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阴催促着每一个人前行,疾速地不留一丝滞待的痕迹,但——只要你想回望过去,回望那些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美好,谁,也无法阻拦。
————题记
拥着清晨第一缕芳香,浑然陶醉其中,观赏当下花儿最娇艳的姿态,不觉心神荡漾,韵味盎然。飞快地,夕阳西下,似容颜憔悴,花瓣竟散落满地。轻轻拾起,细细感受,体味,想起竟是无限美好的往昔。
朝花夕拾!对!《朝花夕拾》!
鲁迅先生用其精妙的笔尖写下这质朴,清新的篇章,委实让我痴迷———
“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分,而且光明正大的。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颇像人们的幸灾乐祸;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的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这是在《狗·猫·鼠》中,鲁迅先生对自己为何“仇猫”的解释。一字一句,确凿有力,将猫的“媚态”跃然纸上。但仔细想想,认真品品,所谓的“猫”不正是鲁迅先生口中那些“现代评论派”文人?这是一种讽刺,对“现代评论派”文人“媚态的猫”似的嘴脸的讽刺。同时更是对鲁迅先生思想的肯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是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描写的最为详尽的,言语间洋溢着童真,烂漫。百草园中的菜畦,皂角树,桑葚,鸣蝉,黄蜂等。三味书屋中严厉,博学的先生,快活的课余游戏等,无一例外,都是鲁迅先生最美好的童年记忆。而正是这些记忆,带给了鲁迅先生心灵上莫大的慰藉。
《朝花夕拾》全文以《范爱农》结尾,意味深长。范爱农对于鲁迅来说,是难得的友人。他耿直,爽快,最后却因为受到黑暗社会的排挤,溺水自杀身亡,可悲可叹。而这正指明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的重视,深刻表现出鲁迅先生的思想情感。
纵观全文,鲁迅先生在以年少的目光追忆往昔畅谈经历的时候,又以成年人锐利的眼光作出全新的理解与评论,语意深长。
轻轻合上书本,闭目思索,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前行,从而达成自己远大的理想与目标。但当我们奋斗累了,我们可以暂且停下,回顾往昔,从过去的点点滴滴中参透出更为深刻的哲理,这样当真才算不枉此生。
请永远记住吧:“前行,回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