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高僧韦鸣儿 引 言 佛教禅门乃是一个古老的宗教流派。历史悠久,原产于印度,嗣后,一经达摩老祖首次传入中国,便在华夏大地上扎根、绽芽、生长、发育,从而在一定的范围内站稳了脚跟,当然,由于时代的更替,当局执政者的信念有别,不同的朝代对佛门有褒有贬,从而带来了禅宗的鼎兴与衰落,境遇不一纷纭万象。然而,作为一种发轫异域的舶来品,沙门的前期在中华大地上大都保留着纯粹的印度色彩。在修习过程中,由于水土不服的缘故,国人在理解上往往不无费力之处。在使其逐步国产化的过程中,却经过了好多代人的探索。 傲立于扬子江畔的金陵古城,钟山峻峙,石城虎踞,历古以来,占吴头而扼楚尾的秣陵尤以历史文化丰富多彩而驰誉遐迩,由此更成为各种道门、各个教会开宗立派的首选宝地。为此,南京很早便以宗教文化兴盛繁荣闻名于世。伴随着佛教在九州大地的兴起与发展,以牛头宗命名且具有显著特色的一大禅门宗派也在这片广袤而又神奇的热土上开宗立万,蓬勃兴起。这方面,发源于古城丹阳的延陵韦氏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其核心人物便是韦鸣儿。 雄踞于六朝古都南京的牛首山自然风光秀丽,素有“春牛首” 之美誉,文化底蕴也是十分深厚,既是民族英雄岳飞当年抗金的古战场,也是三宝太监郑和长眠之所,乃中国禅宗牛头一系的开教处与发祥地,佛禅文化源远流长,鼎立于世,盛传千秋。 为了深入挖掘江南佛教重地南京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弘扬禅林别支——牛头宗的创派历史,深刻揭示并展现以牛头宗为特色的牛头山道场及其在繁衍、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深刻底蕴,从而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打破原有格局,开建融汇宗教理念,糅合现代元素、具有超前意识,打造成一个具有中国佛教乃至全世界佛教文化衍生史的重要窗口——牛首山佛教文化旅游风景区,就成了历史的自然选择和刻不容缓的重任。 作为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文化项目,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整个景区在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三大胜境。 景区核心区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主旨。2011 年9月,完成《天阙藏地宫,双塔出五禅——牛首胜境》的创意策划概念方案,目标是“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2012年9月16日,牛首山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韦鸣儿;男,生于隋·开皇十四(594)年,圆寂于唐·显庆二(857)年正月廿四日。 一·童蒙嗜学 出生于近傍简瀆河畔延陵古街的韦鸣儿家庭富庶,衣食从优。凭借其天资聪慧,思维敏捷,过目难忘,发奋苦读。四书五经,儒学经典,释界梵音,道家精髓,老庄玄旨,靡不涉猎,各类秘籍,互为交融,故而学识丰富,外加慈心热肠,悲天悯物,更嗜于助人为乐,从小即不恋世俗,结缘沙门,喜诵经文,情钟比丘,崇佛向善。