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公择主与大学生就业
说起关羽,人们自然会想起他放弃曹操,重追旧主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关于执着地追寻当时尚未成气候的刘备呢?笔者以为,除了人们赞誉的“忠义”以外,还有以下原因:一、关曹情趣欲望不同。曹操所赐不外乎金钱、美女,关羽要的是建功立业的荣誉。二、曹魏集团人才济济,关羽在曹营未必能名震朝野。三、关羽与刘备相知,确认刘备胸怀大志且有王者之术。他可以通过辅佐刘备而建立自己的功勋。
目前大学生就业,或是不切实际,期望值过高;或是处在低迷状态,不知所措,造成“高难攀、低不就”的窘态。关公择主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是:
首先是要准确定位。理智丈量自己的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去向,这是毕业生开创事业的先决条件。关公择主,首先是对自己的实力作了判断。借鉴古人的做法,通晓务实与高效的辨证关系,对大学生就业很有裨益。
其次要审时度势。知识经济时代赋予人才流动以更广阔的天地,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毕业生择业也变得越来越多极化。因此,审时度势将成为毕业生在择业时必备的素质。只有看准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才能有的放矢地施展才能。关公在三国战火四起的环境中智择名主,对大学生应有所启发。
其三要巧妙地避热就冷。目前,社会上似乎对工作有冷门与热门之分。热门单位门庭若市,自然门墙高筑,外人难入。冷门单位门可罗雀,广开大门也少人问津。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客观反映出毕业生在择业上存在的误区。关羽“避热就冷”,找准自己的用武之地,静候时机,待时而动,使自己留下了千古英名。因此,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精确的分析能力,往往是创造择业、创业奇迹的根本。
发表于《中国人事报》、《中国教育报》、《镇江日报》、《江苏人事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