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30|回复: 1

子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4 1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本帖最后由 庞冶 于 2014-7-29 12:29 编辑

子建

文/庞云初

        子建这个名字,我很小时候,就听父亲和村人挂在嘴边了。
  他从小聪颖过人,十七岁考上省立教育学院,后来进入黄埔军校,是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个高官。他家雇有长工,家境在村里算好的了。有一年,有人偷了他家的柴草,旁人见了,跟着偷,把他家的草垛偷光了。子建部队回来,父亲向他诉说,意思要儿子帮他出气。子建把这几个人叫到家里,请吃饭,席间,和颜悦色地对他们说,需要草烧,和他父亲说,不然,就跟他说,千万别偷,乡里乡亲的,伤和气。那几个人抱惭而归,把偷去的柴草又都给退回来了。
  解放前一年,子建母亲病逝,子建携同已有身孕的新媳妇回家奔丧,同来的还有一个军乐队,丧礼办得风风光光的,惊动了周边的几个村庄,人们纷至沓来看热闹。有人议论说,这样的排场,未免张扬了些。子建曾在他的书里写道:“余弱冠从戎,十年乱离,未尽子职,(母)临终於役前线,未侍汤药,未谋一面,能不愧煞?内心伤痛,长跪哀号,无地自容。虽葬礼哀盛,终难赎不孝罪衍!”子建自小受传统文化浸润,战乱年代,忠孝难两全,他愿意以这种方式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在当时情况下,也是他唯一能够做的了。
  处理完母亲的丧事,因预感时局有变,子建只身去了军中,留妻子在家乡。第二年,儿子出生。这时候,子建已随部队退守金门岛,无暇也无力再照应到妻儿。情急之中,他托信给在沪上的乡人玉昆先生施予援手。玉昆是子建的邻居,两家一向交好,时值腥风血雨之非常时期,稍有延误,就有可能造成骨肉分离,生死殊途。玉昆立马赶回乡里,与炳青等人秘密安排,将母子送上了去上海的列车,后转道香港,再去台湾,与子建团聚。当时,已有人获悉子建妻儿将出走的消息,报告给村干部,乡里乡亲,村干部也只是做个追赶的样子,放人家走了。
  一别就是近四十年!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两岸冰雪稍融,子建夫妇才得以回乡探亲。停机坪上,子建与亲友们一一相见,彼此情绪激动,相拥而泣。进村时,有亲友告诉他,统战部门事先闻知消息,出面为子建父母新筑了坟墓,同时购置小轿车供其代步。子建听了,黯然神伤。想当年,家产尽数没收充公,老父亲被扫地出门,如今竟受到这般器重厚待,他恍如隔世,感慨不已。
  第二天,子建夫妇来到了父母坟地,子建“伏念离别四十年,人事全非,悲怆情怀诚非痛哭流涕所能言宣!临墓沉思百感交集”。看到新筑坟茔,地处河畔稻田边缘,地势潮湿,又缺香案祭坛,慎终追远祭奠艰难,就动了择地迁坟的念头。子建少小离家,几十年来,对于父母,他一直心怀愧疚,魂梦萦绕。曾记言:“某日游苏州,在玄妙观附近,遇一沈姓老太太,面容慈祥,酷似母亲生前面貌行止,念母情结,遂延请留影纪念。”提到父亲,他说:“生前未克奉养,身后不能送终,忝为人子,抱憾终生。”
  夫妇俩逐一走访亲友,呈致问候,还到当年送他妻儿出走的乡亲家里,请至上座,让子女们跪谢恩人。子建夫人想到当年乡亲助其母子仓皇离家的情景,几度哽咽,反复叮咛子女说:当年,如果不是乡亲们仗义帮忙,咱们一家真是福祸难测啊。
  在乡期间,子建目睹亲友生活状况仍无明显改善,“住宅老旧,衣著简陋,食物简单。政府开始倡导改革开放,但民间社会脚步缓慢”。在地方上组织的两次座谈会上,他毫不掩饰地陈述其观点,又说:“今后中国的希望要看邓小平先生之改革开放能贯彻到底?以及全体中国人之真正觉悟打开天窗说真话办实事了,余至诚盼望大陆同胞早日与并世先进国家人民同享富强康乐的幸福生活。”
  之后,作为台湾知名人士,他又多次率团或随团参访大陆,走过许多地方,曾写下这样的印象记:
  1、大陆各省市开放已经发轫,且各地积极竞争。沿海近海地区占地理之利,投资者众,进展迅速。内陆地区相形缓慢落后。
  2、大陆缺乏现代管理人才。大饭店大企业都聘请海外经理。其中原因除管理经验不足外,品质操守亦为重要因素。
  3、大陆既采“市场经济”,其它政经体制亦须配套实施,方期有效。
  4、大陆解放军可以集体营商,并世界各国皆乏先例。军人以战斗为主,军人营利,必失斗志战力,实为亟待纠正之重要课题。
  5、大陆观光资源举世无双,但各地公厕之简陋脏乱亦全球之冠,此丑名不除,实华人之耻。
  6、大陆对新闻言论自由未能配合经改开放要求同步实施,导致经改建设之弊无法立即发觉。
  我所以列出子建的以上立论,是读者从中可以感知到,什么叫远见卓识,什么叫赤胆忠心。一名资深国民党员,他的信仰或有不同,但他心系国家民族前途的拳拳之意却是至诚的,令人动容!
  他利用回乡探亲之便,又与亲友一道,游历了各地名胜古迹。据说,子建年少体弱,两次患肺疾,后来他有意养生强身,练就了一个健硕的身体。一次在北京,时任海协会副会长的唐树备见他健步逾恒,问他养生保健之道,子建说到四个坚持,唐先生初不解,以为语含讽射,后来得知是坚持“不酒、不烟、不嫖、不赌”,方才莞尔。七、八十岁年纪的人了,子建仍是思维敏捷,谈笑风生,步伐有力,令同行后辈啧啧称奇,以为青壮年亦未能及。
