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12|回复: 10

丹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历史功绩(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0 14: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1 14:42 编辑

        新四军东进抗日时,国民党为之划分了一个用心险恶的活动区域,“当时蒋介石、顾祝同划定我第一、第二支队的防区非常狭窄。如第二支队的防区,被划在南京、天王寺、秣陵关这个三角地带,最长距离不过三十公里。”①(《粟裕战争回忆录》206 页,解放军出版社 1988 年出版。)陈毅来到茅山后大为吃惊,他在《茅山一年》中谈及当时的感受:“十四日部队到达茅山。以前盘旋脑际,久思快游的茅山,一旦摆入眼帘,心中惊喜交集:喜的是部队安全挺进到达指定地区;吃惊的是茅山完全是一个童山,在游击战的地形意义上完全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地图与实地情况不能十分符合又得一次证明。”②《新四军文献》(一)263 页,解放军出版社 1988 年出版。
      1938 年 10 月,陈毅和管文蔚第二次见面,在丹阳访仙促膝长谈中吐露了这个忧虑。管文蔚曾回忆:“谈过丹北地区的情况后,陈毅同志就和我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问题,他心里始终怀着茅山地区太小,活动困难的忧虑。他先问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我说应该渡江去发展,或者向东去发展,一直到海边。”陈毅当即认为这个意见很好。1939年夏,陈毅二到访仙,将渡江发展苏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郑重地交给管文蔚领导的挺进纵队执行。之后,陈毅每隔一个月到丹北来一次,都要与管文蔚研究向北发展的具体工作。
捕获.PNG 图为管文蔚在撰写回忆录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14: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0 15:28 编辑

根据陈毅的指示,挺进纵队迅速实施北进战略:
1938 年 7 月,在镇江县大港、大路一带活动的游击纵队第二大队北上南老洲,进驻高桥镇。稍后,一支队开赴毗邻扬中的姚家桥。9 月,二支队北进北老洲和新洲,并控制新老洲地区。10月,挺纵一、三支队和二支队分路同时进袭江都三江营,连克三江营、嘶马、中闸、大桥、吴家桥、于家铺等地,缴获武器弹药,收编地方武装,迅速扩充至上千人队伍。同期,首度占领扬中。翌年 4 月再度占领扬中全境,歼灭顽军贾长富部两个营。1939 年 2 月,中共江都县委在吴家桥成立,直属挺纵三支队领导。4 月,陈毅视察扬中,挺纵三、四支队北渡长江,与二支队合力击溃顽军省保安九旅一部,驱逐国民党江都县保安队,开始向吴家桥以北地区发展。5 月,挺纵三、四支队全面接管江都县以大桥为中心的“三桥两荡”(吴家桥、网子桥、三墩桥、焦家荡、花家荡)地区,以三支队政治处主任惠浴宇任书记的中共苏北工委在此成立。
128.JPG 叶飞与管文蔚合影)
在陈毅部署下,管文蔚、惠浴宇三进泰州城,与当时保持中立的国民党鲁苏边区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谈判,陈毅亲自赴泰州表明共产党、新四军愿意与该部联合抗日之意,为挺进纵队进入苏北**打开了局面。(照片陈毅在江边) 123.JPG
10月底,“挺纵”和“江抗”会师于扬中八字桥,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管文蔚,副司令员兼政委叶飞。1940 年 1 月 2日,管文蔚、叶飞率领挺进纵队开赴江都吴家桥,迈出了开辟广袤的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新征程。
(挺纵合编照片) 109.JPG
65C4A7C185FE85DFBAB4BDB857F92DC6.jpg (根据挺进纵队历史改编的电影《东进序曲》剧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14: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1 08:40 编辑

