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4|回复: 0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打造农业品牌,发展生态旅游,无锡东房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1 10: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在锡北地区,最有名的山峦是斗山,最有名的湖泊是崇村白荡。在这一山一湖之间,坐落着一个秀美宁静的村庄——东房桥村。东房桥村不大,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户籍人口2666人,土地面积2200亩,照理依山傍水小日子应该过得不错,可是村书记秦国强却直言不讳告诉记者:我们是一个经济薄弱村。
  “去年我们村级可支配收入221万元,但近年来,我们在村里建设上足足投了近3000万元,每年农民口粮款、环卫管理费用、计划生育和老年协会费用、联防队伍工资加起来要300多万元,常规支出就有近百万元的缺口。”秦国强说,由于历史原因和非规划区因素,眼下村级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经济基础相对较差,“薄弱村”的帽子始终没有摘掉。
  今年,东房桥村铆足了劲,要甩掉这顶“穷帽子”。
  盘活资源,让“造血功能”强起来
  非规划区里限制发展工业,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东房桥村宝贵的生态环境。
  东房桥村旁边的斗山,过去曾经因开山采石环境遭到破坏,但如今空气清新、林泉幽胜,在山上经常可以见到山鸡、野兔、刺猬等动物,山下则出产著名的“太湖翠竹”茶叶,村民辛大爷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还有人在山里发现了一株3斤多重的野生大灵芝——“七八年前,水塘里的青蛙已经不多见了,但现在一到五六月份就可以听见蛙鸣。”在辛大爷看来,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吃完饭去散散步,和老伙伴们一起打打门球,生活还能怎样更惬意?
  但作为全村老百姓的“管家”,村干部心里却“门儿清”:基础设施建设要花的可都是真金白银。村委主任黄李明搬出了一本账目:河道综合整治花了70万元,造卫生服务室投入了150万元,一个文体广场和村民娱乐健身设施花了90万元,前段时间造农家书屋、门球场、篮球场等又花了150万元……“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需求怎么能不满足呢?他们看到周边村的情况,也会去比较的呀。”黄李明的话说得实实在在。
  东房桥村东面紧靠文八公路,这是一条从江阴文林通往锡山的大路。为此,村里就近搞起了“道口经济”,造起了一排沿街店铺,这样一来,每年的租金收入大约有70万元。但这点钱,还远远不够。
  村辖企业八士染色厂面临关闭,村里又赶紧抓住机遇,今年准备回购这家企业的旧厂房,翻新改造成标准厂房进行出租。“保证今年6月份招租入户,6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估计一年能给村里增加60万元的收入!”秦国强说。
  夏利达漂染有限公司是村里的纳税大户、龙头企业,近年来却因为环保不达标发展屡屡受挫。去年一开春,村委就下定决心要帮夏利达完成“煤改气”工程,一条蒸汽管道长约4公里,要穿过邻村,村委花了大半年时间协调,终于在去年9月份让蒸汽接进了工厂。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工厂上方的烟囱已不再冒烟,改由接入的输气管道为车间供应水蒸气。“这些统一供应的水蒸气可以随时调节温度与压力,对服装面料质量的稳定性也大有裨益。”公司老总说,如今,这种集中供热方式每年可为公司节省130多万元的能耗费用。
  立足优势,打出“斗山下的万亩良田”品牌
  东房桥村还有1000多亩无锡市属蔬菜基地,由100多户农户分散承包,以前蔬菜的质量难以把控,销路也一直打不开,明明是优质的良田,却拖着村级经济的后腿,怎么办?
  当地有一位年轻企业家提出,是否能把分散种植的农户统一起来,创建一家统一种植、统一管理、集中检测、集中配送的农业服务企业?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东房桥村和上级农业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也得到了当地种植户和村民的赞同和配合,一家万亩良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顺势而生。
  聘专家、学技术、筹资金、建厂房、购设备,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拥有自营蔬菜生产基地和合作共营蔬菜基地逾2500亩,在蔬菜种植上以施用有机肥料为主,每个地段建有一只有机肥料库,在源头上把控蔬菜安全。
  “说到斗山下种的蔬菜,我们的客户都说吃得放心!”公司董事长过海斌说,要真正让家乡的菜农富起来,就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种植方式,走科技兴农之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去年万亩良田自主研发了人工光源育苗装置和多层蔬菜种植装置等好几个专利,眼下已经有不少菜农采用了,东房桥村良田里出产的蔬菜质量将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康安全。
  而对于菜农来说,过去几乎每天都要用电瓶三轮车把自己种植的蔬菜运送到十几公里外的批发市场售卖,如今只要运送到村里的“农产品配送中心”,省时省力不说,配送中心里还有设备齐全的检测中心,可以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进行全面检测,“卖的就是比别人有底气!”
  观山望水,未来准备写一篇生态休闲好文章
  东房桥村旁边的斗山,近年来名气越来越大。当地一个民间摄影师捕捉的“斗山矮脚雾”美景,甚至引得央视的记者前来报道。现在,周末到斗山来自驾游的市民也越来越多。
  “一座山出名了,一片水却还藏在深闺里,没多少人知道。”村书记秦国强带着记者来到了碧波荡漾的崇村白荡湖边。1000余亩水面上,鸥鹭翻飞、芦苇青青,一片原生态湿地的绝佳风景。秦国强指着湖上一座正在修复的古桥说,那座桥叫承先桥,已有300多年历史,小时候坐船过桥,一仰头就能看到桥壁上刻着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图案。从承先桥望向远处的斗山,俨然是一个小小的山谷平原,东房桥村就横卧在这个秀丽的乡间平原上。
  秦国强说,要真正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就要立足长远。一个更长远的问题已经提上了村委的议事日程:怎样利用东房桥村的自然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带来真正的“金山银山”?
  “下一步,村里就是要抢抓斗山生态发展机遇,将辛巷大道以北1000多亩农田进行规划整合,打造一个精品生态旅游休闲农业项目。”秦国强说,翠绿的蔬菜、绛紫的葡萄、赤褐的灵芝……在东房桥村农业的“五彩版图”上,他们要写一篇由农业延伸出去的好文章。
  虽然这是蓝图,不过眼下秦国强对“脱贫”还是有底气的。“这些年,我们的步子一直没落下,农民人均收入每年都能提升8%左右,村级收入更是从十年前的50多万元爬到了去年的200多万元。”加上今年出租厂房的60万元,秦国强说,对照“村级收入250万元”的薄弱村标准,东房桥村今年的帽子可以说是“摘定”了。
  (记者 刘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7 15:49 , Processed in 0.0533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