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40|回复: 0

书记市长这一周|“逆风局”如何突破?且看江苏各市主官各显神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6 17: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最近,日渐升高的气温仿佛告诉我们,春日已至,这股子热情与活力,任谁也无法阻挡。

本周,我省多地对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逆风”局下,昂首求突破、谋发展,各地纷纷出招。

南京:“逆势增长”也要“补短维稳”

4月21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工业生产和规上企业经营情况汇报,专题调度工业经济运行有关工作。

在张敬华看来,实体经济是经济的立身之本,既是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提升城市能级的坚实支撑,也是克服疫情冲击影响、赢得长远发展优势的重要基石。南京作为实有人口超千万、GDP近1.5万亿元的特大城市,必须始终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梳理有关报道发现,近年来南京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更是顶压前行。

从《南京日报》报道看,1月-3月,南京一批重点工业企业抓生产组织、抓新品研发、抓市场开拓,实现“逆势增长”。一季度,南京工业累计用电量达到去年同期的94.2%,恢复程度位列全省第一。二月起,南京石化(如金陵石化、扬子石化)、电子、冶金(如南钢)、数据中心等连续性生产企业,复工电量占比已接近或达100%,一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扛起复工复产主力军重担,为南京工业经济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季度工业虽顶压前行效果已显,但张敬华表示,要看到南京工业发展仍存在突出短板,特别是规上工业企业与省会城市的地位不匹配,工业生产在疫情影响下困难还比较大,必须精准施策、妥善应对、全力化解,以工业经济的进确保经济基本盘的稳。为此,他提出要做到七个“狠抓”:

狠抓工业招商。紧扣南京主导产业和地标产业,结合“四新”行动加大工业项目的定向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

狠抓工业投资。推动各类签约项目加快投资建设、开工达产,尽快形成实物量和价值量。

狠抓市场开拓。在困难条件下要更好体现制度优势、发挥政府作用,及时掌握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助企业解决原料供给、产品销售、进口替代等紧迫问题。

狠抓产业链条。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加大固链补链强链力度,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狠抓规上企业。强化政策引导,深化梯度培育,加大考核激励,跟踪服务支持,推动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

狠抓平台载体。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扛起主阵地责任,各板块要立足自身特点发展工业壮大工业,主城区要因地制宜谋划发展都市工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

狠抓生产调度。各板块各部门要建立按月调度、量化指标、常态对接机制,挂图作战、贴身服务,推动工业企业稳定经营做大做强。

苏州:立信心 拉节奏 拿利器

4月25日,苏州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会上表示,苏州要超常作为、拼搏奋进,把握二季度目标任务,瞄准“双过半”,全力保进度,奠定“全年胜”。苏州市市长李亚平出席并作具体部署。

据《苏州日报》报道,一季度,苏州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2.3亿美元、增长163.3%,创历史新高;工业投资增长13.3%,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3.1%;5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科创板2家,实现新突破;苏州全市市场主体数量增长超过20%,财政收入总量、税比继续稳居全省第一。

如何做好苏州二季度经济工作?蓝绍敏用三句话“点睛”——

要把迎难而进的信心牢牢立起来。从分析全国发展大势中增强信心;要从分析政策红利释放中增强信心;要从分析我市经济运行亮点中增强信心。苏州坚实的产业基础、完备的配套水平,国内首屈一指的产业垂直整合能力,是市场始终信赖苏州、看好苏州,资本持续投资苏州、加码苏州的最大底气。

要把逆势上扬的节奏快快拉上来。精准发力“六保”,加快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努力把发展的速度拉起来,在二季度走出一个昂扬向上的好态势。以抢订单、保订单来稳复工、稳工业。加大政策集成力度,坚决守住外贸基本盘。办好“全球产业链合作云大会”,合力填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缺口;以强招商、强服务来稳投资、稳增量。持续优化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确保完成实际利用外资年度力争70亿美元的目标,有序推进一批新基建项目。坚持项目为王,紧咬90%重点项目6月底开工目标,以项目来稳投资、稳增量;通过服务中小企业来稳就业、稳民生。大力发展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支持一批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壮大;进一步织密民生保障网,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扩大消费、活跃市场提供强劲推动力。

