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6|回复: 14

关于吕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9 0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最近浏览陈贴,发现关注吕城的网友很多,本人就花点时间收集点资料,希望能给有关网友有所帮助。
    1.关于吕城由来:吕城位于今镇江丹阳与常州武进交界之处。现京杭大运河傍镇而过,是进入太湖流域的一个重要通道节点。
吕城相传为吕蒙所筑。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吕城,县(丹阳)东南五十四里,与武进接界。相传吴将吕蒙所筑,城址尚存。”而清袁枚在《子不语》卷八则记录了当地习俗:“吕城五十里内无关庙。相传城为吕蒙所筑,至今蒙为土地。一造关庙,每夜必有兵戈角斗声,以故相戒勿立关庙也。有以卜卦行道者,借宿土神庙中,夜间雷电作闹,屋瓦皆飞。及旦,不解其故。里人来观,则卜者所肩一布旗上画帝君像也。乃逐之,不许其再宿吕侯庙中。”这则记录由于《子不语》的声名,使得吕城无关庙的故事流布日广。光绪丹阳县志除上述记录外,还增加了一条:“吕城二十神祠……所属境周十五里,不置关祠。有一县令不信,值颜祠社会,故令伶人演三国演义杂剧。狂风忽起,卷芦棚苫盖至空中,斗掷而下,伶人有死者。所属十五里内瘟疫大作,令亦大病几殆。”增加吕城的神秘色彩。更有很多文人写下了许多关于吕城的诗篇。清代与袁枚等共称“八家”的吴锡麒,官至祭酒,游丹阳时写下一首《吕城》:“川城期利济,旅泊淹荒陆。雀聚城久空,苔迷垒谁筑?颓阳隐寒荠,凄想激乔木。之子信霸才,重任膺颇牧。韬精托寤言,励志动渊瞩。永言君子慕,肯负将军腹。部曲今已无,旗鼓昔何肃。雉堞缅萧条,沙鸥感洄洑。时遇农夫言,春耕拾遗镞。”蔡芬的《夜泊吕城》:“石尤风作恶,舟泊吕蒙城。市岸乡音杂,河桥月色横。空囊思贳酒,隔舫正调筝。咫尺家园在,依然滞客程。”丁煃的《吕城怀古》:“都督军符付阿蒙,建牙吹角此城中。千寻雉堞销沉尽,二月莺花今古同。”这些诗篇无一例外地将吕城视为吕蒙所筑。尽管上述内容志志辗转相载,但吕城究竟筑于何时,目的何在,翻诸典籍,均语焉不详。
唐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丹阳县下载有刘繇城而不载吕城。宋《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九丹阳县下无吕城记载。清光绪《丹阳县志》卷四记录了丹阳的五个镇,吕城为其一,下注:在县东四十里,宋雍熙四年(公元 987年)置。宋《嘉定镇江志》卷十二云:“吕城酒务在镇内”。 最迟,吕城在宋即已成为一座重要的里镇。
如果将吕蒙足迹作一梳理之后进行分析,或许可以得出吕城始筑大概时期的一点端倪。
《吴志·吕蒙传》云:“从(权)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吴志·吴主传》云:“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建康实录》卷一云:“十三年春,征黄祖于江夏”。则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吕蒙当时随孙权至今湖北征黄祖。而孙权则应当回吴。《建康实录》卷一云:十三年“权始自吴迁于京口而镇之。”
《吴志·吕蒙传》云:“

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乌林,围曹仁於南郡。……遂据南郡,抚定荆州。还,拜偏将军,领寻阳令。”《吴志·吴主传》云:“十四年,瑜、仁相守岁馀,所杀伤甚众。仁委城走。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吕蒙随周瑜在今湖北征战。
《吴志·吕蒙传》云:“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此时,周瑜卒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则此时,吕蒙与成当、宋定、徐顾等仍屯驻今湖南一带。
《元和郡县志》云,初吕蒙守濡须,闻曹公将朱,夹水筑坞,形如偃月,名曰偃月坞。《吴志·吴主传》云:“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曹操攻打濡须无果而退。则此阶段,吕蒙应转至今安徽屯驻。
《吴志·吴主传》云:“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硃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建康实录》卷一云:二十年,权置“南三郡,守使吕蒙讨定其民,蜀将关羽尽逐出之,权大怒,自上镇陆口,使汉昌太守鲁肃南讨”。《吴志·吴主传》云:“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於益阳。”《吴志·吕蒙传》云:“是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专有荆土,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4年),则吕蒙转战于今安徽、湖南、湖北一带。
《吴志·吴主传》云:“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彻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甘宁等在津北为魏将张辽所袭,统等以死扞权。”《建康实录》卷一云:“二十一年,权自陆口引兵还合肥,营于津北。”《吴志·吕蒙传》云:“师还,遂征合肥,既彻兵,为张辽等所袭,蒙与凌统以死扞卫。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则吕蒙又从孙权从湖北转战安徽。
《吴志·吕蒙传》云:“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 《吴志·鲁肃传》云:“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则吕蒙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由安徽转驻湖北陆口接替鲁肃。
建安二十四年,吕蒙夺公安,定荆州,权“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吴志·吕蒙传》云:“年四十二,遂卒於内殿。”则在建安二十四、二十五年间,吕蒙病逝于公安。可见,吕蒙病逝前,一直在今湖北一带。
综观吕蒙一生,作为孙吴重要军事将领,他基本上一直处于征战之中,从建安十三年至终,他的足迹主要在安徽、湖南、湖北一带。似乎没有到达过宁镇地区茅山山脉以东至太湖一带。因此,吕蒙在丹阳筑城可能最迟在建安十三年之前。在建安十三年之前,吕蒙的经历比较模糊些。《吴志·吕蒙传》云:“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吕蒙年约十五六,时间应当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左右。此时吕蒙从伍,在讨山越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战功。但应当还没能成为将领。不大可能单独屯驻。则有一次比较明确的征战记载。赵一清曰:《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云“湖州乌程县西南三十里有石城山,昔乌程豪族严白虎于山下垒石为城,与吕蒙战所,今山上有弩台烽火楼之迹犹存。”这说明吕蒙讨山越作战,足迹在浙北皖南山区一带。《吴志·吕蒙传》云:“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孙策卒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权接管江东。时吕蒙约二十岁。“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说明当时吕蒙统领兵员很少,而征讨丹杨之后,吕蒙从别部司马升迁至都尉,迅速得到了提升。由于职位的变化,吕蒙完全可以屯兵一方,为屯兵需要修筑城池,十分可能。《晋书·地理志》云:“元封二年(公元109年),改鄣曰丹杨,改淮南复为九江。后汉顺帝分会稽立吴郡,扬州统会稽、丹杨、吴、豫章、九江、庐江六郡,省六安并庐江郡。”权时的“丹杨”,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皖南、浙东、茅山以西这一广大丘陵山区。这一地域,是 “山越”、“不从命”的重要分布地区。而吕城所在地丹阳、武进地域孙吴时称曲阿,属于吴郡,是孙氏经营江东的重要地区。似乎不在吕蒙征讨丹杨这一广袤丘陵山区之内。
此时的“丹杨” 其作战范围主要集中在皖南浙北等地区。因此,吕蒙筑吕城的时间可能在建安五年至建安十三年之间。从吕城的地理位置上看,吕城位于京城(镇江铁瓮城)、刘繇城(曲阿城)、吴之间沿江水道节点之上。(按:东汉兴平年间,扬州刺史刘繇筑曲阿城,以作扬州治所,后为孙策所据,并以此城作为称霸江东的基地。)同时吕蒙有筑城之例。《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一云:“吕蒙城,在府(按永州)北三里。后汉末,吕蒙收潇湘,零陵太守郝普为蜀城守,不下,蒙筑城攻之,即此。”查有关资料,安徽枞阳有“吕蒙城”遗址、安徽桐城也有所谓“吕蒙城”。这种城大多为当时吕蒙作战需要而修。而曲阿吕城地区似乎并无吕蒙参与作战之明确记录。