成了一名知书达理,人见人爱的文坛小郎倌,虽说年纪尚轻,阅历未丰,可在丹阳南乡一带已经声望外露,饶有名气。 二·初踏禅门 韦鸣儿在童蒙时代,一次偶然的机会,随父亲前往与家中渊源颇深的鹤林寺(其前身号竹林寺),便在幼小的心灵深处与住持妙善法师暗中结下不解之缘,以后便常以到寺庙藏经阁看书的名义接触沙门。当地方上因凶荒年份而出现难民潮涌,鹤林寺与他自己家中忙于煮粥施赈,从而使庙中粮食告罄,僧人也忍饥挨饿时,他还从家里行将见底的米袋中匀出粮食亲自送入寺内以作赒济。通过多次与寺庙的零距离接触,韦鸣儿从小就立下了青灯黄卷,暮鼓晨钟,身著袈裟,济世解难,救民水火的志向。然而,父母为他筹划的人生路径却是四书五经,苦读圣贤之书,考场应试,卷中博彩,虎榜扬威,博取功名,出仕入官,振兴门楣,光宗耀祖。两者之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五内纠结之中的他,恒难自已,小小年纪的他实在无法向严父慈母申述内心的忐忑与对人生道路取舍方向上的困惑,只能长年累月地陷身于古纸堆里採甘撷旨,左冲右突,寻求脱身之法,化解之道。 为了有效地控制儿子的思想动态,不让他自由放纵,刚到19岁,家里就大张旗鼓地为鸣儿择妇定亲,张罗婚事,意图以此阻止他堕入空门的步伐与途径。然而,这种安排与鸣儿心目中的人生之路格格不入,更使他惶恐不已。为了摆脱父母给他圈定的路线,素来习惯于听从父命母教,承欢膝下的准新郎官不得不以逃婚出家,遁入茅山丰乐寺修行来改变命运。为此,当婚礼临近之前,韦鸣儿给高堂父母留下一纸文书,阐明一颗研经拜佛的心迹便离家出走,匆匆上路了。他早就打听明白,离家不远的茅山地区寺庙林立,佛火旺盛,于是,便一路观景,一路寻访,并顺利地敲开了丰乐寺的山门,由住持明法师亲自薙发入室,赐号法融。从此后,三千青丝一朝伐尽,一颗佛心皈依禅门,开始了人生中对经文禅理的漫长探索。初衷既遂的他身心合一,礼佛修禅,尽情施为,不亦乐乎。恩师归天后,法融并未满足于数年来所习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华严经》《大品般若经》《大集经》《维摩詰经》《法华经》诸经的修为,一心要朝着更高的层次攀登、迈进。为达到这一神圣的目的,他暂别了茅山丰乐寺,初持门禅衣钵,勇敢地踏上了远出拜师访道,深究禅理的征程。 三 ·拜山学禅 启行之前,他曾对行进的路线作了初步的遴选与择定。此行云游求道的首站,他停靠在钱江大潮年年光顾的浙江海宁,栖身海昌院,归附于䆳法师旗下,认真研习经文。三个月的跟班时光如飞而去,这一站行程的成果《金刚经》也照单全收。此时正值唐·武德元(618)年,高祖皇帝广下诏书,将在大唐境内,大力压缩寺庙,大规模精简僧人,限额外的僧尼一律勒令退禅还俗。此诏一下,意为着沙门临劫,道家蒙难,诸佛弟子受困遭罪的窘境为期不远啦。风声日紧,此时此刻,逆旅中的法融不得不草草结束了云游求学之行,踏上了重返茅山丰乐寺的归途。返回寺庙以后,他依然暮鼓晨钟,勤修佛理,暂避举国皆紧的风雨时局,坚守自己虔诚修禅的道心,伏身茅岭小寺,暂度困顿危局。好在紧缩佛道的朝旨颁布、实施不久,朝堂政令又改,风声旋松,教门各派又恢复并焕发出一派生机。 翌年,年轻的法融深感自己的修为有限,务需精进,为此,他再踏旅程,来到浙江永嘉县永安寺,跟从住持旷法师修习经文。从这里,年轻人又从《大智度论》《僧祗律》《大品般若经》等典籍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接下来,法融前行的下一站是驻锡于会稽的一音寺,拜谒的对象乃是从未謀过面的师兄法敏法师。严格说来,这法融与法敏还另居一番因缘。