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41|回复: 0

伊犁自驾游:在新疆伊犁,做头牲口都幸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 11: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行程】
  克拉玛依——伊宁
  从克拉玛依出发,走不到30公里的便道,塔岔口之后路况好转,经奎屯,直下伊犁,一路高等级公路,果子沟有近二十公里施工路面,出沟至伊宁,皆为高速公路。全程600公里,行程约10小时,过路费不到百元。  
  伊宁——琼布拉森林公园
  从伊宁市出发,过伊犁河老桥(新桥亦可),经察布查尔县城。因道路维修,去森林公园方向需绕道,建议咨询当地出租车司机。进山路况好,多为柏油路面,最后十公里为沙石路面,狭窄险峻,请谨慎驾驶。全程约百公里,一个半小时。  
  伊宁——昭苏
  我们选择刚恢复通车的伊昭公路前往。从伊宁市出发,过伊犁河大桥,经察布查尔县城,一路向北,山势较高,路况两头好中间差,尤其是山路部分,彰显“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要义,途径著名的白石峰,景色壮观优美,令人赞叹。但伊昭公路弯多路窄,时有落石,一侧为百丈悬崖,请严格按照交通提示,谨慎驾驶。全程200余公里,约需5小时。  
  伊宁市——伊宁县
  三年来,我们一家总是在一处幽静的维吾尔庭院消夏,每次去呆一整天,但是这个庭院没有向导带领,确实不好找,因为当地维吾尔居民汉语普遍不大好。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伊宁县城小巷里,类似的庭院还有很多。
  全程十公里,路况好,半小时路程,几乎出城即到。
 
【衣食住行】
  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你必然是要去昭苏、巩留、新源这样以山地草原森林为主要观赏目的的旅游地,除了夏季日常穿着,备一套冲锋服就足够了,当然,去往山地,徒步鞋是必须的。女士们尤其要注意防晒,尤其是昭苏高原,紫外线那是相当得强烈。
  伊犁的碎肉面仍然是7元一盘,想起克拉玛依的13元天价拌面,悲从中来,为自己还没成家的年轻同事们伤感了一会。随便走进伊宁街头的一家面馆,都能感受到伊犁风味的地道,伊犁人热爱美食,伊宁市餐馆林立,各地风味兼备,价格便宜得出奇,分量又极大,一顿不错的十人参加的晚宴,三百元到顶了(当然,不是海鲜类)。推荐:原生态冰激淋在伊宁五中(汉人街回民大寺)附近,超级美味;拌面没必要推荐,各家都很好;吃鱼去伊犁河边。想喝格瓦斯,五升一桶冰镇的仅售十五元!
  住在哪里随意,我们在伊犁有个小窝,不担心这个问题。可列位要是选择夏季旅游黄金季节去伊犁,先得安排好住的问题,最好提前预定宾馆。
  比如我们这次到昭苏,正赶上那里在搞首届国际马术拉力赛,四方嘉宾云集,好点的宾馆都被主办方包圆了,到处找不到房子。最后耗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一家酒店最后一间空房,差一点就露宿街头,而且对方声明,只能住一晚上。
  还是因为住宿的问题,我们没能去成夏塔古道。因为那里到了夏季,基本也找不到住宿地,除非你随团旅游,提早预定,或者有亲戚朋友在那里。
  独库、伊昭公路的顺利通过足以证明,哪怕你开着一辆QQ,也能游历美丽伊犁的大多数景致,毕竟,在做大旅游战略的伊犁,路况条件已经大大好于以往。
  当然,你看不到最原生态的最美的,有些地方,连骑马都到不了。如果你热爱徒步,那再好不过,伊犁群山和草原中的随便一条线路,都堪称经典。鉴于出现过很多次事故,希望徒步爱好者不要轻易涉险。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乡间小路,带我回家)
  如何让这一路变得愉悦起来,这是个问题。我在乌伊、克伊公路上奔波了将近22年。
  从初始的昏昏欲睡无比烦闷,到现在的日益平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即便是那些无趣的童山,灰蒙蒙的戈壁,散发着刺鼻味道的野草荆棘,也能勾起回忆中的点滴。我知道这是年龄渐长的表现,终于到了开始注重过程的阶段,不再像以前那样,急匆匆直奔目的地而去,以至于忽略身边经过的一切。
  伊犁之旅我们家几乎每年都进行一次,时间大致在七月,这个可以理解,为了照顾孩子们的假期。还有一点,伊犁的七月物产丰美,气候怡人,山花烂漫,是黄金旅游季,再有,伊犁是我家乡,潜意识里总觉得不应该离她太远。
  然而我们在外谋生,离开是必然的事情,以前我有个念头,家乡始终是家乡,她始终在那里。但是这么些年来,交通的不便和一些人事的变迁,已经让我和那片土地渐行渐远,这种无奈很难与外人道,我想,我现在必须坦率承认自己的一厢情愿和游客身份。
  目下我顶多算是个熟悉道路的导游吧,而我的顾客群几年来始终很稳定,只有家里的其余三位成员,他们,是我必须仔细伺候的老板。
旅行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件私密的事情。我在网络上看了太多的旅行日志,充满了猎奇、误读以及到此一游的匆忙,还有游历冒险的快感,人们匆匆走过预想的道路,然后在地图上划一个叉,OK,我来过,而且永不再来。