要把决战决胜的利器统统拿出来。用非常举措对冲非常风险,加快推进打造生物医药“一号产业”,推出“姑苏八点半”品牌,为服务业“打气加油”,持续促进潜力释放,全力抢抓消费回补;用非常改革谋求非常突破,将营商环境3.0版落到实处,高起点运作苏相合作区。开展“战时”调度,建立健全形势分析、风险研判、政策评估等制度,为改革发展精准调度、前瞻谋划;用非常担当激发非常作为,大张旗鼓地为基层松绑减负,旗帜鲜明地一级带着一级闯、一级护着一级干,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无锡:推进“三大经济”,走出“逆周期”发展曲线

4月23日,无锡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暨“三大经济”推进会,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市长杜小刚联袂出席。

“指标在克难中回升、企业在克难中复工、结构在克难中优化、项目在克难中突破、民生在克难中保障。”黄钦分析当前无锡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无锡经济运行情况总体好于周边、好于全省、好于预期,但也要看到,疫情对企业经营、市场信心、项目推进、财税增收、风险防范造成了不小影响,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六稳”力度,提高“六保”成效,增强防控“精准度”、发展“活跃度”。

走出一条“逆周期”的发展曲线,奋力夺取“双胜利”。无锡市市长杜小刚表示,铆足“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干劲拼劲,无锡把“六保”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来抓,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着力保居民就业和基本民生,以“保”促“稳”、稳住经济“基本盘”,以“稳”求“进”、牢牢把握主动权。同时,拧紧重点工作责任链,点燃招商引资新引擎,做活城市经营大文章。各部门将加强工作研发和政策创新,各板块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谋划和推动发展上来,强化促发展、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始终坚持“板块围绕发展转、部门围绕板块转”的工作方法,以各自工作的“小成”推动全市工作的“大胜”。

如何破解当前增长动力、转型升级、城市能级和资源制约之困?黄钦在会上表示要充分发展“三大经济”,围绕精准发力的要求,他还为无锡抓好“三大经济”划出工作重点——抢抓“新项目”、引育“新企业”、推进“新基建”、打造“新引擎”、建好“新载体”。

南通:立足常态抓防控 加快形成新亮点

4月23日,南通市市长王晖主持召开南通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研究今年以来南通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据《南通日报》报道,3月,南通全市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走势回升、降幅收窄、位次领先,呈现经济运行恢复有力、发展质量提升有力、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的特点。一季度,南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本外币贷款余额增幅分别比1月-2月回升4.3个、1.8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值、出口总值降幅分别比1月-2月收窄7.0、5.4、6.2、9.0个百分点。在全省13个设区市中,南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列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列第二。

就做好下一阶段工作,王晖表示要立足常态抓防控,一着不让保安全,狠抓项目不松懈,以项目建设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围绕风电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把培育龙头企业与推进产业链招商有机结合,加快形成新的产业亮点和经济增长点。要切实稳住内外需,积极帮助外贸企业解决难题,高度关注民营企业发展,精准纾困解难。要更大力度惠民生,促进重点人群稳定就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要加大组织强保障。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狠抓重点区域、行业、企业的跟踪调度,及时掌握发展动态、协调解决苗头性问题。用足用好各项政策,让企业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

连云港:政企同心 稳住经济基本盘

4月23日下午,连云港市委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连云港市委书记项雪龙主持会议并讲话,连云港市市长方伟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项雪龙表示,连云港经受住了疫情冲击,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完成年度目标压力加大。要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强化优质要素保障,提升为企服务能力,推动重点企业多生产、多销售、多贡献,帮助困难企业解难题、破瓶颈、增信心;要坚定不移抓好项目投资,咬住1600亿元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推动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建、民生项目推进力度,积极挖掘和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要狠抓创新型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数字经济、网络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要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支撑。

带头深入企业一线,更多了解企业需求。在会议召开的当天上午,项雪龙在海州区调研中小企业一季度生产经营情况。“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捕捉到一个细节——在如年实业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张昊向项雪龙汇报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后坦言希望加一下项雪龙的微信,以便及时汇报企业情况。项雪龙当场爽快答应了这位新生代企业家,与他加为微信好友。

“为企业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就是我们的责任。”项雪龙表示,要政企同心,形成合力,共克时艰,以企业稳健发展全力保住经济基本盘。

