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徐州开展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视察。两天内,总书记行程紧凑,内容丰富。 总书记在考察中关注的焦点、询问的重点和阐述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等话语,时时彰显出一种深厚的人民情怀。 铭记关怀,不负重托。今年以来,徐州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大美彭城,流光溢彩;农民群众,精神抖擞;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身边好人,弘扬新风…… 看得到的文明成果呈现眼前,说不完的文明故事在全市流传。 聚焦振兴目标 激扬乡村新活力 “咚咚,锵咚锵……”走进贾汪区马庄村村委会大院,马庄农民乐团奏起振奋人心的鼓乐,震天的锣鼓击打出了农民的精气神,展现出了农村的新风貌。原来,马庄农民乐团正在进行排练,准备筹备一场年度“大戏”。 “我们即将在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开展全国巡演,同时也给我们乐团30周年庆生。”马庄农民乐团团长孟辉兴奋地告诉记者,大家自编自排了系列文艺节目,想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40周年辉煌成就和马庄文化建设经验。 “当时在文化礼堂,我们正在排练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快板节目,总书记称赞我们编得好、演得好,并鼓励大家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多作贡献。”回忆起一年前,习总书记观看农民乐团排练时的情景,乐团成员们仍记忆犹新。 当时,习总书记还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把习总书记的话牢记心中。今年,马庄村打造了贾汪区首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百姓名嘴”讲述新时代故事,弘扬新时代精神,让理论宣传活动更接地气、凝聚人心,同时开办了乡村道德讲堂,完善“乡贤工作室”“大老执”等工作机制,积极培育文明新乡风。 “村里现在排练的《新时代序曲》《香包情》等节目,不仅演得精彩,还弘扬了主旋律。”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告诉记者,今年,贾汪区委还授予马庄农民乐团“新时代新思想宣传队”旗帜,大家走进社区、街道、学校、企业、军营,进行了400余场宣讲。 在马庄的示范引领下,目前贾汪各地组建了7支“新时代新思想宣传队”分团,由马庄农民乐团培训指导编创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正以积极健康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马庄人骄傲地说,他们有“三宝”:乐团、香包、婆媳好。在文艺宣传之外,村里还多年坚持评选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家庭。今年,村里又举办星级文明家庭挂牌亮户活动,开展勤俭节约好家庭、尊师重教好家庭等特色评选,常态化开办乡村道德讲堂,培育文明新风,形成了讲道德、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美丽乡村,既要美在景,更要美在心。 只有牢牢坚守新发展理念,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焕发新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徐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如一的信念和坚守。 按照总书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意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等指示要求,今年以来,徐州市深入总结提炼马庄经验,多次在马庄村召开现场会,对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进行部署,同时加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开展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使文明之风劲吹,让农村变得更美。 传承红色基因 共享幸福新生活 70年前的冬天,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大地硝烟弥漫。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以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精神,赢得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书写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习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人民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传承好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年以来,淮塔管理局始终把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淮塔重要指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抓好落实,努力回答好总书记“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的殷切嘱托,深入开展抢救性采访,累计采访淮海战役亲历者634人,实现赴台国民党老兵采访零的突破,为开展历史研究和社会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 “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工作,最终要落到以教育现代人为目的,充分利用收集来的各种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红色革命精神继续传扬下去。”淮塔管理局局长蒋越锋说。 对此,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陵园坚持把红色场馆建设管理好、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发扬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历史遗址遗迹保护更加有力,城市红色文化名片更加闪亮。 红色基因的传承、红色文化的弘扬,也不断滋养着徐州人民共筑文明之城。 漫步徐州街头,斑马线洁白醒目,游人如织、车来车往,尽管有的地方没有信号灯,但每每有路人过斑马线,来往车辆会自觉减速停下,挥手示意行人先过,而行人也都加快步伐,穿过马路,一切秩序井然。 “礼让斑马线”成为了徐州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徐州全市上下创文明城、做文明人、享文明果的成效之一。不仅如此,徐州将每个月的11日确定为“文明排队推动日”,在全社会掀起“我排队 我文明 我快乐”的文明排队活动,意在通过排队推动日逐步强化市民规则意识,提升文明素养。 “如果我们在排队时都能互相谦让,遵守秩序,那么我们的城市将更加文明、更加美丽。”市民刘女士表示,一件小事既体现一个人的素养,更彰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高低,大家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文明创建贡献力量。 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丰富自己,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徐州儿女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文明创建的洪流之中,用实际行动成为了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礼仪的倡导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交通的维护者、文明创建的参与者,为徐州城市文明汇聚了无穷力量。 提升道德内涵 培育文明新风尚 文明之花的不断绽放,必有道德沃土的滋养培育。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徐州市围绕建设道德风尚高地总目标,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凝聚道德力量,以培树典型为重点,以搭建载体为抓手,以健全机制为保障,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 10月31日上午,10月“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连云港市举行。来自徐州的刘明、让红玲夫妇当选10月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抚养流浪男孩9年,并帮助他找到亲人,这对平凡夫妻的大爱之举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道德建设群星闪耀,凡人善举新风扑面。 近年来,徐州围绕中央文明办开展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创新身边好人培树机制、宣传机制和激励帮扶机制,积极打造好人文化品牌,树立道德新标杆,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等模范人物,先进典型事迹走进千家万户。 目前,全市共有3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4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4人获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称号,108人(组)当选“中国好人”,156人(组)当选“江苏好人”;全市还累计评选出各级各类好人约2.4万人。 美德善行,就像一场文明的洗礼,感染和熏陶着每一名市民,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加入到了志愿服务行列,百万志愿者活跃在徐州的大街小巷,不仅为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而且影响、改变着许多人,使之变得热情、阳光、积极、乐于助人。 在徐州,文明的积淀,取决于每一位市民,还包括每一个青少年。 近年来,徐州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开展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共文化场所、进校外实践基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活动,拓展我市在未成年人群体中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时间和空间,引导未成年人从小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 在文明之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把良好的礼仪风貌带出校园、带进家庭、带向社会,他们所感染和带动的,不光是数百万个家庭当下的幸福底色,更是未来徐州文明的鲜活模样。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过去一年,徐州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凝聚道德力量,不断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 面向未来,1000万彭城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不断增强好人文化建设在城乡的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提升精神风貌和思想素质,努力把好人精神熔铸到城市血脉之中,使好人文化成为文明徐州的靓丽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