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信仰 ——谈谈我的偶像 丹阳市南门幼儿园 仇云霞 暑假中的某一天,朋友的孩子说起了一部日本的电视剧,名字是《爸爸是偶像》,这部剧的名字让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位个儿不高、目光深邃的人物形象,他并不出名,他并不是最帅的,但他永远是我心中无可取代的人,他就是我的父亲——我的偶像! 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我,找不出什么华丽的词来赞美我的父亲。我没有冰心女士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妙笔;更没有朱自清先生“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美的境界。正如父亲自己说的:他是一个普通人,做着人人都做的平凡的事。他不仅仅是我的父亲,他还是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榜样,更是我的偶像! 我的父亲很早就入了党组织,党员的概念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正是父亲在工作中的点点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记得1988年,父亲被推选为村里的村干部,一当就是十年。从当村干部开始,父亲更忙了,不光是要完成乡里安排的任务,谁家闹点小矛盾、谁家出了急事、谁家日子过不下去了都要来找他,他也从未推辞,总是不论白天黑夜第一时间赶去帮忙解决。村里的情况他总是了如指掌,谁家需要帮助、谁家该评低保、谁家房子需要维修他总是记挂在心上,一有政策及时安排解决。记得一次放学回到家,一个衣着破旧的老人拄着拐棍来到了家里,爸爸像平常一样,请她坐下,赶紧给她倒上了一杯热水。老人哆哆嗦嗦的从口袋掏出了一沓钱塞到爸爸手里,嘴里依稀说着些感谢的话,爸爸赶紧把钱塞回了她的口袋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不必这样”,然后招呼她吃完饭,并亲自把她送回了家。后来听妈妈说,老人儿子常年外出,老伴去世早,她一个人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无人照顾,爸爸了解情况后为她争取了低保金,还请人为她修缮了危房。记忆中,爸爸为有困难的老乡们办好事并拒绝别人“送礼”的事还有很多很多,那时候只觉得爸爸傻,妈妈也总抱怨爸爸做“老好人”老吃亏。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这就是一名党员该有的为民服务,清正廉洁。 1998年,我从师范毕业,妈妈让爸爸去找朋友,把我分配在中心校,可是父亲却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付诸行动,最终,我的同学因为爷爷曾经当过村小校长被人情地分在中心校,而我则因为父亲的“不作为”被分配到一所村小。当时的我,老实说对父亲十分的感冒,明明只是打声招呼的小事,就怎么不肯为自己的女儿出力呢?连续多个星期的冷战后,在阳光艳丽的一天上午,我被父亲叫进了他的书房。他语重心长的说了好多好多,但我只记住了一句话:手莫长,心莫宽,尽心尽职做好人!这一句话,影响我至今。 记忆中,每到快过年的时候父亲都会领回一个“优秀党员”的奖状和一些奖品,十几年里,奖品由写着“奖给优秀党员”六个红字的电水壶、杯子,变为四件套、床单等,奖品在变,不变的是爸爸对党员精神的坚守。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父亲的诸多平凡一直影响着我。父亲是我的偶像,他不是歌星、影星、球星之类的偶像,他——是我人生的偶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