赛里木一夜
  无数次经过赛里木,但是驻足却不超过一小时。方便,洗车,让扑面而来的冷风吹走一路的疲惫,这大概是大多数过客的心思,顶多,去往伊犁的轻舒一口气,有了漫长的旅途即将结束的轻松,离开伊犁的抖擞抖擞精神,下面的路程,不再蛇行龟步。
  我知道赛里木的七月很美,美到令初次来到这里的人们惊讶和欢呼,一扫漫长旅途的疲惫厌倦,实际上赛里木的五月更美,比七月清冷,遍野山花怒放,与碧蓝的海子质感的流云相伴,撼人心魄,令人窒息。
  五月到七月,短短的两个多月里,赛里木是摄影师的天堂,出发前,对此向往已久立志成为一名拍客的我,购买一部数码单反的申请终于通过,高兴之余决定,在赛里木停留两个小时,无他,试机而已。
  结果,一个小小的失误,在无边的花海和丰美茂盛的草原里,我们的车钥匙像游鱼潜入深海一般,再无踪影。
  好吧,在等待克拉玛依的备用车匙到来之前,我们在赛里木过夜。这个决定做出后,全家老少从烦躁和沮丧的状态里迅速转为轻松惬意,孩子们开始在海子边疯跑,时不时摔进深草,然后快乐的爬起来继续玩闹,时而他们也安静,指着一从野花询问花名,壳子多以乡间土名应对,孩子们很是不满,看来家长们以后拖家带口去草原,手头还得备一本新疆本草之类的图书。
  整个下午,在太阳落山之前,我与老伴则悠然行走在湖边花海,一边是略带凉意的海风,一边是沁入心脾的花草香味,偶尔驻足拍几张糖水也似的图片,抬头看看即将落山的温和的太阳,所有的郁闷一扫而空。
  时不时也有客车带领大批游客到来,隔着几百米,一阵鼓噪与拍摄,人们摆出各种姿势,然后带着数码相机里的数据匆匆转身,继续赶路。
  很奇怪的是,那半天里,海子边几乎只有我们一家四口和几只悠闲的牛,牛儿们营养良好,皮毛发亮,沉稳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与我们擦肩而过,我的相机镜头几乎贴着牛角,牛们也不以为意,颇具明星风范。
  老伴又一次发出了她著名的感叹:在伊犁,就是做一匹大牲口,也是幸福的啊。
  夜间的赛里木,即便是七月,温差也可以达到二十摄氏度,蒙古包里早早生起了炉火,我们一大家子,就着羊肉汤,吃着手抓肉和大盘鸡,辅以花卷奶茶皮辣红和宽面,这些融入新疆人日常生活的最简单的食物,在海子边吃来,却有着异乎寻常的香味。
酒足饭饱,在松树头的某个山坡上,壳子一家散步消食。
丫头抬头看天,惊讶说,那就是银河吗?太宽啦,太亮啦,真的像一条河哎!
  老伴说,这么清楚的银河,我看着都觉得有一点害怕。
  儿子说,太冷啦,我要尿尿。
  有多久没有仰望星空了?我不知道,这一家子如此神叨叨,足以证明他们的放松和惬意。而这些,在城市的日常生活里几乎不可能有,脚下和前方都顾不过来不说,屁股后头还有一堆遗留问题呐。
  在海子边的山上抬头看天,确实是享受啊。
  
