感受生命的奇迹吧。只见郁葱的修长枝条,疏散弯曲,向四周铺展开。期间,一个鼓鼓囊囊的花苞悄悄裂开了一道缝,慢慢地从缝隙间挤出了几瓣粉红,继而探出了两片娇嫩,再你推我搡了一番,众多花瓣忍俊不禁,慢慢张开了嘴。待发现得意忘形了,急忙互相掩饰,脸早已羞得通红。而手忙脚乱中,嬉闹再次上演,每一片花瓣都笑翻了笑倒了,露出了嫩黄的牙齿,如绣球般抱成一团。好硕大的一朵!贴近她,仔细琢磨,就这么矮小的一株,长在裸露的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竟能孕育这么娇艳不媚俗,大气不骄奢,总领群芳的璀璨奇葩!
步出中华牡丹园,往国际牡丹园踯躅。未见牡丹,一股清香早已萦绕鼻尖,内心窃喜,还是有缘,不枉百里来相会。花开时节动京城,一大片牡丹花圃里,都是驻足观赏的游人。再瞧那丛丛盛开的牡丹,五彩斑斓,争奇斗艳,千娇万态,目不暇接。花朵或傲立枝头,迎风招展,或卧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真正的一幅百花争艳图!
只见一株半人高的白牡丹,两朵并举。白色花瓣如玉,晶莹澄净。托起修长金黄的花蕊,在蓝天晴空的映衬下,在晶亮碧翠叶片的点缀下,格外绰约多姿,妩媚动人。远观如玉树临风,近赏如仙女起舞,高贵优雅,活泼大方,暗香浮动,令人陶醉。
美哉,尚湖!两次醉在你的怀抱,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