法敏入门之始也是初度于丰乐寺明法师,只不过出道较早,在法融拜师以前先已离开,故俩人都是只闻其名,未识其面。在师兄这里,法融结合近年来曾指点过自己的明法师、䆳法师、旷法师、敏法师几人在佛学方面各自的造诣,也都深浅不一,各有见解。为此,在各执己见、莫衷一是的疑虑中,法融产生了自己的观点:“慧发乱纵,定开心府;如不凝想,妄虑难摧”(“定”是梵文的意译,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本意为“息止散乱之心,使心专注于一境”)。 思维到了这一层面,法融意识到“禅”门深似海,“学”问大于天。“人生”短如箭,“世事”渺若烟。对于同一个问题,随着各自不同的认知与领悟,不同的人皆会得出不同的理解,芸芸万众,生平不同,感悟各异。有些问题也不能过于依赖他人,需由自身去领会,去体悟,此乃世上一切学问修习的根本法则。为此,法融决定辞别师兄,重回茅山丰乐寺去静坐潜修,独自修行,默悟禅机,希望能从中另觅禅机,深挖释道。 四·巧遇冤家 在重回丰乐寺的路上,法融循着当年初次登山的路径,步入了原先为避雨而栖身过的小庙——莲花庵,对照当年的心境,捕捉不一样的感怀。哪知这一无心之举,竟如鬼使神差一般,遇到了当年由父母作主为自己择定的姑娘——季婉玲。而此时此地,新娘已一改芳容,由原先花容月貌的闺门大秀变成一位目定神闲、沉着大方的尼姑。四目相对,双方惊愕万分,同时更不胜唏嘘。 他乡惊遇,感慨万端。洒泪言欢,攀谈往事,款数心曲,鸣儿始从婉玲那悲凉的叙述中得知,当年鸣儿留下一张纸条出走后,母亲当场便晕厥过去,父亲也气得捶胸顿足。多亏婉玲用艾薰将婆母救醒,又极力劝解、开导公爹,使之恢复平静。二老始终不相信原本俯首帖耳的鸣儿离家出走只是心血来潮,也是年轻书生的一时糊涂,寺院里清贫索居的生活注定无法适应从小就养尊处优了十九年的儿子,他们心中无时无刻不满怀着儿子终究会回来的希冀与热盼中打发日子。嗣后,因风声在外,十里八乡早已知悉两家联姻之约,为使婚事不至落空,保全韦、季两家人的面子,只好让与鸣儿长得十分相似的堂弟扮作新郎与婉玲拜堂成亲。后来,婉玲便干脆以女儿的身份长住韦府,极尽侍奉之能事,孝敬这对名义上的公婆。婉玲将鸣儿书房里的佛门典籍翻阅一尽,终于理解并体谅了自己深爱着的情郎,且感悟出他抛家舍业,刻意追求济世度人的菩萨心肠。三年后,一直思念独子,终日抑郁的老俩口相继离世,又多亏婉玲独自操办了老人的丧葬。末了,又变卖了家中的余资,投身禅林,来茅山修缮了这座小庵,法号妙空。当家师太圆寂后,妙空承其衣钵,成为掌门。 听完婉玲如泣如诉、撕肝裂肺的叙述,韦鸣儿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他因自己的一意孤行而辜负了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佳侣而深感痛惜,更是愧疚不叠。为此,法融破除了比丘不拜尼的佛门旧规,倾身屈体,深情一拜。礼毕后,俩人又来到法堂内,在供奉双亲的牌位前,诵经超度。法融寄愿,此生定将精进修行,“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度普天下所有父母,以报答和告慰生身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牛首筑基 经多年的修行与游学,禅道大进的法融亟需择定一更佳的寺庙作为自己的修行之地,让自己的道行得到进一步升华。为此,他再举行囊,在游历和考察社会民情中多方物色。经多日的奔波与寻觅,终于在距三茅峰不远的南京牛首山找到了理想的场所。 牛首山方圆近四十里,山势嵸巃,双峰高挺,形同牛角,故以牛头山相称,又有牛首山、佛窟山、天阙山、青山等名声在外。