吕城从性质上看是属于军事堡垒还是屯田之处,颇难弄清,当然二者某种程度目的一致。孙吴在江东的屯田最早见于《吴志·陆逊传》“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是时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按孙权以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为讨虏将军,领吴郡太守。陆逊卒于赤乌八年(公元245年),年六十三,则其出任屯田都尉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这是孙权掌政后的第三年。屯田的地区,最初限于江东,后随着孙吴政权的强化,屯田事业逐步扩大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处于对抗强敌和对内镇压的需要,屯田地点的设置,大体上罗列于长江沿岸和分布在新建立的郡县地区。屯田据点,连绵不断,东起吴郡,西至夷陵,东西几千公里。其中分布在江苏境内的,有溧阳、湖熟、于湖、江乘、赭圻城、毗陵、吴郡七处。(参见陈连庆《孙吴的屯田制》)《宋志·州郡志》载:“吴时分吴郡无锡以西为毗陵典农校尉。”嘉禾三年(234年)分无锡以西地区辟作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毗陵、武进(今丹徒)、云阳(今丹阳)三县属毗陵典农校尉。而此时吕蒙已故多年。当然设置毗陵典农校尉是为了加强屯田的管理,并不表示在此区域的屯田之前就没有过。只是,就目前资料看吕蒙因屯田需要而筑吕城似较牵强。
吕蒙筑吕城的时间可能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之间。由于资料所限,吕蒙与吕城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0: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2.关于吕城的历史传说   在吕城,也许有人不知《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关羽 、张飞,但没有不知东吴大将吕蒙的,因为在吕城人看来,吕蒙是他们的人文始祖。
       吕蒙,字子明,今安徽阜南人,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官至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这位安徽人跟吕城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如今,吕城地区仍广泛流传着吕蒙用稻草筑城退曹兵的传说,故事内容大致如下:东汉末年,丹阳东乡有个名叫 亭的地方,此地树木成荫,花团锦簇、沟河纵横、沃野无际。这里非为别处,乃是丹阳吕城。
       当时,摄政江南的孙权已把这里治理得物阜民顺。一日,探马来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大军南下,企图一举并吞东吴。孙权听了日不思饭、夜不能寐。一班文臣武将更是焦急万分,为孰战孰和急论不休。浩劫当前,孙权六神无主,举旗不定。正当这时,大都督周瑜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对孙权和众大臣说:“曹军乃虎狼之师,若江南被占,生灵涂炭、基业被毁,到那时我等有何面目去见先辈英灵;如今江东国富民强,兵广将多,何不拼死一战?”孙权和众臣听了无不点头称是。决策已定,周瑜立马从西线将智勇双全的年轻将领吕蒙召回,令吕蒙统兵一部,设防于 亭。
       吕蒙率兵进驻 亭后,发现此地虽是南下吴越、控制江淮、东扼湖海、西衔荆楚的战略要塞,但这里却是江南水乡、一马平川、无险可据,这不得不使吕蒙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一时无计可施。
       这一天,曹操率兵已渡过长江,不日将兵临 亭。此时,正值隆冬季节,朔风凛冽、雪花纷飞、滴水成冰、呵气成霜。
       吕蒙眺望远方,大地银装素裹,一片皑皑白雪。吕蒙突然眼前一亮,计从心来。他寻思何不“冰”上做些文章,出奇制胜。于是,吕蒙立即下令,令所有将士进村入户,征集稻草、麻绳和木桶、木板,接着令将士将稻草扎成“草墙”,再用木正反两面夹框,然后砸开漕河冰层,用水桶取水灌入“草墙”。河水一桶桶浇灌,冰墙一尺尺拔高,城墙一段段延伸。
       一天一夜,一道光滑晶莹、坚如铁桶的城墙挺立在 亭大地上。
       第二天,曹操率大队人马赶到了 亭。一边下令安营扎寨,一边察看吴营动静。只见眼前高城耸立,旌旗招展,甲仗整齐,将士们昂首挺立,不由得令曹操毛骨悚然,心惊胆寒。曹操暗自盘算:吴军早已以逸待劳、重兵设防。若我以长途奔袭的疲惫之师,与占尽天时、坐拥地理的东吴争锋,无异是自取其败,倒不如及早退兵,再觅战机。当即,曹操一声令下,连夜退兵。后人为了纪念吕蒙妙计保境的功德,遂将 亭改名为吕城。