建立跨越大江南北的战略通道
丹阳毗邻上海、汪伪政府首都南京的京畿地区,地处京沪线中段,沿江有埤城、后巷、新桥、界牌四乡镇。丹阳、扬中两县界江,经扬中县西南侧流向东南,穿越两县边境 12.5 公里,江面宽 0.8 公里左右。江水较浅,沿岸多沙滩。扬中东北与泰兴、江都、邗江县隔江相望,西南与丹徒、丹阳、武进夹江为邻。丹阳从界牌经超瓢港越过夹江便是苏北泰州高港,长江一线北自丹徒高资,南到江阴,都是大军进出自如,转战便捷的通道。江阴段最窄江面仅 1200 多米,万里长江奔腾至此骤然紧束再呈喇叭状放开。这样的天然地理优势,为新四军南北转战提供了便利条件。全民同仇敌忾的**决心,苏南、苏北抗日根据地党组织和民众的鼎力支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天时、人和与地利,为新四军纵横驰骋大江南北,夺取抗日斗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
114.JPG (左1陈毅,左二刘炎,右一为管文蔚)
为了保障丹北战略通道的畅通无阻,1940年 4 月 25 日,陈毅接见中共苏皖区委书记邓振询、丹北中心县委书记陈光,强调:“丹北地区是日、汪、蒋三方都要控制的的地方,又是新四军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是联系大江南北的跳板,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畅通无阻。”10 月初,中共苏北区党委在界牌母子圩召开丹北和澄西地区党政军领导干部会议。邓振询主持会议。苏北区党委委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刘炎宣布将中共丹北中心县委和澄西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中共京沪路北特委,书记陈光,下辖武进、丹阳、镇江、扬中、澄西 5 个县委。同期建立的政权机构有镇澄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设苏南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267cb2c0fe254b7daa7c675452cd28fa.jpeg 33.JPG (邓振询、陈光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0 15: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0 15:27 编辑

1941年8月,谭震林到中共(京沪)路北特委与陈光交谈,指出丹北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要经得起敌人的“清乡”和在长江、铁路全部被敌封锁的冲击之下,确保南北畅通。
34.JPG (谭震林同志)
1941年10月,特委根据华中局指示精神,成立长江工委,书记彭炎。工作范围是丹阳至南京间的长江两岸地区。
彭炎.jpeg (彭炎同志)
1942年2月,路北特委在新老洲及长江北岸的江都仙女庙、嘶马、大桥一线以南地区范围内建立了中共江镇县委。
54.JPG (图为书记康迪)
1942年3月,成立铁道工委,书记汪云龙。山北县的部分区、镇丹县的练湖区、山南县七区划归工委领导。活动范围为无锡至龙潭铁路两侧五公里以内,重点是镇江至丹阳段。主要任务是保证铁路南北畅通、发展党员、情报搜集和敌伪军工作。
(图为汪云龙) 2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0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1 10:06 编辑