此山奇峰嶙峋,沟壑错列,林木苍翠,泉石交映,绿野仙踪,奇洞狐穴,形胜异常驰名八方。山之南麓有一座江南古刹——幽栖寺,初建于刘宋·大明三(459)年,由高僧慧胜所创。法融慕名登山时,正处山的北坡,旋被附近村民以山间常有毒蛇、猛虎出没,危害生灵,险恶异常,不予放行所阻。法融身为佛家,正气所钟,凛然不惧凶神恶煞,岂甘就此停步?听到山民的警告,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仍然继续前行。攀行途中,眼见蝴蝶翻飞,耳听流水淙淙,法融顿时便为牛首山姹紫嫣红的百花丛生,粗大高挺的茂林修竹构成的天然美景所倾倒,内心深处意识到这里虽说环境险恶,人迹罕至,却属远绝尘嚣的绿野世界,正是聚精怡情、修行养志的理想境界。看到忘情处,突遇一阵怪风刮过,砂石纷坠,落叶乱飞,身后传来异响。法融侧身望去,瞧见左后方不远处,一只吊睛白额虎奔逐而来,再看右后边,一条身子比自己还粗的蟒蛇也不停地蠕动,游弋将至。情况万分危急,祸发顷刻之际,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怀的高僧顿时便临危不俱,泰然自若,心中所思的是“出家之人,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如果连生死都放不下,焉能参透生死?又如何能领悟佛法真谛?你为生命体,我也是生命体,同属生物体,何分彼此?我决不会侵犯你,你也不应该伤害我。世间万物本就是空,猛虎也好,毒蛇也罢,不过是物种变化而已,大家都是众生,何必结仇成敌,莫如相安无事为好,我就不信你能奈我何”。念甫及此,心绪顿即平静下来,盘起双腿,两手合十,闭上眼睛,一心默诵经文,不再理会凶眈身侧的猛虎与毒蛇,不复虑及生死与荣辱。生也好,死也罢,对自己这一身臭皮囊不复在意。此时此刻,法融真正丢下了一切,彻底放空了自我,脑中无所思,心底无所念,仿佛自己正毫无牵挂地遨游于浩瀚星空,向着博大精深的佛法真理一步步迈进。说来也真神奇,不知过了多久,法融终于回过神来,睁眼一看,大地还是那个大地,山林还是那片山林,猛虎蟒蛇却早已不知去向,唯有地上还残留着被压断的树枝痕迹,显示出刚才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不远处,不知何时已聚集起十多个村民,正朝着心目中的活菩萨磕头跪拜,虔致礼敬。也正是从这场危险万分而又神奇一刻的遭遇开始,牛首山北坡登山路径才恢复了平安,不再发生虎、蛇伤人的血腥事件,附近的山民又可以正常出入了。 说也奇怪,在法融入居牛首山这段时日里,法融所在诵经之地,经常是众鸟飞旋,麋鹿游弋,展现出一幅幅“百鸟衔花”“虎狼为友”“毒蛇规避”“群鹿听法”“蟒蛇报恩”人畜相安的太平景象,牛首山来了一位“活菩萨”“神僧”的嘉誉不胫而走,广为人知。 新来乍至的法融禅师便以其精湛的佛学修为赢得了牛首山北坡山民的敬重与尊崇,里人对如此了得的高僧不畏清苦入住幽栖寺旧址附近的石窟非常不过意,遂自发地自带口粮与工具,结队前来,花了十天功夫,建起了木石结构的禅房供法融禅师做功课。 六·医道济世 法融在牛首山修行中,还凭借自身丰富的学识以及精纯的佛学修为通过了相邻的佛窟寺极为严格的审核,取得了为数不多的寺外僧人进入藏经阁自由研习经卷的资格。正是在这里,法融还借助阁内相当丰富的藏书,学会了切脉行诊、处方治病乃至採药制剂的技术。也正是借助这一特殊的技能,使他得以在后来的云游途中,正赶上山下瘟疫肆虐,灾情严重,郎中乏术,官府无方,人心惶惶之际。以救苦救难为怀的法融当即上山采药。