    孙权射虎的传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在一代枭雄曹操和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眼中,三国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孙权与丹阳有着密切关系,据史料记载,丹阳是东吴基业的主要根据地之一,孙权的父母死后就葬在今丹阳司徒镇,名为“高陵 ”,现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丹阳吕城同样跟孙权有关,此地千百年来流传着“孙权射虎 ”的传说,故事的大意如下: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建都建业(今南京)。一日早朝后,秋高气爽,孙权一时兴起,随即唤上侍从张世一行出城打猎,伺机观赏金秋美景。
    行至栖霞山脚下,孙权见芳草萋萋、野花艳艳,獐鹿群群,真是打猎的好地方。孙权不禁大声赞叹,正要弯弓搭箭,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声声凄楚的哭泣。他随即驱马循声寻找,见是一位老汉坐在路旁掩面痛哭。孙权心中纳闷,连忙上前询问。原来这老汉是以砍柴为生的樵夫,早晨,他与小孙子进山砍柴,冷不防从树林中窜出一只斑斓猛虎,一口将他小孙子叼去了。
        孙权一听,紫髯倒竖,碧眼圆睁,怒喝一声:“大胆孽畜,追!”拍马直奔山中。  孙权的坐骑名为乌龙驹,是匹日行千里的好马。孙权发现猛虎后紧追不舍,一眨眼就已跑了两百多里。那虎见脱身不得,一个急步回身,张开血盆大口,猛地朝乌龙驹扑来。乌龙驹受惊,险些将孙权掀下马来。
    孙权大怒,狠狠将双戟投向猛虎,未中,又急取弓箭,射中虎的前胸。猛虎受伤,咆哮如雷,纵身扑向孙权。正在危急关头,身后飞来一柄青铜长戈,正击中老虎的天灵盖,猛虎从半空中摔落下来,一命呜呼。原来,这一戈是孙权的贴心侍从张世击出的。
    孙权见虎被击毙,惊愕之余,不由一阵狂笑,问道:“此是何处?”有人答道:此乃“ 亭(吕城的古地名)也!”周围百姓闻讯赶来,见孙权杀死了猛虎,惊喜过望。从此,孙权骑马射虎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地在民间传开了。为了纪念孙权为民除害的功绩,人们把老虎倒毙的地方,叫作“虎落里”。
    “虎落里 ”的村名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是吕城镇梁家村下的一个自然村,在吕城镇南约一公里处。昨日,记者特意去虎落里村探访,只见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村中“虎落里 ”的牌子非常引人注目。
    原本以为, 孙权射虎 ”仅是传说,其实不全然,吕城镇镇志办主任 、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韦竹青却向记者提供了正规的资料出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 ”字有如下解释:地名。在江苏丹阳县东,武进县西。三国吴孙权曾射虎与此…… ”正史《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 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3。吕城为何不建关帝庙 ?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千百年来被封为忠义的化身,被誉为“武圣 ”,与“文圣 ”孔子齐名。纵观全国各地,无不把关羽奉为圣君 、义神,处处建武庙 、塑神像。唯独吕城镇周边十五里内无关帝庙。这是什么原因呢?吕城镇镇志办主任韦竹青告诉记者,这一独特的风俗跟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有关,话还得从吕蒙夺荆州 、擒关羽说起。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吕蒙接替鲁肃,兼汉昌太守。吕蒙上任后,与占据荆州的关羽表面上修好,暗中却对荆州的地形和军事设施反复了解。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与曹兵激战于襄 、樊。吕蒙认为此时正是夺取荆州的好机会。
    于是,他率精兵从寻阳出发,溯长江而上,命士兵身着白布衣衫,战船伪装成商船,沿途凡遇关羽军哨,一一将其捆绑,使他们无法用烽火台向关羽报警,吕蒙到达公安后,将城池团团围困,劝其投降,守城将士被迫无奈,打开城门向吴军投降。吕蒙占领公安后,火速压上降将赶往荆州,荆州守将糜芳毫无防备,遂下令开城让吴军入城受降。
    关羽在樊城得知老窝被吕蒙攻占,便撤兵回夺荆州。
    然而吕蒙早已设入埋伏。关羽不得不败走麦城,就在麦城正北二十里的小道上,被设伏的吴军部将马忠擒获,关羽父子被擒后宁死不降,被孙权斩首。从此关羽和吕蒙成了生死冤家。
    荆州的复得,为孙权称帝奠定了基础。至此,才真正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荆州之战,创造了古代军事战争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精典战例而被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而关羽的失败却成为“大意失荆州 ”的千古典故。
    吕城为吕蒙所筑,吕蒙死后被封为吕城土地神。因此,吕城一造关帝庙,每夜必有干戈角斗之声,所以吕城人相互告戒,吕城不建关帝庙。一次,有一卜卦行道人,借宿土地庙中。夜里,雷雨大作,屋瓦皆飞。天明后,十分惊奇,不知其故。吕城当地人来看,见卜卦人右肩布旗上画有关帝像。卜卦人当即被当地人赶出吕城。
    韦竹青说,吕城不设关帝庙第二个原因是,吕城设有袁绍部将颜良祠,传说,颜良被关羽斩落马下后,鞍前马后追随颜良多年的护军心灰意冷,逃离战场,流落曲阿(今丹阳 )东乡。出于对旧主的情谊,建庙塑像于吕城,以便不时地入庙祭拜。颜良被关羽所杀,与关羽势不两立。因此,吕城一旦设立关帝庙,地方不得安宁。传说有一县官不信,正值颜良祠二月廿七庙会,故意令戏班唱《三国志》杂剧。唱戏当天夜里,天昏地暗,狂风忽作,戏台上的芦棚苫盖被吹上天空,斗掷而下,戏子有的被砸死,所属吕城十五里内瘟疫大作,县官也大病一场,几乎死于瘟疫。
    记者看到,清朝道光年间的吕城籍进士黄之晋在《吕城杂咏》中就有如下记载:颜将军庙至今留,怪语纷纷稗乘搜。
    演戏却烦删几出,单刀会与借荆州。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0: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茶香醉人 于 2011-9-29 00:55 编辑