    丹阳党组织的重建和抗日政权的建立
1938年7月,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军部战地服务团副团长吴仲超率领战地服务团部分工作人员进入茅山地区。服务团在延陵街头张贴布告标语,宣传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新四军东进抗日取得的战绩战况。陈毅在西街广场群众大会演讲,宣传**形势,号召人民群众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59.JPG 邓子恢照片
嗣后,中共苏南区工委在延陵庄湖成立,吴仲超任书记。9月,改建为中共苏南特委。上级又陆续派来周苏平、陈洪、任迈、彭炎、钱敏等一批干部,在当地吸收了邓平、贡松川、潘激之等以及丹阳城区早前来的一批抗日活动骨干分子,开始宣传组织群众、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开展游击活动。
145.JPG 吴仲超照片
中共苏南特委把重建党的工作列为首要任务,到1940年上半年,丹阳地区建立起县级党委组织4个(包括与交界邻县共建)、区委9个、支部70多个,发展党员700余名。到**胜利截止,全地区先后建立了铁路以南地区的丹南(后更名为镇丹金、丹阳)县委、镇丹(茅东)县委、镇丹句(镇句)县委、丹金武(金坛)县委;铁路以北地区建立了丹北县委、丹阳工委(后更名丹阳、丹南、山南县委)、镇丹县委(后更名山北县委)、镇江县委、长江工委、铁道工委。
37.JPG 38.JPG 党政组织结构图
1940年3月,中共苏皖区党委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党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将苏皖地区划分为丹阳北、丹阳南、江宁当涂溧水句容、宣城当涂芜湖四个游击区,并相应调整党的组织,撤销苏南、苏皖两个特委,在其原辖区建立丹北、丹南、江当溧句、宣当芜四个中心县委。随着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不断扩大,又先后成立中共太滆工委,中共澄武锡工委(8月,扩建为中共澄西中心县委)。1940年9月,苏皖区党委对下属组织作新的调整:将太滆工委扩大为太滆中心县委,丹北中心县委与澄西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京沪(路北)特委,划归苏北区党1938年7月7日,新四军第一支队在宝堰召开镇江、句容、丹阳、金坛四县各阶层代表会议,陈毅到会讲话。会上成立了镇江、丹阳、句容、金坛四县人民抗敌自卫委员总会,这是新四军开赴江南敌后成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组织。1940年4月,成立了镇江、丹阳、武进、扬中抗敌委员会。1941年3月,成立长滆地区的金坛、丹阳、武进、溧阳、宜兴五县联合政府。此后,各地区群众性抗日组织相继建立,征税收粮、动员参军、募集军需等活动迅速展开,有力地支援了新四军主力部队,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初创、发展和巩固作出了贡献。
19.JPG 丹徒宝堰四县抗敌总会旧址照片
丹阳各地在此基础上陆续建立了县级政权组织,并由抗敌委员会领导。之后过渡到抗日民主政府,至此,两个抗敌委员会和五县联合政府撤销。根据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随着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和需要,相应建立了农民、青年、妇女抗日救国委员会等组织。
各县相继建立了县区警卫团、营、连武装,部分武装根据军事斗争需要,上升或充实到新四军主力部队之中,成为充实发展壮大人民军队的有源活水。以丹北和丹南地区为主组建的人民子弟兵部队主要有新四军挺进纵队、新四军丹阳独立支队、新四军五十一团、四十七团、苏中五分区特务一团等。
130.JPG 民子弟兵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1 10:04 编辑

