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博说起的网络文化 云阳学校小学部 张程
微博越来越流行,流行得几乎超过了感冒。起先应该是博客,再起先好像是qq空间,其实最起先实则是bbs。在网络未盛行的时候,曾经有厕所文化,或者是某风景区的石头上划着某某某到此一游。我不是故意地将微博作此类比,但事实上,我并不认可微博这样的网络文化。 现今的网络就像是个明星梦工厂,或者是流行的发源地。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居然受宠了一年。“犀利哥”带动了乞丐的流行风尚。更有专业的网络炒手,把“凤姐”和“芙蓉姐姐”此等极品东施,推至艺术大潮中,极尽百态。我在想,艺术再博大再包容,也难受得了这样的恶作剧吧。 现在过得了小学毕业这一关的,大体上都算得了是网民了。中国的网民,或者说懂汉文字的网民,以数亿计。但如我这般的普通网民,大多数时都只作个看客。“就那样吧”;“神马都是浮云”;“你方唱罢他登场”,总之我们免费看戏。网络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长为庞然大物,巨大到可以吞噬许多不符合网络效应的文化。文化隐隐然有被网络文化所替代的危险,网络文化又隐隐然有被急功近利的诸多浮躁者牵引偏颇的危险。 时下特别红的是相亲类的网站。据了解差一点的此类网站,都有几百万的注册用户,多一点的则有千万上亿的用户。有那么多的他找不着老婆吗?有那么多的她找不到老公吗?生活中我也认识不少的男男女女,好像都挺安居乐业的。不捅破那层窗户纸,只戏问一句:网上的他就一定是宋玉潘安?网上的她就肯定赛西施貂婵?就算真遇到极品的帅哥美女,也是会放屁掏鼻,吃多了韭菜夹一根在门牙上,笑起来也确实雅不起来的。说到底很多成年人甚至少男少女们,都是想借着网络的虚幻游戏一把,放纵一回,实则有所不知,我们都被网络游戏了。 一句话也可以成微博。还有那么多人看着,传着。在我看来,微博是什么?不就是当年小学老师逼着我们写的日记么?日记是隐私啊,是给自己日后慢慢回味的心路历程。现在的人,就那么喜欢晒隐私吗?就那么几句话,一段文字,就是文学了?就能给很多人阅读,还形成了相互利动的效应。古人如孔子,倒也是常常只字片言就是一篇文章了。但那是何等的凝炼之笔啊!一朝一代里,又能有几个孔圣人出世呢?而且还是古文的。我读《菜根谭》,常常一句警句,都要细读数多遍,还得再配上下面的小字解释才能懂悟,还是常读常新,那些明星的微博,有的是拍戏拍累了,随便说一句两句,有多少值得阅读的东西在里面,又有多少无聊的成份在上面。自然也有教授写微博,也有名人写微博,更有草根写微博的,但我细看之下,这微博的含金量,究竟能有多少? 微博教世人越来越浮躁了,功利年代,成名趁早。还有多少学子能板凳一坐十年冷。都急于表现,都现学现卖。那真正的文化内涵哪里还提得起,举得动啊。我们古老的民族里的很多文化,美德,就像湖里的鱼,被网络一网一网地捞着,最后剩下的,将只是些适应那网络的顺从物。在此,我呼吁那些正沉溺于网络的人,息网一天,给自己一个全新的装备。大自然青山绿水(其实青山绿水也日益减少,我个人同样呼吁大家热衷环保,但在此不表),做个户外的行者,无论是热爱摄影,音乐,健身,还是旅游,美食,就是别——只爱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