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丹阳市按照“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以“是否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是否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是否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是否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标准,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智慧防控体系建设等工作,下足“绣花功夫”,使得基层治理“接地气”、服务“有温度”,并连续多年获得省“平安市(县、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县、区)”等桂冠。 推进“三整合”,让基层治理“强起来” 前不久,丹阳丹北镇新桥社区居民陈跃军来到丹北镇行政审批局,为70多岁的父亲办理了残疾证换证。“之前换证都要去市残联才能办,最近听社区工作人员说在镇里就能直接办了,方便多了。” 残疾证办理是镇(街道)此次承接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之一。自7月份以来,丹阳市强化社会治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切入点,全力推进了“1+4”(即:加强党的全面**,审批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基层治理一网格、指挥调度一中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了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系。精准赋权,让群众办事不出镇(街道)。先行下放社保、民政、养老等基层办件量大且迫切需要的审批服务事项和百姓投诉举报最常涉及的城管类执法事项。首批分别赋予丹北镇、皇塘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82项,赋予其他7个镇和2个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24项。厘清职责,让责任主体更清晰。依据法律法规,梳理制定《丹阳市“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明确了124项部门与镇(街道)工作交叉较多的管理职责。配足人员,让基层执法更高效。从乡镇撤并上收的行政编制中下沉140名至各镇(街道),用于充实人员力量。将46名市城管执法一线人员下沉至各镇(街道),通过“以老带新”等方式,促进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 实行“网格+”,让基层治理“跑起来” 高楼社区是丹阳县域内面积大、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的社区。但是,在这种严峻复杂的形势下,高楼社区保持了12年零上访,从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治安事件的纪录,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镇江市文明社区、镇江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称号。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正在推进的网格化管理密切相关。按照“地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顶”“信息全收集、事态全掌控、覆盖全方位”的要求,高楼社区积极构建全要素的网格化治理模式,及时处理网格管理信息,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实现了社会治理的全覆盖,使得“社区管理无缝隙,服务居民无盲点”。 高楼社区群众矛盾不出社区 高楼社区的高效治理是丹阳市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为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丹阳市建立了911个综合网格、61个专属网格,并以“网格+”推动资源在网格内联用、问题在网格内联治、服务在网格内联动,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不断深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网格+警格”体系,建立“基础信息联采、安全隐患联治、治安防范联巡、矛盾纠纷联调、特殊人群联管、防范教育联宣”等协同机制,警格网格匹配率达100%,每月相互推送数据4万余条。构建“网格+政法”体系,将885名警官、27名检察官、24名法官、34名律师划入网格,确保每个综合网格、专属网格有一名以上政法机关干部、法官、检察官、警官或律师担任网格指导员。构建“网格+社会组织”体系,联合丹凤温馨园、爱心义工社等走进网格,对空巢老人测血糖、量体温,并相应开展心理咨询、日间康复照料等服务,为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常态化的服务。 提升“数字化”,让基层治理“快起来” 丹阳市根据新时代发展战略布局、县域治理新需求,积极打造智慧防控体系。成立了“智慧警务”建设专班,创设了由8家科技公司入驻的“联合实验室”,构建了“1+1+3+N+1+1”的智慧警务模式,一体化运作智慧合成作战中心、数据战队、警航猎鹰战队。建立警务工作站3个、查报站5个、治安岗亭14个,升级移动接处警蓝信端及警综平台功能点14个,汇聚清洗社会面数据资源117类1210万条,筹建网安电子数据(物证)取证实验室,初步通过江苏省公安厅“升级版”技防城验收。 “丹豹铁骑队”整装待发 成立“丹豹铁骑队”,通过专业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建立了“陆空联动”巡控新模式,打造了应急处置的尖刀队、巡逻防控的执法队、维护交通的机动队、服务群众的先锋队,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震慑率,有效提高了反恐维稳、治安防控、交通巡查、应急救援的能力水平,治安满意度达96.8%,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樊样 姜旭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