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微信会议、微信支付,你想过微信可以“打官司”吗?今年4月,无锡新吴法院省内率先推行“电子支付令”,10余名被诉支付物业费的业主通过微信与物业公司、法官联系沟通,以电子方式收取相关法律文书,三五天内足不出户就能了结官司。这一接地气的诉讼服务目前正在新吴法院全面推开。 今年4月,无锡某小区业主郑某,因拖欠2823元物业费及滞纳金被物业公司诉至新吴法院。在法院上门送达诉讼材料时,原以为要经常请假上法庭的郑某意外地发现法官要求其提供准确的电子地址,并当面与法官建立微信联系,同时得知后期还可以电子方式接收法律文书,而不必亲自到法院。很快,郑某便在家里接收到法官发出的“电子支付令”,并依据支付令规定内容,将所欠物业费款转账给了物业公司。更令郑某意外的是,第二天,法官通过微信告诉他案件已经结案,而这期间他一次也没有去过法院。 新吴法院立案庭速裁法官牛文冉介绍,司法实践中,许多纠纷标的小、争议不大、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仅仅是因为被告缺乏支付意愿或暂时没有支付能力而引发诉讼。新民诉法施行后,支付令是处理这类案件最为便捷的途径。法院根据债权人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支付现金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15日以内如债务人未提出异议,支付令即生效。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习惯使用电子邮箱、传真、微信、QQ等网络工具足不出户处理日常事务,电子支付令便是法院创新利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来办理案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诉讼服务中的独特优势,省去举证、调解、开庭、宣判等传统程序,大大减少群众诉累。 “电子支付令的全面推行将是一种双赢,它时代特色鲜明、即时性强、程序简单、案件处理周期短,诉讼当事人使用便捷,也为司法审判提效、增速、过滤、减压。”该院立案庭庭长刘一刚表示,近年来法院人案矛盾日益突出,法院一直在寻找有效压缩矛盾解决步骤的多元化解机制,不断推进案件繁简分流,用不断推陈出新的诉讼服务和手段,加快简易案件审理,把有限的司法资源让渡给疑难复杂案件,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浦清莲石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