殊不知专治瘟疫的救命药草遍寻无着,唯在一个极阴的坑洼之处发现其踪迹,喜形于色的法融立即上前採摘,却又发现一条粗大的棕色大蟒蛇正虎视眈眈地瞅着自己,无法上前採取。看样子,一时半刻还真的无法取获。法融只得席地趺坐,合掌诵经,经过一番耐力方面的测试,蟒蛇终于不敢贸然行凶,只能默默地落荒逃离。这下子又是一番紧张的採摘,继而如法炮制,最后成功地治愈了牛首山下许多已经沾染上瘟疫的病人,使为数众多的男女老少病患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份功德,可是寻常人等多少辈子也修不来的。 7·点蟒化德 牛首山上住着一个射法奇准的周猎户,整天以狩猎为生,不知有多少生命体终止在他的弓箭之下。某日,他看到河边有只老鹰正在攻击一条长蛇,老鹰的利爪已经将带有花纹的蛇尾刺出一条血痕。正在蜕皮的长蛇抵御不住老鹰的攻势,很快就将成为老鹰的美餐。周猎户一声尖叫,抓起一块小石头狂奔过去,并用掷向老鹰的石子惊飞了老鹰。长蛇得救了。猎人唯恐老鹰再次来袭,用树枝把受伤的蛇挑到法融的石窟前。法融早就听说过这个打猎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周猎户,有心要点拨他,让他手下留情,停止杀生,回心向善,改营别业。为此,法融从生命起源到六道轮回,从因果报应到众生平等,剖明了事理,激发起周猎户的良知,此后的他果真停止了打猎,改营起药材生意。 法融用草药敷好了蛇的伤口,只见蛇翘起头与法融对视良久,不忍离去。法融说,“你走吧,是周猎户救了你,你要懂得感恩。不要游太远,就在附近疗伤,我好照应你”。蛇领命而去,悄然游进了附近的草丛。 数年后一天晚上,周家的门被撞得“砰砰”直响。猎人将门打开,那蛇不容猎人多想,狂飙似地用粗壮的蟒身卷起猎人夺门而出。就在那一霎,周家的房屋被山洪冲倒。然后,蟒蛇用尾巴将猎人用力托起,飞也似地游向每一家山民,让周猎户通知大家离开屋子。事后,周猎户从蛇尾的花纹和伤痕,认出了这正是当年被自己搭救过的那条灵蛇。 周猎户母亲的头发白了,为了使之重新变黑,孝心弥笃的周猎人上山採何首乌。可是连续爬了几个山头就是不见首乌的踪影。最后还是在山尽头一个洞边上发现了。喜不自胜之下,立马拿出工具,挖出了大大小小十几颗何首乌。当他将致谢山神厚餽的心声抒发后,招来了在附近觅食的一只饿狼,浑然不知的他却全无防备。野狼在他身后悄悄扑来,祸发当头,周猎户稍有察觉,正准备操起镰刀与之搏斗时,一条蟒蛇从山洞里探出头来,一个旋风便将野狼掀到了山崖之下。周猎户一眼就认出了又是那条被救的蛇所发神威。后来,周猎户逢人便讲灵蛇报恩救命的亲身经历,使地方上许多猎人顿生羡慕,于是也纷纷不再打猎,改营他业。 8·入京护禅 佛教自传入中土起,列朝历代对其认可以及其施政方略都不尽相同,或褒或贬,时抑时扬,朝夕生变,全无定章,仅凭朝廷执政者的主观意识办事。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嗜好佛道,天下皆尊崇僧侣,以致形成了“南国四百八十寺,多少楼臺烟雨中。”的盛况。相反,有的时候朝廷对寺院道观又一贬到底,尽在限制、铲除之列。大唐初期,朝廷对禅门道家也取弹劾、压缩态度。唐高祖曾颁布过“诸僧、尼、道士、女冠者,有精勤修行,守戒律者,统一居大寺观,给衣食,勿令乏短。其不能精进,戒行有亏,不堪供养者,并令罢遣,各还桑梓。……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余悉罢之。”如果真的按这道御旨施行的话,那九州上下所能容纳的寺庙道观将少得可怜,从此也将一蹶不振。