“六朝武进”的治所在今丹阳市吕城镇上下


    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导,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会长胡阿祥教授表明“一般认为治所在今丹阳市东境(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胡先生著《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一书附表中亦作了详细叙述。





                       
    唐《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记载六朝武进治所位置:“晋武别置武进于丹阳东五十里。”而据南宋卢宪判断“以《元和志》里数计之,在丹阳县东吕城镇上下”《嘉定镇江志·卷一(按语)》。

    古时测绘手段落后,没有现今GPS定位系统,当时所测两地距离实为用“步距法”算出的曲线路程,和现今测绘的精确直线距离误差率较大,两者不可等同。个别上海学者运用现代测绘地图,以两点间直线距离,按地图比例尺计算出两地精确距离,来诠释千年前的两地路程,真使人啼笑皆非。

    如果让这些专家,回到千年之前的现状,手握唯一工具罗盘,只有一个始发点,看不到另一个终点的情况下,逢山穿山、逢水踏水,逢屋穿屋,逢物破物,从上海一条直线匀步走到丹阳,再按步距乘以步数算出两地的直线距离,行得通吗?答案肯定是行不通的,真不知这些专家怎么会缺少考量,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所谓方位,亦是如此。江南古城,大多傍水而建,城市的发展与水路交通,如影相随。春秋吴时,即出现云阳(今丹阳)城邑。(见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
春秋楚吴越29—30)。秦时,江南运河由东南沿偏东北方向穿曲阿城而过。曲阿(今丹阳)城以水兴,市以水旺,至唐时,已成为望县。今丹阳的古城,东门并不正东,而偏东南方向。丹阳人历来把所属乡镇,归称为东、南、西、北四乡,“东乡”是指原横塘、珥陵、陵口、吕城、运河、豆庄、折柳、导墅、皇塘、蒋墅等乡;北门并不正北,而偏东北方向。北乡指原大泊、荆林(新北门外)、建山、胡桥、前艾、访仙、埤城、后巷、新桥、界牌等乡。常州“孟河”中医世家颇负盛名,旧时邑人慕名前去求医,都称到“丹阳北门外孟河就诊”。由此可见,古时邑人所称的方位是粗略的方位,与现今测绘地图的方位,解读时两者亦不能等同。有时方位差之毫厘,标的失之数十里。

    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卷中,西晋   扬州(55—56)可看出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分丹徒、曲阿二邑地立武进”的县治位置,与三国
吴  扬州(26—27)中的“庱亭”位置相近。

    清光绪《丹阳县志·古迹》载:“庱亭,《吴志·孙权传》‘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报以双戟,虎却废。’其地在县东四十七里。今置埭。”

    以唐时一市里为今450米计,唐时50里,折算今时45里;以清时一市里为今480米计,清时47里,折算今时45.12里。进而说明,今由丹阳云阳镇出东门沿大运河行45里上下,即为“六朝武进”县治所遗址。南宋卢宪判断“六朝武进”的治所在今丹阳市东吕城镇上下是正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0: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4。    吕城 之 最
1、三国建安23年(公元218年)孙权射虎于庱亭,虎毙之处即现在虎落里,虎落里村是丹阳   县内最古老的村庄之一。

2、宋元祐四年(1089年)复吕城堰,置上下闸,以时启闭,是为丹阳最早的拦河闸。

3、宋咸淳年间(1265年-1274年)吕城镇建有丹阳最大的国家粮库40仓,受纳苏州府、常州府公粮;转运镇江。

4、宋至顺18年(1281年)于泰定桥西漕河旁设立丹阳县最大的驿站,计馆舍29盈,其他的马厩、马匹、船只等均与云阳驿相当(当时云阳驿馆舍为27盈)。

5、宋代,泰定桥西运河南岸建立吕渎港,是丹阳县境内最早的港口之一。

6、吕城开设的阜兴典当,开办于清光绪9年(1883年),是丹阳近代历史上最早的典当。

7、清光绪33年(1907年)10月15日,吕城在丹阳乡镇中第一个设立邮寄代办所。

8、清光绪34年(1908年)吕城在丹阳乡镇中第一个设立了邮务局。

9、1924年3月,吕城镇人氏戴盆天在上海经过毛泽东介绍,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丹阳县第一个国民党党员。

10、1924年,丹阳县红十字会成立,吕城在农村乡镇中第一个成立了红十字会,会址在吕城河北。

11、1925年4月吕城戴盆天经恽代英、侯绍裘介绍,与黄竞西、夏霖等5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戴盆天是建党初期丹阳最早的共产党员。

12、1925年4月丹阳县建立了第一个中共丹阳支部吕城,吕城戴盆天担任书记。他是丹阳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书记。

13、1926年7月,吕城镇陈肖梅赴广州参加何香凝主办的妇女运动讲习所学习,学习结束后,回丹阳进行妇女运动工作,他是领导丹阳妇女运动最早的领导人之一。

14、吕城镇在黄埔军校的学子达14名,是丹阳县黄埔生最多的乡镇。

15、吕城镇眭宗熙少将,是丹阳籍为抗日战争而牺牲级别最高的军人。

16、民国18年(1929年),吕城镇在丹阳乡镇中第一个成立了“永明电灯公司”。

17、民国18年(1929年),吕城在丹阳乡镇中第一个建有电话线路。

18、1933年,吕城镇在丹阳县农村乡镇中第一个创办了吕城医院,院长严以德。

19、民国34年(1945年),吕城在丹阳乡镇中第一个设立了邮政局。

20、吕城镇严家村严灏景在上世纪40年代,于英国留学时,采用折射率与纤维折射率接近的混合液体,浸没纱条,使混入其中的示踪纤维(染色的同类纤维)在纱条中的排列形态明晰可见;用示踪纤维技术观察纱条结构并且获得纱条中整根纤维形态的清晰照片,从而在国际纺织行业中第一次揭示出纤维在纱线和各道半制品中配置的真实情况。这一研究成果已编入各国纺织专业教材。

