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你公交车”驶出惠民路
——句容镇村公交发展模式带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1-03-14
面对农村经济条件落后,村民居住点分散以及乡村道路狭窄等多种不利因素,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面临不少困难,但政府解决村镇居民出行难的决心更大。近日从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现场会上了解到,由于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句容实施并形成了“三级”客运网络,其中推进镇村公交网络化创新举措不断,成为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亮点,值得在全市推广。
全方位感受“迷你公交”
“镇村公交网络是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中的难点。”市运管处客运科科长卢笙告诉说,城乡客运一体化由城市公交、城乡客运及镇村公交三级网络构成,相对于前两级客运网络,镇村公交在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先天条件制约,而迷你公交车成为镇村公交最适用的车型。
近日一天上午9时许来到句容镇村公交葛村始发站,坐上葛村至甸岗的专线,全方位感受“迷你公交车”。这种车外形如同大型面包车,有16座。车内空间虽然不及普通公交车,但也较为宽敞。
乘客陈亮华老人告诉说,村民们都爱坐这种“迷你公交”,从葛村到甸岗,全程有12公里,只要1元钱,而以往乘坐私人营运的小中巴,全程要4元钱。
据发现,这条线要经过葛村、西地、蒋社、墓东……13个站点,平均每站1公里,行进在狭窄的乡间公路上,这种小公交非常方便。从起始站出发时,车上有乘客14名,一路上,上下车的乘客并不频繁,到终点站时,全程用时22分钟。记者注意到,“迷你公交”是招手即停,方便村民。
学生专线让家长更放心
除了方便村民出行,“迷你公交”还承担着接送离校较远的村镇小学及幼儿园的孩子们的重任。郭庄镇村公交车队队长戴国荣告诉说,“迷你公交”一般每天早晨6时许就出发了,各车按事先设定好的路线接送小学生,反复两趟线路运行后,还要接一趟幼儿园孩子。下午4时以后,再分别到各校接孩子们回家。通常上午8时可进入镇村公交始发站开始营运。除此,周六及周日两天,将全天为村民们服务。
当天下午在句容春城中心小学看到,4点钟还不到,校内操场边已停放了8辆“迷你公交”和一辆大客车。4时20分,第一批回家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上车。校长牛凤平告诉说,全校有800多名学生,有380名学生因离校较远,全部由“迷你公交”接送上下学。值班教师每次都与司机交接核对上车学生人数,确保学生安全。
春城中心校六(1)班杨欣同学的父亲说,他家在曹庄村,离校有6公里,过去他开摩托车接送孩子,既不方便,也耽误工作,有了“迷你公交”,孩子上学时可在村口固定站点等车,家长很放心。牛凤平说,以往接学生都由私人中巴车承包,车况差,不能准时接送及行车安全等问题令人忧心,建立了镇村公交网络,学校便放心了。
政府撑腰坚持惠民之路
句容市运管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9年,句容“三级”客运网络已基本建成,其中开创的“以学生接送为主体,以镇村客运为辅助”的镇村公交新模式是亮点。“迷你公交”正是适应这一模式的新创举。据了解,由于镇村道路通常在3.5米宽左右,大型车辆通过不方便。同时,由于村民居住地相对分散,客流较少,“迷你公交”更适合生存。
据了解,目前句容所有乡镇投入镇村公交车辆114辆,覆盖全市505个农村居民点,行政村和居民点覆盖率分别达100%和80%。去年又新开接送线路169条,镇村交通运输能力得到了更大提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句容镇村公交在使村民们获得便利及实惠的背后,是政府承担着巨大的资金亏空。句容华通镇村公交公司总经理唐良武告诉说,从2009年镇村公交开通以来,公司经营一直亏损。而去年全年共计亏损320万元。不过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对于亏损部分,政府是全额买单,确保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正是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镇村公交惠民之路才得以越走越宽。市运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镇村公交有别于城乡客运,完全依赖市场化运作必然会导致抢客、倒客、随意提升票价以及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收入不高的村民来说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因此,依托政府支持,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必然趋势,这一做法也值得全市各地学习。据悉,句容镇村公交还将增加建设237个农村客运候车亭,更加方便广大村民出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