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产品,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天赋和文化积淀,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在文创产品上打上镇江元素,做大镇江文创产业?近日,在镇江市政协举办的双月委员座谈会上,政协委员及市相关部门为镇江地域题材文创产品开发利用出谋划策。 镇江市文创产品开发 还处于起步阶段 近年来,镇江市文化产业始终保持增长。2016年镇江市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4%;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07.6亿元,占GDP比重为5.42%,连续七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位次。在全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增加值占比15.92%,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占比为6.4%;工艺美术品的生产占比5.43%。 据镇江市文广新局局长周文娟介绍,目前镇江市共有文化企业7485家,其中从事创意设计、文化艺术服务和休闲娱乐等核心产业的企业总数达3000家,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在不断增大,2013年镇江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先后开发出“京江二十四景”骨瓷杯、银鎏金“论语玉烛”酒筹筒等近百种文创产品;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文化创意馆“小兵驿站”已开始试运营;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市图书馆也纷纷利用馆藏文化资源推出《白蛇传》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现代古籍线装本文化礼品等,丰富了我市文创旅游产品市场。 “我市文创产品开发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的文创产业特别是创新创意上落后于全省其他地区。”周文娟坦言,她认为造成这样的原因,最主要的问题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创意创新能力不强、文创企业存在融资困难、专业人才匮乏。周文娟说,就文创产品种类来说,已开发的衍生产品大部分制作明信片、徽章、部分图书,或者是仅仅把书画作品或文物的图案直接印制在丝巾、T恤、文具等物品上,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失去了文创产品的内核力。 西津渡商家 很少出售本地文创产品 “针对我市文创产品创意水平不高、策划研发力量‘小而散’的问题,有必要整合资源和力量,建立专业的研究组织。”镇江市政协委员、镇江市文联主席包建国说,台湾的文化创意水平在世界领先,镇江市可以借鉴台北市政府在松山文创园组建的台湾创意设计中心的做法,协调建立镇江文化创意设计研究中心。针对镇江市文创产品开发资源分散的问题,必须推进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建设文创产业园。包建国建议,综合考察镇江元件五厂、邮电印刷厂、西津渡二期、京畿岭街区、老市政府等存量资源的运营现状,他认为在京畿岭街区建设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其可行性、操作性比较具备。 镇江市政协委员、市金山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新伟说,他走访了近年来外来游客人气较高的西津古渡街区,发现出售本地文创产品的商家寥寥无几。他建议,本地文创产品生产企业要改善创新设计能力,提升制作水平,多出精致产品,少做同质、同型等产品。同时,文创企业本身要改变经营理念,放下架子,与本地商家合作,提高销售业绩。 “文创产品可以是装饰品、日用品,也可以是食品、影视作品等,还可以是一丝感动、一份怀念、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因此,文创产品所产生的附加值,要远远高于其产品本身的售卖价格。”镇江市政协常委、市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金山杂志》主编严有榕认为,文创产品的开发,不仅要做好地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对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创造性利用、创新性开发,更要加大对文创产品设计与研发的资金投入,这样镇江的文创产业方能走出困境。 周文娟表示,接下来,镇江市文广新局将要加大文创产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积极协调推进各部门搭建服务平台,为文创产品开发提供支持;探索文创产品的开发模式,与专业的社会组织合作,加强对品牌的保护。(孙晨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