虽说李世民在隋唐争霸中,曾借助少林僧兵获取政权,而且也曾亲自派遣玄奘和尚出使天竺参拜佛祖取回经文,但因大臣的坚持,佛家的地位也经常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之中,危机频现。此诏一下,九州方圆内的寺庙与道观大都处在取缔之列,僧人道士人人自危,个个面临重新择业的忧患之中。法融深感对此难以接受。为能向朝廷散布九州的僧侣道士反映凄苦之状,使佛旨道法光照国民,慧根善心植入人心,毅然不顾犯下妄议时政、讥讽朝廷那轻则身陷囹圄,重则满门遭斩,株连九族之罪的凶险,赴京申辩,力呈谏章,为众请命,入朝抗争,直至找到志在抑教限佛的主要倡议者、当朝一品宰相房玄龄。在高僧法融单枪匹马据理申述,苦苦置辩,反复陈词之下,朝廷看中了法融禅师的满腹才学与佛家情怀,提出一个条件:只要法融肯退禅还俗,踏入官场,涉足政坛,那么,禁佛毁庙的政令可以放宽。 早就立志以献身释道为终身事业的法融到底胳膊拧不过大腿,为了保全金陵、润州两地四千多位伽蓝的身家与梵宫道院的完整,为佛教事业争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法融在万般无奈之中,只好个人作出让步,答应离开寺庙,身居斗室。但即使如此,法融依然不弃经书,苦修禅道,压根就没有返俗入仕的心思。几个月后,房玄龄得到地方官员对法融生活起居与行为举止的汇报,得知一代高僧不改初衷,依然吃斋念经,痴迷佛道,更加敬重其为人与气节,也就不再强求,任其复披袈裟,继续修禅悟道了。 法融敢于面对高压而不惧,凭借深厚的佛学禅理及其大智大勇,以一己之力,化解了朝旨所带给佛道两界的高压与危机,使中华佛门与道家得以传承发展,实在是惠及红尘,功德无量矣! 9·拜师奇缘 法融之拜师于四祖道信,可谓机缘非凡。唐太宗李世民登基践祚后,久慕当代高僧道信学问深湛,有心结交、意在拜识,曾多次颁诏,令高僧道信进京面圣。谁知道信屡次以年高体衰相拒。直至太宗下令此番如再不听命,差官可先行问斩,后传其首级回京复命。道信闻知后,竟干脆抽出利刀,准备自行了断,以铭其志。太宗听说这段情由后对之越发敬重,解除为难。可法融与之结交,却是旷世未闻,乃是祖师道信亲自攀爬牛首山,步入法融清修之地,像此种种闻名于前,登山在后,继以考察,传法上门,单单依靠这番机缘相识相交者甚是难得,诚谓天纵奇缘,尘世罕逢,着实耐人寻味。也可以说,这种师徒拜受的特殊方式还真是别开生面,旷世未闻。 10·雪野弘法 唐·贞观二十(646)年夏,南京地区叠遭大旱,高温相袭,佛窟寺遭回禄之灾,大火漫延数里,牛首山周边十余寺以及佛窟寺藏经阁焚毁一尽,损失惨重,天人同悲。幸运的是幽栖寺和法融所建的茅茨禅室得以保存。为此,牛首山北崖僧众越聚越多。 翌年(647)十一月,大雪封山,满天飘白玉。法融设壇讲授《法华经》于雪花漫飘、寒风凛冽的山坡广场。场上听众任雪花裹体,北风刺骨,个个凝神细听。整整两个时辰才结束。台下众人无一人起身,生怕错过一字一句。更有许多人额头上、眉毛上皆沾满雪花,仿佛在冰雪中入定一般,但心里却暖洋洋的,如沐春风。讲经结束后,只见高僧法融所坐的岩石旁,两茎鲜花迎着凛冽寒风竞相绽放。这茫茫人海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天下奇观的突然出现,使满场几百名听经的见证者感到不可思议,更对法融禅师顶礼膜拜,敬若天人。从此后,人们便将法融讲课时所坐之石冠名为“献花岩”。如今,这献花岩早已成了远近香客、八方游人的朝圣之地。 11·入主幽栖 雪野讲经后不久,茅茨禅室来了位年高德深的老禅师,此人正是离此约有十里远的幽栖寺现任住持智正法师。老禅师近年来经常听说法融禅师禅道深厚,有伏虎化蛇,聚鹿听经之能,且能在雪野传经,听众能如痴如醉,大获禅理,修为远在自己之上。