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苏北苏中苏南的代表共议区域协调发展
省两会 来源:中国江苏网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学勇代省长指出,我省要加快苏北振兴步伐,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大力推动苏中崛起,加快与苏南融合,彰显区域特色,构建新优势;全面提升苏南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2011年,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来自苏北、苏中、苏南的代表的共同关注点。
增强内生动力仍是苏北振兴关键
过去的五年,是江苏城乡区域大统筹的五年,其中一个大亮点就是振兴苏北。地处江苏最北部的沛县,区位条件不优、交通发展滞后。县委书记冯兴振代表告诉记者,近几年沛县不等不靠,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错位竞争,通过壮大铝加工、煤盐化工、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特色产业,以及农业特色产业和汉文化景区等城市特色产业的集聚集约发展,大大提升了转型发展的支撑力,全县综合实力一举跃入苏北县级“第一方阵”,成功跨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
来自苏北的代表们表示,全省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苏南继续领跑,苏中苏北进入到快速崛起的新时代。“省里把加快苏北发展放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我们要创新加快新一轮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更加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苏中新优势在于彰显区域特色
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代表说,过去的五年,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最突出的就是抓住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大力实施江海联动开发,推动发展进入快车道,南通成为全省江北首个整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地区。下一步要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临江靠海、接轨上海的区位优势,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重点在引进外资、产业集聚、联动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抓住苏通大桥等过江通道陆续建成开通的有利机遇,促进跨江开发、江海联动,在更高起点上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新优势,加快与苏南融合发展。他表示,“十二五”时期,南通将以更高的定位、更广的视野、更实的举措,谋划和推动未来五年的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推动经济持续跨越发展、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在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后,如皋市长姜永华代表告诉记者,“十一五”时期,如皋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如皋要坚持率先发展,更大力度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加速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确保2012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基本现代化水平。
提升国际竞争力,苏南才有新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提升苏南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史建珍代表认为,这应该成为2011年苏南地区发展的一个着力点。在推进苏南基本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加快苏南产业提升和经济升级,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突出集约发展、自主创新、生态环保,力争在一些新兴产业和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同步发展,成为创新型经济先行区,成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先导区,更好发挥对苏中苏北的辐射带动作用。
来自丹阳的荆玉堂代表告诉记者,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让苏南的发展受益良多。在丹阳这个只有81万人口的江南小城,无论是传统产业的“链内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都指向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行业最高点。恒神碳纤维、卡威消防车做到了全国第一,巍华精密合金成为了全国惟一,博昱三维微结构光学膜创造了国际惟一。这是一种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只有不断提升竞争力,苏南的发展才能不断拓展新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