为了打破敌人的军事经济封锁,粉碎敌人的扫荡“清乡”,丹北根据地大胆实行“旧瓶装新酒”政策,灵活地将伪职人员改造为同情帮助抗日的可用之材。经谭震林批准,陈志以“假投降”方式打入丹阳日军警备队特务组织,以自己的帮派背景大量吸收门徒,以掌握情报、惩处叛徒、收集物资、支援抗日,几度让中共路北特委转危为安。五分区司令员韦永义、铁道工委副书记董必成在敌伪人员中以青红帮开山堂名义广收数千弟子,并成功改造了把守新丰车站的赵秉伯自卫团,将敌人绞尽脑汁精心设置的重重关隘变成了新四军进出自如的捷径坦途。1943年,当时驻扎在丹北地区2944名伪军,有1701名伪军被根据地各级党政军部门所控制。丹北地区243个伪乡长中,党员和进步分子占31.5%;1903个保长中,党员和进步分子占28.4%。到1944年上半年,丹阳县境内90%以上的日伪军据点与坚持人员建立了关系,其中有30%左右被我完全掌控。
39.JPG 反“清乡”斗争要图
最终形成的抗日战争时期丹北地区,“是苏南、苏中、淮南三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之间的一个独特的重要战略区域。它西起镇江,东至锡澄公路,南依京(宁)沪铁路和大运河,北濒长江,包括现今镇江、丹徒、丹阳、常州、武进、无锡、江阴、句容等市、县各一部分和扬中全县以及苏北邗江、江都两县的沿江地区。全境为东西长百余公里,南北宽二十公里左右的狭长地带,面积约两千平方公里,抗日战争时期人口约一百五十万。”
    粟裕解放后对这一地区的工作曾作出高度评价:“在严重的敌情下大部队安全渡江的成功,是南下行动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其所以获得成功,除在时间和地段选择上出敌不意与我们周到的准备、严密的组织和严格保密外,是和地方党政干部不避艰险、不怕困难、尽最大努力予以保证分不开的。他们充分发动群众,千方百计征集大批船只,直到巧妙地调用了两艘日商轮船。他们充分准备了向导、民工、粮草和宿营地,并出色地做好了伪军工作。部队从新丰据点过运河时,该处伪军头目把日寇‘邀请’到据点里面吃喝作乐,把大部分伪军拉出去打野外,只留少数伪军在岗哨上实际是为我大部队通过作警戒。苏中、淮南、苏南在长江两岸有关地区的地方工作同志,尤其是丹北、茅山地委,江都、镇江、仪征县委和长江工委、铁路工委、江镇工委等党政军领导和各级干部,为保证苏中主力安顺利通过长江、运河和京沪铁路等封锁线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和对我们的积极的、无私的支援,则更是我们获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粟裕战争回忆录》313页) 111.PNG 112.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10: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革命战争年代丹北战略通道使用情况:
1938年12月,韦永义、梅嘉生先后率领挺纵三、四支队渡过长江,活动于苏北嘶马、大桥、新老洲和仪征等地,打通苏北——丹北战略通道。
1939年11月,叶飞率“江抗”与管文蔚部挺进纵队会师合编后渡江北上。
34.JPG 挺进纵队战斗序列
1940年1月1日,日军3000余人进攻扬中。2日,新四军挺进纵队机关及余部转移至江北。
6月,新四军丹阳独立支队渡江北上,编为二旅五团三营。
7月8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粟裕率二团、新六团2000人北上,途经丹北访仙、界牌地区,过江与新四军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
1941年8月,新四军第六师师部率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团各一营,在江阴西部渡江转至靖江。
1941年11月,新四军第十八旅经丹北过江赴苏中开辟江都、高邮、宝应地区。
1942年12月31日,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王必成率第四团、兴化独立团、盐城警卫团部2000余人,过江经新丰、延陵向溧阳、溧水地区开进,后改编为第六师十六旅。
1943年2月上中旬,新四军第一师抗大九分校等单位1200余人,由副校长刘季平、教育长杜屏等率领,分三批经丹北、新丰车站封锁线和延陵地区南下。
1944年12月27日,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率特一、特四及七团等三个主力团7000余人由仪征渡江,穿越下蜀、龙潭间铁路,经延陵地区南下浙江,开辟浙东根据地。
1945年4月7日,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叶飞,率一旅一团和特务二、三团及部分淮海、苏中地区干部从靖江渡江南下,途经丹北、延陵地区,20日到达浙江长兴。
1945年10月上旬,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率苏浙军区一纵、三纵及直属队及部分地方武装6.5万人,经宜兴、武进过江抵达苏北根据地,与陈丕显、管文蔚领导的苏中军区会师。
1949年4月21日晚,人民解放军东集团第二十三军、二十八军、二十九军、苏北军区警备六旅、八旅及特纵炮兵第五、六团从三江营(扬中以北)至张黄港(靖江以东)段的百里长江横渡发起攻击,前锋仅用不到二十分钟时间即强渡成功,相继占领武进百丈、圩塘、魏村及丹阳里庄、金坛、江阴申港、石碑港、长山等地。22日,第二十军及二十六军一部自三江营至永安洲从扬中渡江,经辛丰、埤城分别向镇江、丹阳进攻截断沪宁铁路线,一举突破敌人的京沪防御体系。
46.JPG 47.JPG 48.JPG 渡江战役中,从扬中强渡登陆的我军部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1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1 10:44 编辑