放眼本寺上下,自身老耄体衰,法力未精, 致使讲堂空置多年,无法发挥作用。不如将法融禅师请来,利用其高深学问登台授课,岂不妙哉?两位高僧掏心对话 中,智正指出,牛首北山山路崎岖,荒凉不堪,场地狭窄,设施不齐,雪野传法到底有伤大雅,终非长久之计,更何况也会限制弘法的实际功效。岂若幽栖寺设施齐全,人员配套,力量充裕,讲经弘法必能事半功倍,更将利及禅门大业。此话说得至情合理,法融倒也无法反驳,只得听从应命,移驾前往。数日后,法融便利用幽栖寺宽广的讲经堂聚众授法,续讲共有7万多字的《法华经》,连续讲了七天才结束。讲授期间,也曾有幽栖寺僧人因嫉妒本寺讲台被外来和尚鹊巢鸠占而恼火不已,肆意发难起哄,意图趁机让法融出丑,却被法融凭借高度的机智和精湛的禅理巧妙地化解了。智正禅师对此越发敬重。惟虑及幽栖寺近况着实闹心。自己已经年迈力衰,时日无多。接班后继位存人虚,本寺无有能者堪当重任。唯有法融恰是最佳人选。为此,智正禅师主动提出,恳请法融禅师移驾长住,正式出任幽栖寺住持一职。年轻一截的法融当然不敢从命,只肯暂为驻锡而已。每日里与智正及寺内诸僧谈经论道,传授禅理,倒也不觉寂寞。时过半年后,智正禅师忽然圆寂,遂由寺内众僧极力举荐,报请官府核准,法融只得应命就职,统摄幽栖寺内外事务。 12·江宁弘法 唐·永徽元(650)年,江宁知府李修本因笃爱禅道,有心结识法融,先后三次专程拜谒法融禅师,均因故未能如愿晤面,第四次才得见真容。双方攀谈释道高旨,极为投机,相见恨晚。临别时,李知府提出要请法融进入府衙,集中地方高贤,传授经文。法融思忖,身为佛门中人,有责任向社会弘扬本教宗旨,点化世人,洗浊涤污,修心崇善,当即爽朗应允,毫不推辞。法融不久便设台府衙,登壇开讲。焉知原先曾跟随知府大人上山拜访法融的几位地方名流因当时未能如愿会面,断定法融是有心冷落府台大人及其一行,致使自己失去面子,故而心怀怨忿,亟欲一发。当法融在传授《大集经》时,面对着全场三千多名听众,首先发难,提出极难述清的问题为难大师:“既然佛法普度众生,为何自佛教传入中土,未有一朝一代以佛法治国,反倒是以儒、道为主?”胸有成竹的法融面对得意洋洋的发言者,稍理思绪,便慷慨陈词:“兵戈之争,可血流成河;学道之争,尤有过之。孔孟之道、老庄之学各有所长。出家之人向来与世无争,又岂会在意何为主、何为辅。佛法义理博大精深,佛家典籍浩如烟海。凡人穷其一生亦只能略通一二,所以佛教虽不为主流,亦可经久不衰”。设问尖锐而刁钻,解答严谨而合理”。话音未落,底下已是赞声一片。”发问者再发责疑:“大师修行多年,禅门造诣如何?”,法融以“老衲生性愚笨,虽一生修行,也只是初探端倪”。提问者继而发问:“初探端倪者就敢来此地给这么多人讲经”?法融回道:“能否于此讲经在众不在我。若施主觉得胜过老衲,亦可于此讲经。老衲学识如何,未曾听过,何须急于定论?”言者一时语塞。法融乘胜扩势,深宣佛旨,弘扬禅道,深入浅出,酣畅淋漓,悬河滔滔,大道径行,扣人心弦,发人深省。闻听者聚精会神,心领神悟,云开雾散,澄明贯通,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存心前来责难者则个个惶恐,不敢再发一词,唯有暗自叹服,顿生敬畏之意。 嗣后,在接连十多天的讲经说法大型讲坛上,便风平浪静,不再横生枝节,效果就此大增。 十三·住持建初 永徽三(652)年,一段偶然的经历与机遇,使道法深湛的法融禅师与江南名刹建初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事件的起因是官居升州司功萧元善的母亲身患恶疾,久治无效,为圆老母礼佛的一腔宏愿,萧司功秉承母命,亲临位于金陵城内的建初古寺,恭请高僧讲经弘法,以期兼收为母消灾祈福之效。