21、1949年5月丹阳县公安局最早在丹阳乡镇中建立公安分局。

22、1950年1月吕城镇店员在丹阳乡镇中率先成立了工会。

23、1950年,吕城镇创办了丹阳县第一家联合诊所。

24、上世纪50年代初,吕城镇严家村严灏景主持设计了我国第一个用于纺织品检验的小型恒温恒湿试验室。

25、上世纪50年代,吕城镇严家村严灏景在国内纺织教育中,首次开设了纺机设计和织机设计两门新课,为后来设置纺织机械专业打下了基础。

26、吕城陈宁庆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空气生物学研究室。

27、1954年吕城在丹阳乡镇中第一个设立了新华书店。

28、吕城镇梁家村焦国英于1957年在丹阳第一个建立了民办良种繁育场。

29、吕城镇梁家村焦国英于1984年在丹阳市第一个兴办起民营花木盆景园。

30、1989年,英国纺学会授予吕城镇严家村严灏景“瓦纳”纪念章,以表彰他对纱线结构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迄今他是唯一获得这项荣誉的中国学者。

31、1992年,吕城中心小学校在镇江市农村中心小学校中,第一个被评为“江苏省首批模范学校”。

32、江苏飞翔涂料实业总公司在江苏省第一家生产高固体聚酯、聚氨酯系列涂料。该产品被“’95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评为优秀奖。江苏飞翔涂料实业总公司于90年代初在镇江市首家被“中国企业形象认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企业最佳形象(AAA级)”。

33、吕城镇王成系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经济系终身教授,1992年以来他从事研究的动态合约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公认的学术权威之一。

34、吕城镇花家村乡镇医生何联民1995年全国首创运用“体针疗法、醒脑开窍法、祛病痛穴位注射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独特疗法。

35、吕城镇花家村乡镇医生何联民2001年全国首创运用多种针法轮换治疗重症脑外伤后遗症(即植物人)的独特疗法。

36、吕城镇花家村乡镇医生何联民于2002年10月被中国针灸学会北京总会吸收为正式会员,是丹阳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加入该会第一人。

37、我国当代杰出盆景艺术、吕城镇梁家村焦国英于1985年在全国开创了运用刺柏根桩制作盆景的先河。

38、丹阳市同乐面粉有限公司于1982年设立“粮食银行”,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为群众代储粮食的企业。

39、2004年,丹阳市同乐面粉有限公司在丹阳市第一个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绿色食品A级产品单位”。

40、在2005年镇江市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吕城镇获得三枚金牌,二枚银牌,三枚铜牌的好成绩,成为丹阳市获奖最多的乡镇。

41、江苏省丹阳市第二涂料厂在江苏省第一家研制成功新型常温型道路标线涂料漆,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96中国专利及新产品博览会”金奖。

42、江苏省丹阳市第二涂料厂在镇江市第一家生产氨基醇酸漆,1996年6月该产品荣获“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

43、吕城镇东村行政村在全国首次设立村级劳动关系协调小组。

44、吕城铁路立交桥建于2002年12月,是丹阳市境内最大的铁路立交桥。

45、吕城镇严家村严晙教授系江泽民主席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的老师,倍受江泽民主席的崇敬,严晙是江主席尊师第一人。

46、丹阳市高频焊管厂研究开发的金属热喷涂镍铝合金丝填补了国内空白,于2005年被列入国家、省级火炬计划项目。

47、丹阳市银海镍铬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SP-2海陆迷彩伪装涂料首次填补国内涂料行业上的空白。

48、2004年,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成为镇江市规模最大的纺织企业。

49、2004年,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在国内首次发明“一种环锭细纱多头纺的方法及其装置”。

50、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引进剑杆织机等设备,开发生产高档薄型保暖羊绒花呢,在国内首次替代进口技术改造项目。

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航空:上海虹桥机场,高速公路2小时车程。南京禄口机场,1小时20分钟车程。 常州民航机场位于我镇境内,距镇中心10分钟路程。

港口:距镇江大港35公里。该港口已建成20座万吨级以上的货柜散件与化工专用码头。并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往来。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贯穿我镇境内,境内有大型码头,年货物吞吐量60万吨。

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吕城出入口距镇中心10分钟车程。312国道(上海-乌鲁木齐)从境内穿越。

铁路:沪宁铁路从吕城集镇通过,设有铁路客运、货运站。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高中  丹阳市吕城高级中学创办于1948年,坐落在千年古镇——吕城镇,是一所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的江苏省三星级高级中学。
      学校占地109亩,建筑面积33880平方米。现有27个高中教学班,近1500多名学生,教职工128人。学校拥有一流的现代化教学、科技、实验、运动、生活设施,图书馆馆藏量丰富,多媒体教学设备普及到每个教室,计算机网络系统全部连接因特网,每位一线教师配有笔记本电脑。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江苏省园林单位,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常规管理特色鲜明,教育内涵丰富充实,校风优良,学风浓郁。近年来学校被授予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镇江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镇江市安全文明校园、丹阳市文明单位等50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具有一支素质精良、团结进取、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中高级教师占全体教师总数的一半,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占专任教师的一半。近几年来,教师在丹阳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400余篇。学校着力培养青年教师,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新生力量。优秀教师群体不断涌现,英语、化学、生物教研组是“镇江市先进教研组”,去年高三年级组获“丹阳市青年文明号”,文科综合组获“丹阳市优秀教师群体”光荣称号。
      近年来,学校在狠抓教育质量的同时,不断研究学生的实际状态,使全体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进一步切合学生实际,更有效地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全国、省及市级以上奖400余人次。08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312%完成市局下达的本科指标。
      吕城高级中学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显著的办学实绩,赢得众多的荣誉,成为丹阳教育园地中的一颗明珠。充满活力的吕城高中,热诚欢迎莘莘学子加盟,共同谱写辉煌乐章,一起放飞远大理想!
   