琼布拉的雨中漫步
  五年前初去琼布拉的时候,伊昭公路正在修修补补,我心疼爱车,开得那叫一个慢,等到了地方,用了近两个半小时,现在就好多啦,一个小时不到,就看见蜿蜒山路下山门洞开。而且居然取消了门票。尽管原来票价也不贵,才10元。
  苍茫乌孙山里,有一个独特的绿色世界,雪岭云杉高高耸立,不知名的野花四处开放,连那山涧都显得可人心意,很柔和地流淌。去的时候赶上阴雨连绵,壳子一家的情绪丝毫没有被坏天气左右,满眼的绿意和各色的山花,确实令人安神。
  进山不久,我将儿女托付给打马路过的哈萨克牧民,以一小时三十元的价格,让这个面相淳朴的兄弟带孩子们进到更远的森林里游历一番。临出发时,哈萨克兄弟默默卸下原本驮在马背上的褡裢和货物,然后带着兴高采烈的孩子们慢慢走远。
  我知道他是为了让我们两口子放心。老伴也明白啦,对我说这大兄弟大可不必如此小心,他就是想拐这俩娃娃,带回去顶多三天,就会哭着喊着满世界找我们,求我们领回去。
  我和老伴笑着沿河边散步,半山晴处半山雨,轻雾恰如时尚的纱裙,弥漫在山腰杉林。奇怪的是,整个景区,又是只有我们一家做客。难道今日还是壳子家专场?
  山涧飞瀑,林中人家。顺着峡谷到了石路尽头,就见红色的酒旗在半山腰迎风招展:这是一家维吾尔风格的景点酒家,有蒙古包,有漆成黄色的木屋,有悬在河边的原木亭台,气氛闲适而悠然。即便我们走到了跟前问询,老板的反应也都有些迟疑,问清楚人数和需要的饭食,就到一旁忙碌,再不搭话。
  余下的时间里,我和老伴一言不发,只坐在河边发呆,闲看雪岭云杉和飘渺的云雾,听隐约的松涛。半晌,老伴说,我觉得不喘了,觉得呼吸很省力,吸半口就顶平时的一口。
  我说,这是森林边缘,河谷的上游,是负氧离子横行霸道的地方,要不,在这里呆着算了,开个小店,不去想那些杂七杂八,能多活几年。
  老伴沉思半晌,叹口气说,还是算了,退休了再来吧。
  马铃儿叮当响处,山脚拐弯处孩子们的笑声传来,哈萨克兄弟背着手在前头走着,缰绳握在了丫头手里,马儿乖巧地跟着主人的步点,不急不缓地行走。
  琼布拉的大半日,始终是阴云密布,小雨不断,在小木屋里歇息时,壳子一家与躲雨的鸡、狗、山羊一道冷得瑟瑟发抖。然而随着一碗清茶下肚,一股暖意上行,手抓肉的鲜嫩和抓饭米粒的质感,忽然之间显得无比的清晰。
  
行走在昭苏草原
  13年前,我在昭苏呆了整整一个月,那时的记忆与开办不久的昭苏天马艺术节相连,当然,更与各种狂欢和酒宴相连,与夏塔古道里幽深的景致相连。印象深刻的是,在去往夏塔的路上,一哥们前一天喝倒了,抓紧时间在吉普车上输液,但是到了地方突然神清气爽,狂拍十个胶卷后接着喝。再以后的消息是,他戒了酒,一辈子的酒,都在昭苏喝完了。
  新疆很多地方都流传着人均白酒消费量全球第一的传说,比如克拉玛依,比如和布克赛尔,比如昭苏,这些地方,若干年前暗合苦寒之地的要意,有此一说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但是这么多年下来酒风依旧的,还属昭苏。
  有草原,有汗血宝马,有烈酒,昭苏的七月,贴着狂放的标签。
  7月应该是昭苏最好的月份,因为湿度和温差不是那么大,而且阳光怡人,遍野菜花开放,一色鲜黄蔓延到遥远的山边,有一种极为温柔的壮观在里面。
  而无边无沿的草原上,有各种小花开放,雨水丰沛的年头,草深过膝,马牛羊骆驼成群结对的悠闲走过。到了这样一个地方,任你是谁,只要手中有相机,都会忍不住大拍一番。
  菜花毕竟是大规模的人工景致,要去少有人工痕迹的地方,绝对是夏塔古道,听了我们的愿望,当地接待的老兄哈哈一笑,就凭你们的小车和拖家带口的现状,难!随即打电话给74团的朋友,对方说还是别来啦,一百多公里跑过去没地方住不说,山里根本进不去。
  这是壳子一家此行最大的遗憾,老伴恨恨地说,等手头有钱了,一定要换一辆越野车。
  老伴每到一地,必问询当地美食,到昭苏后,馋劲上来,又问我,我回答,马奶酒算一样,牛肚菌算一样,但是此物稀少,估计吃不上,还有一样,土豆。
  老伴撇嘴,土豆算美味吗?结果晚餐的时候,炒土豆片、煮土豆,我们全家吃了一大盘。老伴打算买一袋回家,被我以小白拉不动为由拒绝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2 09:25 , Processed in 0.0678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