      丹北根据地(含丹阳地区)对人民军队做出的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爱国青年纷纷报效祖国,踊跃参加抗日队伍。除新四军收编改编地方民众武装外,各县地方武装主力每年均有次数不等的建制上升,丹阳地区输送给新四军的新鲜血液可供组建当时的一个正规师。据军史资料,革命胜利后由新四军改编的人民解放军共有8个军,其中二十军、二十三军、二十四军、二十九军均有丹阳成建制上升的队伍骨干。以下列举丹阳根据地营以上部队上升为主力的沿革演变情况:
1.新四军挺进纵队。1939年10月底,挺纵与江抗合编后的新四军挺进纵队辖四个团和一个直属营,共5000余人,旅级建制,黄桥战役后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1941年,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1945年11月,改编为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第一纵队番号改编为第二十军,部队精简整编后改编为第二十集团军。
003.PNG 004.PNG
2.新四军苏皖支队。1940年1月,新四军挺进纵队第三团团部及两个营在团长梅嘉生、参谋长张震东率领下,与苏皖支队合编,仍称苏皖支队。1940年7月,苏皖支队改编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1941年1月,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1949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三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1985年,第二十三军改编为第二十三集团军。
001.PNG 002.PNG 军史封面及相关史料
3.新四军丹阳独立支队。原为延陵常备队,经新四军派员改造为丹二区常备大队。1939年4月,丹南县成立后,常备大队经新四军一支队改编为新四军丹阳独立支队(团建制)。支队长王作舟,副支队长林胜国兼政委。支队发展为3个大队、1个特务队,近600人。年底,独立支队在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整训后,编为两个大队。1940年6月,独立支队北渡后,改编为新四军一师二旅五团三营。
4.丹北独立大队。1939年9月,中共丹北县委组建武装特务队。1940年6月,改编为中共丹北中心县委独立大队,1944年扩编为丹北独立团。1945年5月,改编为苏中五分区特务一团。后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二十九军八十七师二五九团,团长胡文杰。1985年5月,改编为守备四十六团,现驻守在福建平潭,是丹阳子弟兵部队成建制在建的唯一部队。
5.丹阳县警卫营。1941年冬,组建丹阳县警卫连。次年春节后,丹三区新兵连并入成立警卫营。1943年3月,警卫营充实新四军主力部队。
6.山南县警卫营。1942年1月成立,3月调苏北整训,后充实主力部队。
7.茅东县警卫团。1943年11月,茅东县成立县总队,下辖两个武装警卫连。1944年8月成立茅东县警卫营,下辖3个中队。1945年6月上升为警卫团,下辖3个营,计1300余人。团长凌海波,政委周峰。北撤后充实主力部队。
8.镇江县独立团。1944年下半年,山北县建立县警卫营。1945年6月,改为镇江县警卫营。9月,扩建为独立团。团长赵文豹,政委程中。北撤后,充实主力部队。
9.丹阳县独立团。1945年8月,丹阳县建立独立团。下辖两个加强连。侵华日军投降后,打入日伪内部的陈志率部撤出归编,该团增至3个连。团长王鹏,政委汪云龙,副团长陈志。10月初,独立团随党政机关北撤后编入主力部队。
10.新四军五十一团、四十七团。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组建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谭震林,由江南指挥部部队与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等部合编。3月,六师以丹北地区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第五十一团,团长张开荆,政委陈光。4月,新四军三团三营九连和丹金武县委领导的武装合并,在社头成立四十七团,下辖4个营,计1000余人。团长诸葛慎,政委兼参谋长熊兆仁。以上两团建制隶属第六师十六旅。旅长江渭清,政治委员温玉成。该部后演变为解放军第二十四军。

[attachimg]406**[/attachimg] 006.PNG
005.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14: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2 14:22 编辑

丹阳和丹北革命根据地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大批领导干部:其中,党和国家级领导人中,有曾任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 t013223921e5f4ab7ff.webp.jpg 和陈毅在一起的叶飞同志。
曾任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的姬鹏飞。
001558e86374084afbef19.JPG

省部军级领导干部中,有一大批治国栋梁和如林将星,详见图表:

姓 名
职务、军衔
原部队、单位
当时职务
叶 飞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上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副司令员兼政委
姬鹏飞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副总理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政治部主任
刘先胜
南京军区副司令、中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一团政委
张 藩
兰州军区副司令、中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参谋长
朱启祥
一军军长、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政治部秘书
刘文学
上海警备区政委、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组织科长
刘亨云
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四团参谋长
乔信明
南空后勤部政委、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一团团长
孙克骥
南京军区副政委、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四团政治处主任
余光茂
安徽省军区司令、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营教导员
周文在
福建省军区副政委、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营教导员
何克希
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二团政委
张开荆
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参谋长
梅嘉生
海军副司令、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三团团长
张震东
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一支队司令员
张潮夫
江苏省军区副政委、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四团政委
彭德清
东海舰队副司令、少将,后任交通部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组织科长
廖昌金
江苏省军区副参谋长、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二团参谋长
廖政国
上海警备区司令、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一团参谋长
魏天禄
海军工程部政委、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政治部主任
戴克林
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少将
挺纵、丹北县委
军事部长
张强生
济南军区空军参谋长、少将
新四军挺进纵队
二团参谋
王 详
江苏省军区副司令
新四军挺进纵队
连指导员
张宜友
吉林省军区副司令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作战科长
陈时夫
二十军政委、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副院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党委书记
孟 克
二十军政委
新四军挺进纵队
电台报务员
束 静
总参通信部军职干部
新四军挺进纵队
通信连警卫
陈履仁
北京军区装甲兵顾问
新四军挺进纵队
战士
金瑞伯
南京步校政治部副主任
新四军挺进纵队
二支队宣教股长
郑竹波
南京军区空军政委
新四军挺进纵队
团青年干事
赵汝山
南京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一团二营教导员
恽前程
福州军区空军参谋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六支队青年干事
张 鏖
海军航空工程部部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民运干事
常喜生
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战士
梁竹吉
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民运科长
孙伯威
广西军区副司令
新四军挺进纵队
四团二营教导员
梁 哲
空五军副参谋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调查科长
董铁山
江苏省军区顾问
新四军挺进纵队
政训队员
吴森亚
二十八军八十三师师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四团三营营长
匡亚明
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
钱 敏
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
丹北中心县委
书记
陈 扬
江苏省副省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三支队民运部长
陈玉生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七团团长
陈同生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新四军挺进纵队
政治部副主任
姚 力
浙江农科大党委书记
新四军挺进纵队
五团政治处主任
贺敏学
福建省副省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参谋长
韦永义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三支队司令员
惠浴宇
江苏省省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三支队政治处主任
管文蔚
江苏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纵队司令员
管寒涛
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副参谋长
管文彬
农垦部顾问
新四军挺进纵队
后勤人员
梁灵光
广东省委书记
新四军挺进纵队
司令部工作人员
陈伟达
天津市委书记
新四军挺进纵队
司令部工作人员
李一平
长春市委书记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一团政治处主任
陈西光
镇江、常州地委书记
新四军挺进纵队
政工干部
陈云阁
镇江行署顾问组组长
新四军挺进纵队
民运后勤工作
蒋新生
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副书记
新四军挺进纵队
三团宣教股长
林胜国
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少将
丹阳独立支队
政委兼副支队长
曾昭墟
二十军副军长、少将
镇江特区委
书记
洪 流
西藏军区后勤部政委
青年救亡服务团
负责人
范征夫
上海市政协秘书长
丹阳太平区
区长
吴昭文
武汉空军副参谋长
丹北县委
工作人员
彭 炎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丹金武县委
书记
吕镇中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金坛县委
书记
康 迪
中共江苏省纪委书记
镇句县委
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14: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1 14:36 编辑