    校址:丹阳市吕城镇吕东路44号
    电话:0511-86476196        网址:http://www.dylcgz.cn          电子信箱:dylcgz@dyedu.cn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吕城大桥(原桥名)位于丹阳市吕城镇中心,跨越苏南大运河,连接该镇主要街道吕蒙中路及吕蒙南路。苏南运河整治前该桥桥下通航净空不能满足四级航道的通航要求(新桥肋底要抬 高2.14m),属碍航桥梁,故需改建。
  考虑在原桥位改建汽车桥难度大,经上级批准将原汽车桥改建为人行桥,并在老桥上游约600m处增建汽车桥一座(即吕城公路桥)。
1.2  老桥概况
  吕城大桥为70年代建造的双曲拱桥,桥总长88m,桥面总宽为7.5m,其中车行道为6m,二侧人行道各0.75m。荷载标准为汽-13、拖60,主拱净跨为60m,矢跨比为八分之一,矢高为7 .5m,Q=31°34′,m=2.814。桥跨中心路面高程为12.78m(吴淞零点,下同),桥跨中心肋底高程为11.5m,拱脚肋底高程为4m,圬工桥台底板底面高程为1.5m,桥台胸墙 顶高程为12m。跨中约有23m为实腹段,桥跨二侧各由10个腹拱圈构成空腹段。经测算 全桥上部结构总重量约为1000t。
1.3  新桥概况
  新桥总长为126.2m,主孔为钢筋混凝土中承式肋拱结构,标准跨径为65m,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矢跨比为1/4.12,矢高约16m,拱肋为“工”字型截面,肋高1.5m,宽0.8m,腹 板厚0.3m,?桥面横坡为1%,纵坡在两端横梁之间为平坡,端横梁和踏步梯之间为2.5%,踏步梯为25%。桥面栏杆内侧净宽5m,人群荷载为3.2kN/m2。桥面高程为14.43m,拱顶高程23.79m,桥下最高通航水位为6.36m,通航净空为Hm=7m,h=6m,Bm=50m,?b=35m,满足四级航道的通航标准。
  全桥主要工程数量:混凝土总共918m3,其中上部结构用量为386m3,下部结构用量为 532m3;钢材总共72t,其中上部结构用量为68.4t,下部结构用量为3.6t。
  技术经济指标:上部构造每m?2桥面混凝土用量为0.54m3,钢材用量为96kg。全桥每平方米桥面混凝土用量为1.29m3,钢材用量为101kg。
  经济效益:本桥是苏南运河整治工程中一座老桥改造工程。工程概算核定投资只有150万元,按通常撤除老桥后建新桥,投资是不够的。为造好此桥,设计采用利用老桥的方案,首先是利用老桥桥台加固后作为新桥桥台,再就是利用老桥主拱圈作为新桥施工支架的支撑体 。归结起来就是:利用老桥建新桥,建好新桥拆老桥。这样给设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风 险,但收到的经济效益也是明显的,和同类工程相比技术经济指标先进,节省投资30万元以上。
  施工单位1993年11月进场开工,1994年7月建成该桥,施工期9个月。1994年底该桥使用半后,由建设单位及省质检部门检测评定为优良工程。

2  结构计算要点

2.1  上部构造计算
2.1.1  结构计算简图的特点
  在此之前,中承式肋拱桥在我省已有先例,其结构受力情况是:活载及桥面二次恒载产生的力经板梁传给纵梁,再经吊杆传给拱肋,最后由拱脚将力传给桥台基础。在这种计算简图中,由于纵梁与拱肋在一个平面上,纵梁在和拱肋相交处要断开简支于拱肋上。而纵梁的刚度及传递的力都较大,在和拱肋的交汇处,对拱肋的受力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为改善上述结构受力的不利影响,吕城人行桥的计算模式改为:活载及二次恒载产生的力经 板梁传给横梁,横梁经吊杆传给拱肋,最后由拱脚将力传给桥台基础。为使横梁稳定,在5m 跨径的横梁之间增设二端固结的次纵梁二根,在和端横梁相连处为简支连接。 2.1.2  结构计算方法与结果
  拱肋按无铰拱计算,桥面系荷载(恒载及活载)经9根吊杆、2根横梁及2根立柱传给拱 肋。拱肋计算采用同济大学BCAD-STA平面杆系程序进行分析,计算内容包括平面杆系结构 自重荷 载、桥面系二次恒载、活载、温度变化(-20°C)、混凝土收缩及徐变(按温度变化-5°C计) 、支座强迫位移(X、Y向各5mm)等在拱肋产生的内力及位移。并按最不利组合进行内力迭加 ,按极限状态偏心受压构件(“工”字型截面)对称配称筋原理由本人编制计算机程序对拱肋 进行结构配筋计算。控制设计的使用期拱脚内力及拱顶垂直位移计算结果见表1。

拱肋拱脚处的反力     表1

内力

荷载
M16(kN·m) H16(kN) V16(kN) Dis16(mm)
自重 460 890 960 -3.5
二次恒载 460 940 1060 -4.3
活载 600~500 290 280 -3.0
温度(-20°C) 370 -30 2.0 -16
收缩徐变 90 -8   -4
支座位移
X、Y方向5mm 180 30 4.0 -15

2.1.3   拱轴线计算及预拱度设置
  新桥设计拱轴线为二次抛物线,为满足施工放样及检测的需要,设计计算了拱肋放样坐标表,拱轴线的二次抛物线方程为:

y=fo-(4×f0×x2/l20)

