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北农业大县灌云,因为生态倒逼而发展全域旅游,短短一两年颜值大增。解放思想重新认识自己,灌云人由衷感叹:“绿水青山里的金山银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
朋友圈里家乡变美了
10月22日,分管灌云伊甸园景区宣传营销的灌云县伊山镇党委副书记梁雨告诉记者:“国庆长假景区爆满,工作人员节日加班必须提前赶到,否则就找不到车位停车。更让人惊喜的是,国庆以后的两个双休日,游客比国庆长假还要多,主要原因是国庆期间游客发朋友圈和抖音带来的宣传放大效应。我们估计, 2020年高铁开通后,离高铁站只有5分钟车程的景区会更加红火。”
“‘中国爱情海,东方欢乐园’果然名不虚传,今年我们班同学高中毕业二十周年聚会,大家在微信群里一致商定国庆回老家,相聚伊甸园。”聚会召集人告诉记者,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同学假期回来,在微信朋友圈里晒美景感慨,家乡变美了!
伊甸园里有一种叫做“粉黛乱子草”的景观植物,因火遍朋友圈而被称为“网红草”。节日期间,央视“我爱你中国”摄制组来到灌云,以“中国颜色”为题,航拍伊甸园的粉黛乱子草、马鞭草、薰衣草等紫色花卉,并再次聚焦灌云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国庆假日,灌云游客接待量14.26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118.46万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80.2%和116.2%。其中,潮河湾景区游客接待量2.33万人次,同比增长115%;伊甸园景区游客接待量4.42万人次,同比增长268%;伊芦山景区游客接待量2.9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对于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来说,第一次涌来这么多的客流,全面拉动住宿、餐饮、交通、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
重新认识生态“含金量”
灌云近年来饱受化工园区污染之痛。县委书记左军说:“结合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们对灌云传统发展之路进行深刻反思。灌云化工集中区开发15年来累计纳税也就几十个亿,而近两年环保治理却花了几十亿,彻底治理到位更是需要近百亿元。换一个眼光和思路,对灌云的禀赋条件作充分把握就会发现,我们许多资源在全市、苏北、全省乃至全国的县域都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解放思想,灌云全县上下认识到:绿色发展是灌云崛起振兴的必由之路,灌云应该也完全可以走好这条新路。灌云确立绿色发展总体思路,即争创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县,构建崇尚自然的生态功能体系、富民强县的生态产业体系和宜居宜业的生态城镇体系,实施环保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绿色循环园区创建、生态修复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行动。
创建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县,灌云把乡村旅游作为绿色发展的标志产业。围绕“伊山伊水伊甸园,真情真意真灌云”主题,按照“一年破题,两年成形,三年出彩,五年成名”的行动计划,全领域规划,全县域推进旅游业发展,取得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先后被授予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2018年中国十佳“一带一路”旅游特色城市等称号。同时,做好“旅游+文化+农业+工业+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深度文章,今年起每个乡镇选择一两个村打造田园乡村,唱好田园牧歌,向争创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迈进。
目睹思想解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灌云县县长朱兴波说:“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价值,就是最大、最现实的金山银山。”
小豆丹“长”成大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灌云颜值,也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在潮河湾,一排农舍在试水民宿;依托伊甸园,川星村农民从以前单一卖梨,延伸制作秋梨膏、办起“农家乐”,两年来收入接近翻一番,村集体收入达30万元,贫困户当年脱贫,川星晋级省特色田园示范村,附近村农民收入增长高出全县30%左右。
灌云独特的美食豆丹,也在旅游大潮中身价倍增。这个过去贫苦农民的替代食品,已经成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一种美食文化。近日,灌云县侍庄街道办事处面向社会征集图文音视资料,筹建国内首家豆丹文化展厅。“灌云豆丹是一种‘饮食文化’‘眼球文化’,极易引起人们品尝体验、文化创意和创业挑战的冲动,我们兴建这个展厅,正是契合这样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需求。”侍庄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朱礼家说。
以豆丹菜肴为特色的灌云饮食,还成为灌云生态旅游、全域旅游的一张叫得响的“名片”。央视数次专题报道,让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小吃变成享誉全国的美食品牌。据灌云县餐饮协会负责人介绍,很多食客来灌云一尝为快,除了想比对豆丹是否可媲美“江刀”“河豚”,还因为豆丹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
眼下,正值秋收农忙,灌云很多农户的黄豆亩产不过30斤,大约只是正常单产的十分之一,但农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大豆产量低,说明结荚少、‘虫害’严重,就意味着豆丹养殖大丰收。”连云港闲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朱亚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公司洽谈养殖合作的农民越来越多,灌云作为全国最大的豆丹交易集散地,已形成豆丹养殖、销售、加工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带动数万人就业,年销售额近10亿元。
交汇点记者 程长春
通讯员 夏兴俭 吴淑杰 王 成
马上就评
风物长宜放眼量
绿水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不一定买得回绿水青山。灌云痛定思痛、转型生态倒逼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发展全面转型,才会有“颜值”“钱景”的双提升。
风物长宜放眼量,绿色发展事关未来的永续发展。在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时,必须打破“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畏难情绪、惯性思维,系统把握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算长远账、算整体账,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干,将产业结构真正转变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模式上来,守护好一方山水,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周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