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帅帅 于 2016-2-29 09:28 编辑
德行比成绩更重要 事例一:今天雨天,楼道上有积水,中午吃饭时一名男生故意重重地踏起水花,将泥水溅到他人的身上,并以此为乐。“把别人弄脏没关系,只要我自己玩的高兴就行!” 事例二:中午就餐,一名男生将汤里的蛋花和菜叶吃完后,将剩下的汤水硬是倒到旁边同学的碗里。“好东西我吃完了,剩下的倒给别人。” 事例三:还是中午就餐,还是一名男生,反复将吃下去的东西吞吞吐吐,恶心别人。大声讲话,将口水溅到别人的碗里。“我自己吃不下了,别人也别想好好吃饭!” 这三个事例,是我最近几天连续观察并记录下来的现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私自利、损人不利己,以损害他人利益来取乐。很多老师都在感叹:这些孩子都怎么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这样的自私呢?遇事只想着自己,从不顾他人的感受。除了当即制止,严肃批评,过后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谈话之外,我们的教育还能做什么?我们的老师还能做什么?当时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真的很气愤:在我教育的学生中怎么会有这样的孩子存在呢?当时我真想将脏的雨水弄到践踏泥水的学生身上,让他也尝尝被泥水溅湿的滋味,把吃过后剩下的饭菜,也倒到这些孩子的碗里,让他们也体验一下别人欺负是什么滋味。可我还是忍住了,因为这样的体验教育或许会给我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多次和这些孩子讲过,“你也去想一想,假如别人这样对你,你会有哪些感受呢?”这样的假设我无数次和他们这样去想象过。可是空洞地假设、想象毕竟是苍白的,他们并没有这样真正的体验。 如果我们老师都在明哲保身,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心安理得地看着这些孩子一天天成长起来,为了一点所谓的成绩、分数,而忽视对孩子良好德行的培养,是不是也有点自私自利呢?由此我想到了震惊全国的“复旦投毒”案例,成绩优秀的复旦高材生、研究生为何做出这样“缺德”的违法事情来呢?继复旦投毒事件以后,又有南京、南昌两地高校校园再发惨案,昔日的同窗室友,竟能下得如此狠手,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所以对于这些在“德行”方面有缺失的孩子,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零容忍”,今后才能避免这些事例的发生! 运河中心小学 施华平 2015.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