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儿 于 2017-11-12 12:47 编辑
班级里有几位同学,成绩和习惯都比较差,怎么办呢?读了《走近陶行知》一书,陶行知深入质朴的教育思想,生动的教育故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四颗糖果”般,出其不意的奖励感化,轻而易举的攻破了学生的心理,圆满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决定效仿:
信任培养责任心
我对全班同学说:“我们需要选出四位小组长,不管成绩好坏,只要有责任心就行,谁愿意?”陆陆续续有同学举手,“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个机会让那些从没做过的同学来做呢?”这时,学生的眼神开始投向那些长期被忽视的角落,“你们愿意做组长吗?”他们站起来,惊讶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敢作声,“你们愿意帮老师和同学收本子吗?”我的语气更加恳切,它们的眼神渐渐散发出惊喜的光芒,“我愿意!”“愿意!”热烈的掌声响了起来,信任和期待像一束光打开了师生沟通的心门,照亮了自卑灵魂的一隅。
赞美树立自信心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我认真准备每一节家常课,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分层教学,课余时间也特别关注一些落后学生,及时解答他们的各种问题,孩子有了进步,我及时的表扬他们,让他们和大家说说是怎样想的,让同学们一起分享成就感,微笑和赏识,增强了学生对自我的肯定,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好处。
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只要学生态度认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好学生。陶老也教育我们,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面对一次次的挫折,我鼓励他们克服缺点,不要放弃努力,老师对你们有信心,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笑容又回到了孩子的脸上。 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对待这样性情自卑、成绩落后的孩子,我们需要静静的等待,平心静气,换位思考,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几个月来,他们组长的工作一直做得尽心尽责,人对了,学习也就进步了,老师的奖励和同学的称赞更坚定了他们努力的决心。这些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小段积极的经历,他们的未来将充满希望。 (折小 钱金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