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萍水相逢 于 2014-6-4 13:47 编辑
三夏记忆 久居城市,“城市里没有季节”,也没有了忙假,天气热起来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家农忙的情景。我打电话给母亲,母亲说家里三分地的麦子已经割了,正在收油菜籽呢,让我安心上班,不用我回来帮忙了,但我还是在夏忙时节请假回老家看看,已一种习惯,也是心里上的一种踏实。一路上望着金黄的麦穗、闻着熟悉的麦香,回想起当年下地干农活的辛酸,我有一种难于言表的心情。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有幸赶上中国最伟大的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家家户户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家四口人再加养一个爷爷,分了十亩地呢。因为田多,村里的男青年找对象都很困难。到了夏忙时节,父母们早早就起来了,磨刀霍霍声把我们吵醒了,我和哥哥还小时,父母便一早就去割麦子,暮色四起才拉着装得像小山似的小麦板车往回赶,我和哥哥守望在家门口等着他们的回来。 忘记了我是几岁开始下地干活的,天上的太阳很毒很辣,父母在前面挥汗如雨,我和哥哥便跟在大人后面捡拾遗漏的麦穗,下午有卖赤豆棒冰的来田头,父母也会奖励我们,花一角钱买二根给我们兄妹,自己却舍不得吃,也只有这时是我和哥哥最高兴的。回家的路上,我和哥哥帮父母拉小板车的绳子,满满的一车小麦,父亲弓着腰很费力的拖着,母亲在后面推,我只能使劲的拉绳子,勒得我肩头好疼,汗水夹杂着麦芒把脸刺得好痛……。麦收后就是插秧,赤脚在水田里弯着腰,手中的秧苗一颗颗插进泥土里,排列整齐,腰酸背痛时忍不住要坐下歇息,一屁股上都沾上了泥泞,还时不时有蚂蝗盯大腿上吸血,想想都害怕啊。为此,父母就教育我们说:你们不好好上学,一辈子就只能种田!当时农村对上学教育不是很重视,父母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和哥哥,只有努力读书才能脱离劳作之苦。 在外上学时,学校有忙假放的,在家里烧火煮饭洗衣服倒是很轻松的活,我最为烦躁的就是下地割麦,当麦穗钻入衣服之时,那种扎、痒、刺痛的感觉简直让我抓狂。后来好在是有了收割机,插秧也改成了直接在麦田里水直播种,才减轻了劳动折磨的苦,。 参加工作后,夏忙季节我都会请假回家,不放心年迈的父母和八十高龄的爷爷奶奶。当我拎着点心,西瓜来到田头,母亲会很乐意的招呼村里的乡亲们一起分享,连说还是生女儿贴心啊,这正是我幸福的一刻,这场景不止一次印在我的脑海里。上班再忙,就连我怀着七个月的身孕,我也会回家去田里重复体验这样的情景。 如今,农田都被承包种了果树、花卉,只剩下一点自留地了,一亩田可以补贴八百多。三夏大忙时节,看不到昔日的那种繁忙了,这不能不让人有一种历史的感慨。农民们坐在家里也有钱拿,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赋闲在家可以去镇里的企业打零工补贴点家用。村里的石子路加宽了,浇起了水泥路,在雨天也不用穿套鞋走泥泞路了,原来路窄开汽车回家让路,一不小心还会陷进沟里。大队干部和村民们集资,添加了健身器材,装了路灯,种植绿化,建造了垃圾箱。吃过晚饭,老百姓早早就到篮球场,音乐响起,农民们有节奏跳起了舞蹈,村里一片载歌载舞、欣欣向荣的景象,老百姓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孝行天下、文明和谐、繁荣富强、这正是吕城殷台村老百姓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