根据地民众对党和人民军队的鼎力支持
解放前,丹阳地区农村中,贫雇农占总人口的70-80%,中农占20%左右,地主、富农占5%左右。占总人口70%以上的贫苦农民,有半数以上负债度日,生活艰难。抗日战争期间,各级党组织通过建立爱国民主统一战线、推行“三三制”民主政权、广泛开展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员收入等政策,让农民群众普遍受惠得利,广大民众由此和共产党心连心、根连根。根据地涌现出一大批党的关系户、堡垒户,长期为党政军干部提供隐蔽保护。仅在丹北地区就有麒麟、陈庄、册塘等堡垒村30多个,堡垒户65户。在解放战争时期,麒麟村370多户居民中,70%的家庭成员被捕过,被捕3次以上的有十多人。有3人因酷刑致死,致伤致残的达数十人,全村以大米抵押保释费就达三千石以上。抗日战争期间,农抗会、妇抗会发动群众向人民军队赠送慰问品,丹金武地区仅1941年就送军鞋4600余双。1943年1月至1945年4月,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新四军抽出主力部队开辟浙江地区,叶飞、粟裕等率领近万人马先后从丹北地区南下,沿途党政领导发动群众组织船只、门板、椽子等为部队架设桥梁。二团宿营张堰区积善乡时,全区筹集一万余斤大米和猪肉蔬菜给子弟兵。天目山战役打响后,中共苏皖区党委和苏南行署紧急动员部署支前任务,县区立即组织完成粮食征购和税收任务。1945年5月,茅东、金坛县的太平、镇丹、丹三、张堰、折柳等区乡,大批农民肩挑车推粮食运往100多公里外的浙西前线,支援天目山反顽战斗。金坛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管辖区内(包括丹阳铁路以南、丹金公路以东地区)完成了40余万斤的筹粮和运送任务。江南解放前夕,茅东县组织了3千人的秘密武装,镇丹扬工委也在丹北地区筹备了2千人的秘密队伍,以策应大军渡江南下。潜伏中统的地下党员邱涌泉掌握埤城守敌逃跑前即将焚毁100万斤粮食情报后,立刻布置人员看守,终将粮食交给解放军渡江部队。1949年3月,担负着渡江侦察任务的解放军二十军侦察连指导员任长生,在丹北地下党掩护下来到王家山嘴和龟山头两处渡口,摸清了敌军番号、编制、装备碉堡、炮位等第一手资料。丹南、丹北地下党组织将收集到的敌党政军警宪特情报、铁路、公路、长江沿线兵力部署和社会情况资料,以及当地地图上报到华中工委,汇编整理成《关于苏南概况简报》,连同地下组织关系转交相关部队,为解放大军顺利渡江乘胜进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14: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典藏丹阳 于 2021-4-11 14:41 编辑

    丹阳革命根据地遭受的重大损失
    根据丹阳县志记载,1935年,丹阳有人口537163人,1937年因日军入侵人口降至493441人。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至1947年,人口降至116451户、464897人。从八年抗日战争到三年解放战争,无休止的战事行动,频繁的骚扰袭击,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民众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民生经济受到致命性伤害。在三年坚持斗争中,留守人员艰难拼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茅山工委、华中十地委相继遭到彻底破坏,路南茅东、金坛两县工作被迫中止,仅丹阳、镇江、镇句三县保存了力量、坚守住阵地。
    从丹阳建立党组织,到新中国成立,先后有丹阳籍和曾在丹阳地区任职的64位领导干部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有1000余名党员干部和进步人士为国捐躯。根据江苏省民政厅编印的《江苏省革命烈士英名录》所列数据,丹阳牺牲的烈士是全省最多的。
    附表一:解放前丹阳地区牺牲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一览表
  
组织名称
  
职  务
姓  名
牺牲时间
牺牲时职务
中共丹阳独立支部
书  记
黄竞西
1927
省委特派员
中共丹阳县委
书  记
夏  霖
1927
省委巡视员
中共江浙区委
巡视员
张连生
1927
常宜丹金镇五县
  