  其中l0、fo?为计算跨径与矢高。计算截面从拱顶到拱脚沿x轴方向间距为1m。 对应每一 个?x?值计算拱肋截面上拱肋下缘、拱轴线及拱肋上缘的?X,Y?坐标值及截面上拱轴线 处的水平倾角。
  根据计算,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拱顶最大位移值(即挠度值)约5cm,设计取10cm为预拱 度设置值,然后,以f0-10cm为新的f0值代入拱轴线方程式中,计算拱肋各截 面的实际坐标及拱轴线的水平倾角。
2.2  下部构造计算
2.2.1  桥台应力计算
  老桥的地基应力根据老桥资料不大于170kPa,考虑到老桥建于70年代,桥台下的地基已固结,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规范》(JTJ024-85),地基承载力可提高50%,故新桥施工及 营运阶段地基应力控制值为260kPa。
  经计算分析,桥台地基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当新桥拱肋合拢,风撑吊杆、横梁及部分桥面已安装,而老桥拱圈尚未拆除时,即新老桥并存有之时,经测算拆除老桥主拱圈 以上部分构造的重量约为400t左右。因此,要确保桥台的安全,施工荷载要加以控制,即新桥主拱肋、风撑、吊杆、横梁及部分桥面板重,加上施工支架等总重不要超过400t。而且,在老桥主拱圈拆除前,原桥台后的土不得挖除。
  计算表明,桥台地基应力的分布在营运期较不均匀,这是由于新桥拱脚抬高后移,使桥台所受合力作用点后移造成的。为了改善地基应力的分布,减少桥台不均匀沉降,设计采取了以 下措施:第一,重新布置引桥墩柱位置,将原先布置在桥台胸墙顶的3号墩柱,移到胸墙后 土基之上,将2号墩柱布置在桥台底板的中心位置。第二,在桥台上新拱脚前增加一块平衡混凝土压重。这样处理后,桥台底板下的地基应力分布有了较大改善。 2.2.2  桥台稳定验算
  对桥台在偏心矩作用下的稳定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3  结构设计要点

3.1  下部构造设计
  (1)由于新桥拱脚混凝土(5.4~8.0m)是加在老桥拱脚混凝土后的圬工构造之上,老桥拱脚处桥台为10号浆砌石结构(2.5~5.4m),为防止在新桥拱推力的作用下,在新老结构 层之间发生滑移,设计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拆除老桥桥面系之后,将老桥台拱脚后面的浆 砌石层凿孔穿通砌石层,共四孔,插进钢筋(8?25)浇灌捣筑混凝土,孔径50cm。经上述 处理后,确保了新拱座的安全稳定。
  (2)由于航道整治标准断面的河底高程为0.0m,底宽40m,然后以1∶3的坡与桥台相接,台前约有2m左右宽的平台,其高程为2.5m。而桥台底板底高程为1.5m,高于河底高程,且 台前是一个土坡,故造成桥台埋置深度不满足要求,河床冲刷后可能会危及桥台的安全。 在桥台贴前趾设计混凝土帷幕墙,厚20cm,从?1.0~3.0m,但施工时由于台前为硬粘土,U 型槽钢打不下去,混凝土帷幕墙方案无法实施。经和建设及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将桥台处及 上游20m段航道改为浆砌块石护坡,和航道标准断面连接处设过渡段,并在航道驳岸和桥台 连接处设伸缩缝加以处理。
3.2  上部构造设计
  (1)本桥拱肋共有二片,中距6.34m,全桥共分20个节间,布置为9.5+8.0+16×5.0+8.0 +9.5m。其中8m跨为立交孔,净高不少于4.5m,桥下路面高程为?9.0m。
  每片拱肋上设吊杆九根,双立柱桥墩二座。拱顶设风撑五根,拱脚处设风撑二根。 桥面系与拱肋交会处设端横梁二根,端横梁之间桥跨范围内设横梁九根,拱肋以外桥孔对称 设置双立柱桥墩共六座。
  (2)截面形式:
  ①拱肋:肋高1.5m、宽0.8m,“工”字型截面,腹板厚0.3m、高1m。
  ②端横梁:梁高0.65m、宽0.4m,矩形截面,与拱肋固结,现浇混凝土。
  ③横梁:梁高0.55m、宽0.4m,由于横梁端要穿过吊杆钢筋,预埋波纹管,故端头设计成 “L”型,高1.04m,宽0.35m。另外,横梁由跨中向二端设1%的横坡。
  ④风撑:截面为0.65m×0.3m,拱顶五根矩形截面的高为0.3m,而拱脚二根矩形截面的高 为0.65m,这样设置是为使桥面以上风撑视觉效果较好,有一种美化的作用。
  ⑤次纵梁:截面为高0.45m、宽0.25m的矩形,次纵梁与横梁的连接除与端横梁连接为简支 外,其他均为固结。且与桥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使次纵梁不承受外荷载,只起稳定横梁的作用。
  ⑥吊杆:截面为0.25×0.25m的正方形。设计中,吊杆为拉杆,由4φ32钢筋承受拉力,混凝 土只起保护钢筋的作用。为了防止混凝土受拉开裂,设计要求桥面系二次恒载全部加上去以后,再浇筑吊杆混凝土。
  ⑦立柱:截面为矩形,1号、2号立柱为0.5×0.4m,3号、4号立柱为0.6×0.4m,且顺桥向为 长边。立柱系梁截面为高0.4m、宽为0.3m。
  ⑧盖梁:截面为矩形,1号、2号盖梁为高0.55m、宽0.6m。3号盖梁为“L”型,下矩形为 高0.5m、宽0.8m,上矩形为高0.214m、宽为0.3m,4号盖梁为高0.5m、宽0.8m。
  ⑨桥面板:由于桥面板在上部恒载中占有较大比重,为减轻桥面板的自重,采用预制空心板 ,5m跨板厚20cm、宽54cm,8m跨径空心板板厚40cm、宽1.59m。梯段板跨径9.5m、板厚40cm ,桥面板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3)节点构造:拱肋及横梁有吊杆穿过的位置,预埋?45.5cm的波纹管,中心间距11cm。端 垫板下波纹管外围设螺旋箍筋。桥面系安装完成后,紧固吊杆螺帽,浇筑吊杆混凝土,向波 纹管内灌浆,并用二期混凝土将吊杆固定螺帽封闭。拱肋有吊杆穿过的部位,腹板局面加厚 至50cm。
  (4)桥面系:本桥桥面板简支于横梁上,桥面铺装混凝土厚47cm,全桥桥面铺装分七段连。桥面横坡1%,端横梁之间桥面纵坡为0,端横梁与梯段板之间纵坡为2.5%,梯段板纵坡为2 5%。二侧设有栏杆,原桥上的二根?30自来水管搁置于新桥横梁二端挑出的悬臂梁上跨过河 。桥面设照明灯具11套。