建初寺上座静法师自叹本寺僧人道行尚浅,功法不深,未敢应承,并极力推荐萧大人亲自出面,恭请法融禅师坐坛主讲,建初寺愿意提供场所以及一切便利。正好高僧法融又乐意坐坛弘法,一拍即合。法融先是亲临萧府,为萧夫人施诊处方,继而又借用建初寺宝地说法解经。谁知大殿虽广,但席位远远不够,前来听经的三千听众无法进场。无奈中的法融只得移壇室外,在广场上讲经说法。岂知进行到一半时,地震骤临,霎时间山动地摇,飞沙走石,落叶纷飞,人心惶惶,奔走无措,乱相纷呈。而法融则是安然入定,以静制动,从容应对,以不变应万变,安定众心,终于化险为夷。法融从此名声大噪,威望日深,从而为他日后移锡弘法,入主建初寺打下了伏笔。不久后,萧司功果然以地方官员的身份面见法融大师,声称首冠江南的第一寺院建初寺需由法融大师出任住持,并力陈建初寺众僧诚邀法融加盟。而此时的法融何等修为?稍经斟酌,他立马便看穿了官府已对他以往多次出面抗旨,不遵朝廷法度存有戒心,自己此番如不服从官府调停,很可能招致更多的猜疑,弄得不好,还会引起朝廷灭佛的政令死灰复萌,到那时可就得不偿失了。为今之计,莫若见好就收,顺从官方摆布,以自己一身的违心,换取众多寺庙的平静与无数僧侣的安宁,无疑还是值得的。为此,几番谦让、推辞以后,法融只好听命调遣,移锡建初寺,减轻了官府对寺庙与僧人的戒心与提防。 由于法融名声在外,遐迩驰誉,引起了江南重地常州绅民高度的倾慕。当常州筹建天宁寺时,受到了当地公众热烈而盛情的邀请,整个工程的建设悉由法融主持。该寺数十楹庙宇建筑无不凝聚着法融大师的心血与智慧。法融也成为名刹天宁寺当之无愧的始祖。 还有灾民塞道,斋粥济众,禅米告罄,挑粮上山,以及朝廷禁佛,入寺捉尼,法融皆挺身阻挡,免责众僧等侠义之举更是司空见惯,有口皆碑。另有法融能细察暗流,凿土引泉等带有传奇色彩、惟妙惟肖的细节传闻,更能体现这位得道高僧的奕奕风采,令人倾心仰慕。而他竭其一生所创制的《心铭》与《绝观论》禅道法则与体悟,更倾注了他对禅宗理论体系的诠释与创新,更激发起千秋百代的佛门清修之士的敬重与顶礼膜拜。 十四·禅宗演化 中国的禅宗始自达摩,遂以达摩为初祖,历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南宗),神秀(北宗)。话说回来,法融既已拜入四祖道信名下,为何不能晋入正统,而只能另立牛头宗呢?原来佛门之中早定传承规矩,只有在弘忍拜受禅宗正统衣钵后,四祖道信方可下山遍游四方,而此时弘忍在本门的地位已定,不可更动。道信途径金陵,偶至牛首山,得遇法融。一代宗师,大德相晤,心心相印,法门传授,遂结师徒,却已无法归入本支,只能以另立牛头宗来别开支系,昭明传承了。 中国的佛教从纯粹的舶来品(洋教)转化为本土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开初的达摩禅、双峰禅、牛头禅几个阶段的发展,始形成具有中国佛教里程碑意义的中华禅。 实际上,引入中国之初的达摩禅保持着印度禅的特性,而使其真正中国化,必须归功于牛头禅的融摄。透过这一定论,我们不难发现,牛头禅乃是达摩禅中国化的开端。缘于是,牛头宗才被尊为中国的“东达摩”。在这个过程中,延陵韦氏的韦鸣儿,亦即法融其人,发挥了无与伦比的引领作用,可谓功丰德著,永不磨灭。 作为一代高僧,跟从法融投身法门的学子自然很多,其中记名入室的先后有道綦、道凭、智岩、昙璀、僧瑗等多名。 牛头宗传承世系为 始祖法融 二祖智岩 三祖慧方 四祖法持 五祖智威 六祖慧忠——————鹤林·玄素 七祖佛窟·惟则———径山·道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