军委会
负责人
荆鸿生
1929
中共丹阳县委
书  记
陈作范
1929
中共丹阳县委
负责人
张我华
1931
中共常熟县委
书  记
姚润生
1931
丹阳县委负责人
中共丹阳县委
书  记
颜  辉
1931
中共丹阳县委
书  记
汤醒白
1932
丹阳县第七区
区  长
夏  鹤
1938
中共丹南县委
宣传部长
钱浩元
1939
中共丹北中心县委
宣传部长
史文实
1940
东南游击队
司令员
姜孝龙
1940
中共丹七区委
书  记
孙经华
1940
丹徒县一区
区  长
范超群
1940
中共丹北县委
书  记
周书平
1941
沙洲县长
中共丹南中心县委  
副书记
任  迈
1941
中共丹南中心县委
宣传部长
袁先锋
1941
兴化县政府
县  长
朱廉贻
1941
中共镇丹金县委
青年部长
何其一
1941
宝北区委书记
丹北保安司令部
大队长
梅生发
1941
中共山北县委
书  记
莫  中
1941
扬中县委组织部长
中共镇丹金县委
宣传部长
赵  云
1941
中共丹三区委
书  记
眭  俊
1941
丹阳县丹七区
区  长
许清照
1941
兴化县民政科长
中共镇丹金县委
书  记
强  博
1942
江宁县长
中共山南县委
青年部长
赵  毅
1942
中共山南县委  
青年部长
商福元
1942
丹金武县委东区区委
书 记
赵长林
1942
农民抗日协会会长
山南县二区
副区长
张英风
1942
中共金坛县委
副书记
陈  敏
1943
中共丹金武县委
组织部长
潘激之
1943
镇丹县太平区长
中共山北县委
妇女部长
孙晓梅
1943
长江工委委员
镇三区
区  长
徐盘荣
1943
蠡河区
副区长
周永健
1943
山南县五区
戎志明
1943
山南县三区
副区长
朱  耀
1943
镇丹县政府
公安局长
邵建甫
1944
区委书记兼区长
溧水县政府
县  长
孙  曼
1944
铁道工委河西区
区  长
王元清
1944
中共山北县一区
区委书记
郑锡兰
1944
丹一区
副区长
夏  炎
1944
山南县一区
区  长
邹国器
1944
山南县政府
县  长
王  龙
1945
镇江市长
山南县政府
县  长
吴  翼
1946
澄西县特派员
中共丹阳县委
书  记
徐  明
1946
中共茅山工委书记
金坛县
特派员
余  慎
1946
茅山工委代理书记
中共茅东县委
副书记
张仲英
1946
特派员
中共镇丹工委
书  记
王若谷
1946
江都县文教科长
中共山南县六区
区委书记
王文生
1946
澄西县特派员
太平区区长
副区长
张国荣
1946
留守干部
高邮市政府
副市长
恽  白
1947
镇句县武工队长
辛胡区
副区长
谈  宇
1947
中共十地委警卫大队
大队长
孙春度
1947
中共丹北县委
圌山区副区长
孙光华
1947
兴化县副区长
中共丹阳县委
组织部长
宦德胜
1948
特派员
金坛县政府
副县长
薛  斌
1948
茅山留守处主任
中共江镇县委
副书记
左治平
1948
中共镇丹扬工委委员
扬中独立团
参谋长
印世庸
1948
丹北留守坚持干部
镇丹区
副区长
王傲毅
1948
丹北武工组负责人
挺进纵队第四支队
副司令员
翟金魁
1939
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营
副教导员
尹  清
1939
挺进纵队
营  长
韦石如
1939
挺进纵队
营  长
焦  勇
1940
苏皖支队
副营长
邵佩农
1940
新四军五十一团
参谋长
赵伯华
1941
新四军某部
营  长
黄润生
1941
泰州独立团
副参谋长
冷  静
1943
新四军南通警卫团
参谋长
殷   逸
1944
新四军某部
营  长
杨亦康
1944
苏中军区第七纵队
团副参谋长
徐德舜
1945
十六旅
教导员
杨辛农
1946
十六旅一营
教导员
赵连根
1946
解放军华野六纵
二营长
许小根
1947
华野一纵七团
参谋长
周  毅
1947
华野六纵三十二团
一营长
王志平
1948
华野六纵先遣支队
参谋长
朱福坤
1948
华野九纵七十九团
参谋长
钟之远
1948
华野一纵一师二团
参谋长
胡云标
1948
解放军某部
营  长
顾如星
1948
解放军某部
副团长
张大毛
1948
二十三军
团  长
邓若波
1949
二十九军
团  长
胡文杰
1949
苏北军区特务营
营  长
杨龙海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5-6 08:39 , Processed in 0.0896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