4  施工要点

(1)拆除老桥拱圈以上部分构造。
  (2)清理、加固老桥台,浇筑新拱脚混凝土(预埋拱肋钢筋)。
  (3)按设计提供的拱轴线放样座标对拱肋进行整体放样,拱肋钢筋下料,制做木模板(含拱肋 、风撑、端横梁等)。
  (4)在老桥拱圈上搭满堂木支架、悬挑的木支架,支撑在悬挑“工”字型型钢上。
    (5)将放样制做好的拱肋木模板(先立底模板)移至木支架上拼装,并校核拱肋放样坐标无误后,制做拱肋钢筋笼(在吊杆穿过拱肋处预埋波纹管,且在拱肋腹板加厚处设过渡段)。
  (6)立拱肋侧模板,并在拱肋L/8、L/4、3L/8、L/2、5L/8、3L/4、7L/8处设监测点,在拱肋混凝土分段浇筑过程中,用以控制拱肋变位。
  (7)分段浇筑拱肋混凝土。从四个拱脚开始同时浇筑(含底风撑、端横梁及顶风撑),当拱肋浇筑到10m长左右,拱顶开始上拱时,即停止拱脚段混凝土浇筑,移至拱顶浇筑拱顶段混凝土(含风撑),长约20m,最后浇筑剩下的拱肋段。拱肋120m?3混凝土实际浇筑约30多h。
  (8)拱肋拆模后,安装吊杆钢筋和预制横梁,校核横梁顶高程为设计高程加上预拱度值, 紧固吊杆下端螺。
  (9)立模现浇拱上1号及1′号立柱、盖梁,校核盖梁顶高程为设计高程加预拱度值。
    (10)安装次纵梁,次纵梁除和端横梁简支连接外,和横梁都固结。
  (11)铺装部分桥面板。
  (12)拆除老桥主拱圈。
    (13)将桥台后?9.0以上部分的填土挖除及胸墙?9.0以上部分的圬工拆除。
  (14)浇筑2号(2′号)、3号(3′号)柱基础,立柱及盖梁。
  (15)砌筑踏步基础。
  (16)铺满桥面板,现浇踏步板,完成桥面铺装、伸缩缝、泄水管等。
  (17)安装栏杆,最后浇筑吊杆混凝土。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茶香醉人 于 2011-9-29 01:06 编辑

吕城镇各村委会电话号码



         丹阳市吕城东墅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6319

         丹阳市吕城井元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2532

         丹阳市吕城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3707

         丹阳市吕城梁家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6318

         丹阳市吕城河南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6305

         丹阳市吕城虎墅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7506

         丹阳市吕城西墅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6202

         丹阳市吕城镇东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2813

         丹阳市吕城镇河北村民委员会 电话:05118647660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吕城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1159  
男 15587  
女 15572  
家庭户户数 9350  
家庭户总人口(总) 29926  
家庭户男 14950  
家庭户女 14976  
0-14岁(总) 5364
0-14岁男 2801
0-14岁女 2563
15-64岁(总) 22839
15-64岁男 11481
15-64岁女 11358
65岁及以上(总) 2956
65岁及以上男 1305
65岁及以上女 165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687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吕城(北)专线公交线路
 吕城(北)专线公交 客运中心(冬6:00-18:00 夏5:40-18:00) 吕城(6:00-18:40) 

上行: 客运中心 -- 千家乐 -- 和平桥 -- 汽车站(北) -- 新市口 -- 云阳大桥 -- 检察院 -- 外经贸大厦 -- 东方商城 -- 华昌站 -- 路巷村 -- 协联电厂 -- 荆林南路 -- 东顶 -- 水泥制品厂 -- 木桥 -- 东洋桥 -- 小里桥(晓丽桥) -- 访仙站(访仙南) -- 孙家桥 -- 窦庄站 -- 窦庄南 -- 仁里桥 -- 西东庄 -- 金家 -- 东谢 -- 军民桥 -- 运河镇 -- 运河中学 -- 圣柏制衣厂 -- 荷花池 -- 吕城镇

下行: 吕城镇 -- 荷花池 -- 圣柏制衣厂 -- 运河中学 -- 运河镇 -- 军民桥 -- 东谢 -- 金家 -- 西东庄 -- 仁里桥 -- 窦庄南 -- 窦庄站 -- 孙家桥 -- 访仙站(访仙南) -- 小里桥(晓丽桥) -- 东洋桥 -- 木桥 -- 水泥制品厂 -- 东顶 -- 荆林南路 -- 协联电厂 -- 路巷村 -- 华昌站 -- 东方商城 -- 外经贸大厦 -- 检察院 -- 云阳大桥 -- 新市口 -- 汽车站(北) -- 和平桥 -- 千家乐 -- 客运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三国古镇丹阳吕城镇日前正式成立棋类协会       吕城镇,位于沪宁线沿线江苏省丹阳市东部,紧邻常州地区,因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在此屯兵筑城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的江南古镇。该镇文体活动开展相当活跃,太极拳、健身舞、书画创作、舞狮都在周边地区有一定知名度;早年曾连续举办近二十届“书福杯”多边象棋邀请赛,象棋这一中华国粹在这里受到各界群众的喜爱,镇上名手王新曾数度与来丹指导交流的专业业余好手有过盘内盘外切磋。在丹桂飘香、金风送爽的季节,在共和国又一次迎来六十一华诞前夕,经过丹阳市体育局审批、市民政局登记、市棋类协会备案,在吕城镇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吕城文体中心的精心筹办下,日前丹阳市棋类协会吕城分会正式成立。

       经过当地与会棋手的民主选举,张忠良被推选为协会主席,王新为协会秘书长,马鑫伟、张水明、汪晖、孙荣庆等为协会理事。

发表于 2011-9-29 08: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小小的吕城蛮多说法
     
发表于 2011-9-29 09: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吕城为丹阳五大古镇之一
发表于 2011-9-29 10: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1_148:}
     
发表于 2011-9-29 11: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1_514:}好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3 07:30 , Processed in 0.05978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