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5|回复: 0

老干部补缴痰盂款如释重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8 14: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LAN
老干部补缴痰盂款如释重负

作者:何巍 云莹  来源:丹阳日报  

    本报讯 近日,一封来信在市纪委机关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写信的是一位匿名的退休老干部。在信中,这位老干部记述了家中一只印着“丹阳县革委会(53)”红字的痰盂的来历。虽是一只普通的铁皮搪瓷痰盂,但陪伴这位老干部足有35个年头,他每每看到,心里“既感亲切又负疚”。

    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这位老干部被调至丹阳县机关某局工作,住的是“局里鸽子窝式的集体单人宿舍”。因为没有卫生间,局里给他配了一只痰盂,上面印着“丹阳县革委会(53)”几个红字。80年代初,这位老干部被提拔至某公社任职。搬家时,一位同事帮他把这只痰盂也带上了车,当时他并不知情。在新的工作单位,这只痰盂继续发挥着作用。直到1999年,这位老干部退休,这只痰盂也跟随他一起“告老还乡”。他在信中写道:此后 每当看到它,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工作的历史,想到它曾带来的方便,因而很有亲切感。”感到亲切的同时,这位在工作中一贯爱憎分明、公私分清的老干部,一想到将这只姓“公”的痰盂带回家中,变为“私”有财产,又涌起了“负疚感”。几经思量,他决定按购买痰盂的价格将款项 汇到他曾经工作过的机关某局去。但怕人家知道会笑话他,直到10月26日他才将这封记述事情来龙去脉的“自白书”寄给了市纪委。在此之前,他已用自己的方式将痰盂款补缴给了组织部门。在信的最后,这位老干部坦言此举是为了“了却心愿”:不敢因此而玷污了共产党员的名声和自己纯洁的心灵。”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谢继步阅后,写下批示“事情虽小,精神伟大,时下应大力弘扬。”随后,市纪委机关工作人员将此文整理打印,作为“学教活动”的教材,发送至每位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一只痰盂不值多少钱,但老干部的精神可贵,事迹很感人。”这位老干部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学习。”市纪委有关负责人希望借本报刊发这一事迹,倡导廉洁自律、公私分明的良好社会风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2 12:09 , Processed in 0.0497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