  子建四十余年行伍,多从事军事参谋工作,业余读书、写作不缀,有很好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早年,子建的父母亦重男轻女,虽家境优渥,也只是供男孩读书。因此,子建上面三个姐姐都没有进过学堂。后来,子建求学在外,深感男女受同等教育的必要,写信回来,请求父母让小妹读书。父母是信儿子话的,便同意最小的女儿上了学。小妹最终考上师范,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子建事业有成后,很是关心家乡的教育,和其它几位乡贤共同捐资复建了蔡塔小学,离开大陆后,他念兹在兹。返乡前夕,统战部门多方搜寻,终于在野草丛中,找到当年复校时立的石碑,碑已残缺,碑文历历在,他们用水泥将其修补立于校园中,子建在乡人陪同下,寻得该处,特意在石碑前留影存念。现在,该校被撤,校舍荒芜,且连校园的地也一并被卖掉了。子建若闻知,会作何感想呢?
  人在台湾,心系故土。子建除一有机会就回乡探亲之外,又与素娟、一匡等侄辈保持长期的通信,叙谈亲情,感念家乡。他还在其撰写的《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的图文集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来记述乡情,并冠以《温馨馥郁的乡亲情怀》。他说,屡次回乡,都得到地方政府的至上礼遇;看到家乡过去经济开放的成果和今后市政建设的蓝图,点燃了他的热望,他愿意与家乡人民合力共创美好愿景。说到亲朋好友,他笔带深情,逐一感怀:父母迁坟之事,承外甥李汉、一匡、一民、一忠及堂兄炳青、堂侄怀玉、锡全父子等乡亲协助完成,尝却余首次返乡扫墓时之迁墓宿愿;侄女素娟,我每次还乡省亲,都劳她向导陪护,不辞劳苦,感人至深;汉鼎兄弟,我故居四九年被征收损毁,迄未复建。多次回乡,皆借居汉鼎新厦,汉鼎对我百般照顾,亲情感人!炳青兄,早年尽瘁教育事业,功在桑梓......,尤为印象深刻的是,每次离别,亲友群集送行,真真离情依依!离情难舍!这份温馨馥郁的乡情亲情,只有还乡才能充分领略享受啊。
  我与子建,隔代隔门,虽是乡亲,无缘走近。我的老师,同族人素娟(玉昆之女)家和子建素有旧谊,闻知我有心了解,给我带来子建先生的书籍、影集和给她的信件,更介绍我与子建外甥一匡认识。于是我得以这种方式真切地“见”到子建先生。
  净手翻读子建著的《躬耕志略》,大致就能够领略到了他的奋斗历程和思想脉络。幼小显露文才,少年立志报国,青壮年有用于军队,衔至少将,后为官地方,得以另展才干。退职后,适遇大陆改革开放,多次返乡,无论是参观访问,还是个人旅游,他且行且思考,一有见闻和认识,即诉诸笔端。我每每读过一段,就要停下来凝神遐思叹一会,大有相识恨晚的意味了。
  书中有记,子建公务之余,喜好书法与治印,与艺界名士多有交往。调离军职到梨山任建设管理局长期间,张大千曾去那里小居,且有画相赠,内题:卓如乡兄方家正之(作者注:子建字卓如)。午宴间,一友人戏问:“局长乃江南人,大师是川中人,何谓乡兄来哉?”张大千直呼“高攀”不止。子建为之解嘲说:“乡兄之谓其来有自。其一,常话说得好: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同饮长江水,就是同乡写照。其二,大师出生四川而在江南扬名立万,我生长在江南却在四川从军报国,若非是同乡又算什么?至于说高攀两字恰好相反。四川海拔超过江南千公尺。我在四川人家说我是脚底下人。今日大师抬爱,倒是我高攀了大师啊!”引得一座欢声如雷,成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艺林佳话趣谈。
  书中又记,梨山经多年垦荒成了黄金地段,多任官员皆与地方不法分子交结,弊案频出,子建到任后,亲书箴言:“际此时艰,受命不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利诱,不为势劫。兴利除弊,为民服务。”不出所料,半年以后,有人行贿不成,四处诬告,纠缠不清。子建果敢在公众场合予以揭露,《台湾日报》也以《官员面对炮轰无愧色——果敢作风今首见》为题刊文,力挺子建。此后,该地官场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为日后实施诸多革新奠定了基础。
  子建今年96岁,知情人说,他身体依旧硬朗,唯耳有点背了。五月间,他还致信其外甥一匡,除照例叙说亲情外,竟另用一页专门论及读书。他写道:“读书,是人生最重要,最现实的事。在中外历史上没有一个人不是由读书通达而成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和成名的专家的!读书不是为了做官,亦不是为了赚钱,更不是为了虚无的名器,而是为了如何做个有人生价值,能够使社会快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无名英雄、圣贤豪杰。刘禹锡曾说:‘知名将出书生。’历史上的岳飞、诸葛亮、曹操、孙武,都是文武双全的名将和著书立说的书生啊!”
  字还是那样遒劲有力,只是不见了当年的行云流水,明显有颤抖的痕迹。读罢此信,我不禁站起身来,走近窗台,举头遥望。心里默念说:子建老先生,我虽不识你,却能感知你;虽不能见到你,心却向往之。愿您健康,吉祥。
     
发表于 2014-7-31 12: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老乡笔下的人物让我肃然起敬!学习子键这样有孝心、宽容心、有文化的人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5 03:14 , Processed in 0.0548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