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2|回复: 1

灰霾危害超过吸烟!将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丹阳的灰霾天气也在逐年增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4 13: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11-12-14 13:36 编辑

    资料图片:12月13日,一位太原市民用围巾捂住口鼻出行。当日,雾霾又一次笼罩山西太原。冬季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由于雾天时风力较小,大气污染物更容易积累,不易扩散,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备受关注的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标准征求意见日前结束。环保部收到了1500多条反馈意见,普遍赞成将PM2.5作为一般评价项目纳入空气质量标准,有的还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提前实施。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吸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标准草案,争取尽快正式发布。
  今年10月以来,北京、南京等地连续出现灰霾天气,北京儿童医院一号难求,各大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多年研究“灰霾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表示,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烟,成为肺癌头号致病“杀手”,这番话更是让大家对“灰霾”的危害格外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吸烟是导致肺癌的罪魁祸首,却对“灰霾”的危害知之甚少。专家的研究发现,PM2.5超标引发的灰霾天气,会伤害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灰霾与肺癌有着“七年之痒”,即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7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灰霾天气是如何形成的?空气中这些肉眼看不到的“超细灰尘”到底来自哪里?经过研究,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发现,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这意味着,越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越容易遭到灰霾的困扰。因此,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就屡屡成为灰霾的重灾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灰霾的受害者,同时也可能是灰霾的制造者。由于空气质量的恶化与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治理灰霾就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从“生命权高于一切”的高度出发下决心治理。过去社会各方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关注不够,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不大。现在的科研结果表明,灰霾已伤害到生命权,而且人人逃不脱灰霾的威胁,对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危机意识。
    这是12月1日拍摄的晴朗天气中的沈阳市青年大街(下图)和12月6日拍摄的雾霾笼罩下的沈阳市青年大街(上图)(拼版图片)。 新华社发(潘恩战 摄)
  另一方面,在呼吁政府对空气质量严密监测、加强灰霾治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像抵制在公共场合吸烟那样,逐渐把减少灰霾变成一种人人自觉的社会公德,那么,治理灰霾就有希望。虽说,个人一点微小的努力看似微不足道,但唯有所有人都真正行动起来,空气质量才有彻底好转的可能。
  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曾发出这样的警示:“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来自世界银行和自然之友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GDP年均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2到3倍,但单位能耗却是发达国家的8至10倍。可以说,灰霾天气的增多正是这种粗放式发展方式带来的烦恼,更是我们几十年来重经济、轻环境的掠夺式发展带来的恶果。
  其实,生命健康居于人类需求的首位。没有人的健康发展,看起来再光鲜亮丽的GDP,也只能是一片苍白。灰霾天气的频发提醒我们:为了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改变发展方式,坚定地走低碳、环保的绿色之路。这才是治理灰霾的根本之策。(吴学安)
相关链接
什么是PM2.5?该如何应对?
    PM2.5又称气溶胶PM2.5,气溶胶指的是大气中超细的悬浮颗粒,PM2.5则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以往被忽视的致命“杀手”。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华北地区,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最近,由加拿大科学家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卫星数据绘制而成的全球污染颗粒PM2.5浓度地图发布,中国华北、华东为世界污染浓度最深区域,这表明,中国的空气污染已经到了异常严重的程度。
    PM2.5最主要的来源是人为产生的,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以及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排放,包括散播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二次污染物。
    越小越致命
    这些空气中的超细悬浮粒子(包括PM2.5),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造成灰霾天气,浓度越高,则灰霾天气愈多。你如果经历过严重的灰霾天,走在街上,不久你就可以通过咳嗽、吐痰,将空气中一些“粗”灰尘颗粒吐出来(直径大于5微米的),但对局部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可能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然而,这种“粗”的颗粒并不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粒径小于2.5微米(即PM2.5)的“可入肺颗粒”,才对人体有致命危害。
    危害极大 极难防治
    较小的PM2.5颗粒可以穿透人体呼吸道的防御毛发状结构,也就是鼻腔中的鼻纤毛,进入人体内部,引发人体整个范围的疾病。
    心脏病、动脉硬化:PM2.5颗粒极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PM2.5浓度越高,灰霾天气越多,发病率就越高,抵抗力下降。据美国心脏协会估计,仅在美国,被PM2.5颗粒污染的空气就导致每年约60,000人死亡。
    肺部硬化、肺癌杀手:它们中有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有害物质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就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造就肺癌的头号杀手。
    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称为“超细微粒”或“纳米颗粒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们经研究发现,在南京,直径在0.01到0.1微米的超细微粒的浓度显著增加。空气中飘浮的大部分颗粒可留在肺部进入血液,这也是折磨哮喘和老慢支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越来越肆虐
  尽管没有关于PM2.5的具体统计数据,但各种信息却充分表明,大陆地区无论东西南北,此杀手已经日益肆虐:超细颗粒,南京十年里增加了五倍;长三角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逐年增加;广州灰霾天气日益增多,已经极度不适合人类居住;东南沿海的福建、浙江、江苏、汕尾、深圳、香港不能幸免,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城市如兰州、西安和其他一些大城市,受空气中超细污染颗粒困扰,灰霾天气逐年增多。
发表于 2011-12-14 15: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可怜我365天里,只要是出门都戴口罩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4 15:57 , Processed in 0.0525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