扬州:重大项目开工按下“快进键”

4月22日,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主持召开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视频点调会商会议,听取各县(市、区)、功能区近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前一天,扬州市市长张宝娟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分析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列省列市重大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共性考核指标完成等情况。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夏心旻表示,扬州当前要做好“保运行稳增长”“保项目抓招商”“保企业渡难关”等工作,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基本盘。

在全力做好“六稳”和“六保”工作的同时,市政府常务会上,扬州明确将围绕“4·18”签约、开工项目和排定的重大项目,加大跟踪督查考核力度,抓落地、抓开工、抓竣工、抓投产。要围绕产业链图谱抓好招商引资,发挥“招商大使”作用,提高招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要把强化企业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发挥重大办、优化办的牵头作用,突出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共克时艰。

咬定全年目标不动摇,按下重大项目开工“快进键”。扬州将加大服务推进力度,落实定期会商机制,逐一明确时间表、责任人,推动快落地、早开工、见成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入挖掘项目源,不断充实项目梯队,以项目带动投资、以项目支撑发展。

泰州:加大引进推进力度,加快投产达产速度

4月24日,泰州市委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泰州市委书记史立军主持会议,泰州市市长朱立凡参会。

据《泰州日报》报道,当前泰州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势头不断向好。会上,史立军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形成的冲击、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催生的机遇也前所未有。要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继续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要正视问题、透视成因,找准症结,对症施策,努力缩小差距;要抢抓契机、化危为机,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加大谋划争取力度,努力把各种机遇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实体上,培育发展动能,增进民生福祉。

努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会议明确,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在加固薄弱环节、补上短板漏洞上狠下功夫,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扎牢管控闭环,加大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管理力度,科学统筹各方面工作力量,确保“可知可控、精准防控”“有输入、无传染”;要坚持稳中求进,抓“六保”、促“六稳”,认真落实好产业强市各项部署,加快构建民生领域的现代治理体系,着力兜牢民生底线;要坚持存量提效、增量提质“两手齐抓”,以稳企业为重点促进增产增效、释放存量效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推动经济行稳致远;要持之以恒抓好开发园区“三比一提升”行动,加大引进推进力度,加快投产达产速度,形成“策划一批、招商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滚动推进机制。

宿迁:项目为王 千方百计稳投资

项目是增量之源、发展之本。“瞭望君”注意到,今年是宿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宿迁各地还是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争分夺秒推动一个个项目落地落实。4月21日,宿迁召开一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午宿迁市委书记张爱军、市长王昊带队督查了部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下午召开会议。

据《宿迁日报》报道,宿迁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加快恢复、复苏向好的势头,多数指标好于苏北平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总额、工业用电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24.9%,96.8%的中心城市重点工程达到或超过计划进度,全市新审批、核准、备案项目总投资增长27.9%,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协议投资额增长124.03%。全市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增长63.64%。

“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下午的会议上,张爱军表示,宿迁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毫不松懈防疫情。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可知可控、精准防控,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

一着不让促达产。不遗余力地帮助拓市场,不遗余力地帮助保供应,不遗余力地强政策扶持。

千方百计稳投资。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提质年”活动,让项目招引氛围浓起来,让项目推进节奏提起来,让项目储备数量多起来。

坚定不移强产业。工业方面,大力实施千百亿级产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521”工程收官战,注重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在服务业方面,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推动消费“活”起来、“火” 起来;在农业方面,全力稳住农业生产,落细落实各项稳产保供政策,组织好农业特色招商活动。

不失时机推改革。聚焦问题导向、要素保障、服务优化推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春日里,不少人选择迎着春日暖阳,出门踏青,感受春的气息。

近期,我省各市不少主官带队“走出去”,带出去的是暖阳一般温暖的情谊与政策,带回来的更是春雨般“贵如油”的满满“养分”。

4月20日至21日,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率队赴深圳拜访重要客商,洽谈项目合作,推动精准招商。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从2月份的“线上招商”,到如今的“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推进产业发展、加快招商引资,徐州动作频频。

