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齐梁君子 于 2010-10-22 11:02 编辑
市领导就中芬丹阳数字生态城建设与芬兰方管理层接洽 2010-05-05
5月5日消息:我市与芬兰数字生态城公司合作建设的中芬数字生态城项目经过数轮考察会谈,于今年3月26日在芬兰签署了正式合作协议。目前已进入成立公司、实施具体事项的谈判和操作阶段。今天,镇江市委常委、我市市委书记李 茂川,市领导裔 玉乾、许文、李刚、蒋明辉与芬兰数字生态城公司总裁毛瑞等就项目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接洽。
接洽交流中,双方就生态城的交通出口、公共交通配套达成了一致意见;关于高压线路的走向,将本着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原则,听取专家意见后,协商调节到位;同时双方还就尽快成立公司,推进项目的开展进行了磋商。
镇江市委常委、我市市委书记李 茂川感谢芬兰数字城公司以智慧和现代理念为丹阳打造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李 茂川说,该项目中包含的高科技产业内容,使它不是简单的城市建设项目、更不是狭隘的房地产项目,尤其是把国内正在启动的物联网建设植入项目中,值得我们期待。现在,相对复杂的是高压线路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全省乃至华东地区的电力输送,通过努力争取,已向外围作了调整,并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希望相互理解,并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完善改进措施。李茂川还就下一步如何提速、有序推进工作建议,加紧明确合资公司的筹备组织,人员要尽快到岗到位。芬兰公司方面应努力促成中、芬两国双方成立国家级层面的协调组织来推进此项工作。同时,抓紧做好项目的准备,争取尽快报批,丹阳将继续高度重视,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李 茂川还希望芬兰数字生态城公司做好与世博会的对接,在芬兰馆宣传该项目,并欢迎把芬兰的冰壶馆在世博会结束后移植到丹阳作永久的纪念,这将对推进项目建设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芬兰数字生态城公司总裁毛瑞说,芬兰国内高层对此项目十分重视和支持,芬兰公司将尽最大努力,力求在丹阳建成中国最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环境。
世博会带动长三角联动 太仓上海同城"共振" 2010-02-26
世博近在眼前,对最靠近上海的太仓而言,无疑是一场“家门口”的盛宴。面对世博会带来的机遇,太仓借“临沪优势”拓宽领域,多点位对接“世博机遇”。
2月25日,由太仓市委、市政府举办的“服务世博、接轨上海”——2010太仓新春恳谈会在上海举行。沪上数百名中外客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服务世博话题。
太仓与上海地理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融,经济相通,是上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城市群最为发达的县(市)之一。
近年来,太仓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方面,放大与上海的“同城效应”。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已引进上海项目500多个,投资总额近200亿元,注册资本80亿元,沪上资本已经成为推动太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迎世博进入“倒计时”,长三角各城市正与上海一起,激情服务世博,共享世博盛宴,太仓的“世博氛围”也日益浓厚。一份即将出台的《太仓市2010年对接世博行动计划》锁定了太仓在世博之年的三大任务:提升服务世博水平;分享世博举办成果;提升城市品位形象。
面对世博会带来的机遇,太仓借“临沪优势”,在吃、住、行等方面无缝链接上海世博会。目前,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在江苏省内首家落户太仓;金仓湖公园、郑和公园成功入选世博体验之旅;16家酒店成功列入世博会订房体系;世博会180万株“太仓月季”陆续入园;“江南丝竹”成功入选世博会“江苏周”文化节目。
“夜宿太仓、日观世博”。据有关部门预计,世博会期间,从太仓进入上海的江苏及外省市游客,不会少于100万人。长三角首个世博游客中心已在太仓启用;沪太城际快线正式开通,无缝对接上海轻轨11号线,放大了接轨世博的“同城效应”;与上海互联的“公交一卡通”将在今年4月15日试运行,到时候市民可以用一卡通乘坐上海的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甚至能在旅游景点、饭店等地使用。
太仓市委书记浦荣皋认为,世博会是中国的事情,是上海的事情,也是长三角城市共同参与的事情,服务好世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太仓不仅要做上海的“后花园”,还要做上海的“前厅”,要有“东道主”意识,争取成为世博会“第二主人翁”,全方面、深层次、宽领域地服务世博,接轨上海。
世博波黑馆将整体迁至如东 2010-10-20
18日下午,如东县人民政府与波黑特雷比涅区签订友好城市框架意向书,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如东县将在位于小洋口的沿海旅游开发区建立后世博主题公园,波黑馆将在世博会结束后整体搬到如东,成为该公园第一个进区的主题场馆。
目前,如东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做好迎娶“波黑馆”的各项准备工作。
上海世博会波黑馆区总代表佐兰·约万诺维奇在参观如东沿海开发现场后告诉说,他积极支持上海世博会结束之后把波黑馆搬到如东来。如东有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波黑也有很好的风力资源,也有像如东这样的风能发电设备,希望通过合作交流让双方有更多的了解,促进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