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帅帅 于 2016-2-29 10:40 编辑
为什么孩子感受不到我们的爱 今天乘坐8路车时,上来一位小男孩,大约十岁的样子,独自一人乘坐公交车上学。上车后刷完公交卡,便放下书包,低头将公交车往书包里塞,不知什么原因,十几秒钟过去了,还是没将公交卡塞进书包里。司机要开始起步了,他连忙腾出一只手放在孩子的头前替孩子遮挡着,并开始催促孩子赶紧收拾书包坐在座位上。司机这一温馨细心的动作让在场所有的人感动。
可是得到帮助的小男孩不仅没有丝毫的感动和谢意,反而开始埋怨司机的不耐烦,嘴巴里嘟嘟囔囔着,说着:烦死了,要你催!小男孩坐在座位上后,我对他说:“小朋友,如果不是刚刚那位司机叔叔用手护着你的头部,起步刹车的话,你的头部正好撞在公交车的投币箱上!”“撞就撞,反正不管你们的事!”小男孩的一句话让数十位乘客顿时感到惊讶。
现在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呢?明明是对他的好心关爱,关心,但是好像孩子们却并不领情,甚至会“不识好歹”呢?如果细细想来,在我们的家庭中、学校里,父母老师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呢?一边是我们对孩子真诚善意的关心,一边却是孩子的百般不领情,甚至有时我常常感觉是热脸贴了冷屁股的感觉。当我们担心孩子着凉,让他把衣服穿上的时候,他们或许嫌我们唠叨;当我们担心他们追逐打闹会摔着,反复提醒他们好好走路的时候,他们或许认为这是在限制自由;当我们的家长把美味佳肴奉到孩子面前,担心他们吃不饱的时候,他们或许认为父母管得有点多了;当我们自己舍不得吃穿,却舍得花钱出力让孩子去上兴趣班的时候,他们或许认为父母无情剥夺了他们娱乐……虽然孩子依然是“冷屁股”,但是我们中国的父母依然会用“热脸”去一次又一次的迎合,因为我们总在想: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很多思想并不成熟,我们选择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宽容、理解和尊重。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是缺少爱,而是爱太多了,于是他们只是知道不停地索取爱。现在想来的确有几分道理,他们把成人对他们的无私关爱看做是理所当然,自然而然,甚至是持漠视的态度。更多的时候我们只知道如何去爱孩子,而不去思考如何让孩子感受我们的爱。运河中心小学 施华平 2015.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