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8|回复: 0

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制造业是实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0 1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中国江苏网11月19日讯 (记者 罗鹏 郭蓓)今天上午,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举行首场集中采访,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金融办和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围绕“如何聚力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升级”进行了相关介绍和展望。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徐一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制造业是实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的领域。具体落实到制造业发展,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的领域,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让创新成为江苏制造业发展最鲜明的特征。
  徐一平表示,江苏制造业总量已经连续六年全国第一,达到3.34万亿。但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江苏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1.07%,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4%左右。我省必须彻底抛弃在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动力机制上实现新的扩张性增长的指望,根本转变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
  同时,必须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深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形成制造业新的发展动力系统。政府部门则要当好“店小二”,与企业家建立“亲”、“清”关系,通过战略、规划、政策的支持和引导,释放创新的活力,营造创新的环境。
  如何聚力创新?徐一平表示,至少要做到五点。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围绕《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15个战略必争和重点领域,强化高端产业布局,实施技术突破路径,形成高端引领发展格局。在机器人、智能装备、石墨烯、化学创新药等领域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高性能合金材料、元数据、热处理技术等领域实施300多项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打通研发、标准、产业化及应用的整个产业链条。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性和支柱性,以建设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创新中心、引导基金、高端平台“五个一”工作方法,一极多点、错位发展20个地标性特色优势产业和一批历史经典产业。打造高端要素“强磁场”,做亮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展会品牌,提升产业高端化水平。
  创新推动智能制造升级。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契机,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全过程的应用能级,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鼓励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乃至智能工厂,打造289个智能车间标杆,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提升。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企业互联网化提升两大计划,围绕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和关键环节互联网应用两个全覆盖,实施大规模企业技术改造,大幅提高江苏制造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使苏南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为全省先进制造发展创造样本示范。实施技术改造综合奖补政策,全面提升企业智能制造基础能力。
  创新推动业态模式培育。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分工体系重构机遇,加快颠覆性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规模优势提升为引领优势。重抓研发设计和制造业服务化两头,推进制造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在两化融合、跨界融合、军工融合过程中,催生出一大批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产业新业态。
  创新推动绿色制造提升。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低碳化、水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改造,强化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绿色协同发展。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实施节能领跑者计划、节能量交易试点、“区域能评+能效标准”试点,大力推动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再制造产业。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为目标,推动创建全省十个绿色园区、百家绿色工厂、500种绿色产品和一批绿色供应链。
  创新推动产业生态营造。全面落实“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和去产能、降成本等一批意见,集成政策效应,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产业生态,不断推动江苏成为企业综合成本的洼地和投资兴业的福地。树立全球战略思维,坚持内外需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培育更多国际化企业标杆和细分行业单打冠军。强化质量品牌意识,开展“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评选和消费品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以技术、用地、环保、能耗等标准倒逼,全面推进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船舶去产能,进一步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来源:中国江苏网   编辑:王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7 22:37 , Processed in 0.0990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