据“徐州发布”微信公众号报道,降低疫情负面影响,掀起徐州全市招商引资新热潮,是周铁根此次深圳之行的重要原因。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经贸领域合作,主动抢抓大湾区重大发展机遇,拜访企业、洽谈合作,持续扩大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成果,推动“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抢在先、走在前,徐州在“战疫情、保发展”的路线上阔步前行。

招什么?徐州目标明确。据了解,聚焦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新基建”产业,推动一批项目落地徐州是此次招商活动的重点。加快项目推进、集聚创新要素则是此次精准招商的重要内容。

在深圳的两天行程,周铁根一行先后走访了10家企业,涵盖了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5G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每到一处,周铁根一行都听取介绍、洽谈合作,充分表达徐州市委、市政府推进项目落地、支持企业发展的诚意,希望企业家进一步了解徐州、投资徐州,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南通再向南。此前,迫不及待“走出去”的南通,本周又有新动作。21日,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率队赴上海市虹口区考察交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促进联动发展,共同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携手推进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徐惠民看来,南通与虹口区长期以来交往密切,这次签约是双方的一件大喜事,标志着双方交流合作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协议,南通与虹口区将在产业发展、双向投资、科技协同创新、人才文化领域交流、城市建设和管理学习互鉴、惠民利民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同时建立相关联络机制,着力推动两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合作交流。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就在前一天,通沪铁路联调联试第一趟列车从上海站发出,驶向南通。这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这条铁路开通后,将进一步提高铁路过江通道能力,完善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布局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大缩短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对增强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交流,无论远近。再看向省内,21日,南京市市长韩立明、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龙翔率南京市部分全国、省人大代表来到淮安,围绕宁淮合作等内容进行考察。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与考察组一行就推进宁淮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瞭望君”注意到,宁淮合作由来已久。早在1995年,南京就有6个区参与了淮安4个县的挂钩帮扶。2001年,南京与淮安全面开展南北挂钩合作,两地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代表们考察了于去年揭牌成立的全省首个、全国第二个特别合作区——宁淮特别合作区。据《淮安日报》报道,合作区聚焦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引才引智项目均享受南京江北新区各类政策支持,依托江北新区各类创新平台,鼓励在合作区开展“产学研”合作。代表们还参观了2012年启动建设,由南京、淮安共同打造的重点现代服务业园区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展示馆,了解集聚区的管理机制、产业定位、重点项目等情况。

代表们表示,希望两地坚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一方向不动摇,进一步凝聚共识、增强信心,加快建立更健全更有力的合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协同合作,引进更多优质项目,携手做大互利共赢“蛋糕”。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携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走出去”的应有之义是更好地“引进来”,为我所用。4月14日-17日,常州市党政代表团前往南京、苏州和无锡进行考察学习。

如何把学习考察的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工作中,把“想法”变成“做法”?4月23日,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代市长陈金虎组织召开赴宁苏锡考察学习交流座谈会。

“要把常州的发展放到长三角区域、苏南板块来定位”“充分认识到‘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有差距’的发展现状”“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决不能缺位、退位。”会上,齐家滨表示,要从实际出发,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打破惯性思维的天花板,换来转型发展的新天地。

围绕强力推进五大明星城建设,这场会上,常州定下了8个“发力点”进行突破——

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集聚要素资源,加速壮大产业集群,培育十大高品质、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加快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上市企业培育,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集群。

围绕科教创新进一步研究创新创业生态和人才政策,形成政策突破;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柔性引才,发挥创新裂变效应,提升创新浓度和创新生态。

瞄准标杆补齐文旅产业短板,以一流的旅游产品、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把常州旅游品牌打响。

围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将高铁新城建设成为“城市新中心、产业新高地、中轴新支点、智慧生态城”,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强化城市长效管理,以绣花功夫让“精美常州”的品质不断升级。

坚持项目至上、项目为王,解决“抓什么样的项目、怎么抓项目、项目抓不好怎么办”的问题,迅速掀起重大项目招引建设热潮。

进一步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建设基金小镇,支撑服务常州制造向高端攀升。

充分借鉴江阴、宜兴在推进长江大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先进经验,着力破解“化工围江”问题。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研究常州的发展定位、发展特色,更加全面地融入国家战略,加快推动苏锡常一体化、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整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方思伟

素材来源 各地党报 各地发布 视觉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11-25 06:56 , Processed in 0.0703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