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11-11-2 12:08 编辑
昨天,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在新行政中心召开。市政府决定,用3-4年时间,对全市所有自然村庄全面进行环境整治,2012年春节前完成87个。这次整治将根据各个村庄的情况因地制宜,有特色的村庄要实行“一村一策”。 在动员会前,与会人员参加了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何权对全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 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市政府决定,用3-4年时间,对全市所有自然村庄全面进行环境整治。其中,丹阳市、扬中市、京口区、润州区、镇江新区等有条件的地区2013年底前整治到位;句容市、丹徒区考虑到茅山老区的特殊性,放宽到2014年底前完成。通过整治,全市要建成65个以上省级“康居示范村”,带动300个以上规划布点村庄达到康居乡村标准。 据介绍,到2012年春节前,完成87个村庄整治,包括城镇重要出入口25个、高速公路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62个。其中:丹阳市30个,句容市25个,扬中市9个,京口区2个,润州区9个,丹徒区12个。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和城镇、重点工业园区、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周边村庄的整治。到2014年底前,市域范围内整治任务全面完成。 目前,我市共有行政村505个,初步核定共有自然村6860个,其中规划布点村庄1200个,非规划布点村庄5660个,重要窗口地带村庄1325个。1200个规划布点村庄,要突出抓好“六整治”、“六提升”,重点治理村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清理乱堆乱放,整治疏浚河道沟塘,加快农民住房出新和危旧房拆除,使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5660个非规划布点村庄,主要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保障群众基本的生活需求。 整治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村庄,采取不同的标准和办法,不搞“一刀切”。像丹阳的九里、句容的后白、丹徒的槐荫、镇江新区的儒里等特色村,要“一村一策”,由住建、规划部门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加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保留原生态出发,统筹环境整治与特色保护,努力打造具有个性特色的乡村风貌。 动员会上,市长刘捍东表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急、担子重,各辖市区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位,把工作的具体实施人落实到村。另外,环保、水利、供电、城管、电信等部门要把工作重点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相融合。刘捍东说:“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不是面子工程,最终要让百姓受益……为我们农民兄弟做点好事。” 会上,副市长陈杰代表市政府与各辖市区以及镇江新区主要负责人签订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责任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