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控制型父母
这类父母亲完全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教育孩子,他们的逻辑是:“你是我生出来的,我有权安排你的生活。”
因此会对孩子提出很多的要求和限制,并期望绝对的服从,且不解释“为什么孩子该这么做”。行为方式比较没有灵活性,万一小孩不听话,就会严厉地惩罚。例如:“我说了就算!”,“你不听我就打!”
如果孩子在控制型父母面前表达了一些负面情绪,比如伤心、愤怒,父母的反应往往是严厉的责骂,造成孩子的自尊受挫,同时,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较容易出现以下的一些状况:
情绪不稳定,对周遭的人怀有敌意,很容易被激怒。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都极可能出现很大的问题。
控制型的父母处心积虑地为孩子安排一切,结果未必能如愿以偿,却往往先赔上了亲子关系的和谐。
答案B:放纵型父母
放纵型父母亲一味地去迁就、纵容孩子。他们努力为孩子塑造一个完美的世界,一旦孩子不满意了,他们就想尽各式各样的方法,帮孩子把快乐的世界修补好。
例如孩子因为没有某样东西而不开心,父母就会马上去买给他,让孩子立刻开心。这类父母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取悦孩子,不让他们感到一丝的委屈不快。
放纵型父母的想法包括了:“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孩子,我不对他好,我对谁好呢?”,“他毕竟还是孩子嘛,就随他去吧。”
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是父母在用心呵护孩子,但事实上教育专家认为,放纵型父母是在不知不觉中放弃自己做父母的责任,因为他们完全没有对孩子做一些教导。
孩子长大之后,往往会出现以自我中心的任性状态,冲动而缺少自制力,并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
答案C:忽视型父母
忽视型的父母基本上无心或无能力回应孩子的需要和发展,通常这类家长比较缺乏做父母的意识。当孩子需要父母亲协助、安慰、关心的时候,忽视型的父母因缺乏敏感度,或无暇回应,所以未能挺身而出以及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他们的想法是:“我能让你不挨饿已经不错了。”要不就是:“别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容易相信别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不佳。因为自幼在情绪上受忽视,心中累积许多创伤,长大后容易敌视别人,严重的话,可能出现反社会的行为倾向。
答案D:权威型父母
权威型父母是专家心中的超级父母。
他们不仅提供温暖的教养,也为孩子设定清楚的家规,父母的教育理念是以引导代替控制。他们会把孩子当成朋友,关心孩子的成长,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观点,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
同时,他们在教育规则的执行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他们会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言行来做示范,教导孩子该如何适应生活。
权威型的父母十分关心孩子的情绪状况,而在一些重大的原则问题上,他们也会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及坚持。
这类型父母的思维逻辑是:“我爱你,所以我要教你。”以及:“我关心你的心情,同时我也坚持你该做好的事情。”
有个朋友和她十几岁的女儿互动很特别,除了叫“宝贝”,她也常用“亲爱的朋友”称呼女儿。每天放学回来,妈妈的第一句话,不是“今天考试怎么样?”而是“你今天开不开心?”。
因此,女儿什么事都会跟父母商量,因为她总会得到温暖的回应。而父母亲制订的一些很明确的家庭规则,比如:晚上10点以前要回家;周末要去看爷爷、奶奶,跟老人吃一顿饭,以及每周六晚上开家庭会议等等。
这些规则定得很明确,父母也解释如此要求的原因,对女儿有何好处。
这真是权威型父母的精彩演出!
权威型父母在批评孩子不当行为的时候,会花很长的时间耐心跟孩子沟通,让孩子理解“为何该这么做,不该那么做”的理由,以取得共识。
在这种既有温暖接纳,又有合理控制的教育方式下成长,孩子的情商能力受到良好启发,因此孩子会成长为自信独立、积极乐观、自制力强、应对得体、适应力佳,并讨人喜欢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