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7|回复: 4

冬至到了,丹阳吕城习俗冬至吃胡萝卜饼!--与广东客家人吃萝卜饭相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1 1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11-12-21 12:40 编辑

    眼睛一眨,再过两天就要冬至连。冬至一过,吃则腊八粥,到要准备过年了,今年祮(高)新年来得真快。
农历十一月间(公历1222日前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日,老百姓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谚言还说“夏至馄饨冬至面,平平安安直到年”。还有的乡下有“冬至吃糖圆,全家得团圆”。
俗话还说“长到夏至短到冬至”,冬至过后的日照就慢慢长了,白天也长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相反南北球白昼长,夜晚最短。
    古人早就深知“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唐.白居易《冬至夜怀湘夷》);为什么会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呢?原因有二:首先,冬至过了就进入“腊月”,腊月都要准备办年货了,有过年的气氛。其次旧时许多田赋、契约、产业,往往在冬至日进行交割签收,也就是各种契约的履行日,所以有“年日”之分。
冬至开始就起九,叫做“连冬起九”,“九九八十一天而寒冬尽”。谚言曰:“晴到冬至落到年”,或者“落到冬至晴到年”,民间更有“干净冬至邋遢年”,或者“邋遢冬至干净年” 之说,说明冬至前后是天气变化的晴雨表。
冬至还是一年中自清明、七月半以来的三个重要的“鬼节”,所以冬至这天,也要祭祖。旧时,大户姓氏的族人要修续家谱和发家谱,在宗族祠堂里,要祭祖宗和吃“公堂酒”(祠堂酒)。一般人家冬至的早上要吃“糖圆”和“印糕”,晚上也要备些酒菜、素斋供祖宗“煛央”,为祖宗亡灵焚烧纸钱、锡箔,不忘祖宗,报答养育之恩等。

冬至前后,有的人家大雪后就开始腌咸菜了。城乡人家都要腌咸菜,可分为水腌菜和风干菜。一般将买来的白梗菜,放在空地上晒干瘪。有的腌菜多的人家,屋顶上、屋檐下、空地上、梯子上都晒满了菜,一般要晒上3个日头,然后洗干净,再开始往水缸中腌制,要在缸中一层一层将腌菜排整齐,边散盐边用脚踩,要踩出水来,然后压好石块,过了几天后,缸中就会有盐滷水,将腌菜淹没,再过几天就可以吃了。冬天里新鲜蔬菜不生长了,腌菜可作主菜,新米粥搭搭腌菜,特别菜梗爆爆豆子,好吃又营养。还有用雪里蕻做风干菜的,将新鲜的雪里蕻晒干,洗净后,切碎,放入瓮头中,边放边用手揉压紧,最后用梆头掇掇紧,最后用草劲塞紧,合在塔钵里不能漏气,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取出炒肉丝,雪里蕻烧豆腐、炒冬笋等,味道鲜美,更是冬天的好素菜。
丹阳地区,特别是陵口地区还有大量腌制萝卜干,腌蒿茞条。旧时每家人家都要好腌几缸醃菜,一是平时作菜吃,二是在春节做醃菜馒头团子吃。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说,醃制品不宜多食,但是醃咸菜,作为一种乡土情结,民间风俗还是值得保留,深受百姓欢迎的。
冬至过了,年就近了。



冬至不忘列祖列宗

脚踩水腌菜

缸中的水腌菜

冬至大如年


如果今天的晚饭只给你两根胡萝卜,你该如何为宝宝准备呢?
材料:面粉、胡萝卜、大米
副料:盐、油、鸡精、芝麻
制作:首先将胡萝卜洗净研成泥

像这样:

然后取适量的面粉放在容器内,将我们研好的胡萝卜泥一次性倒入面粉中充分搅拌,提示:完全用胡萝卜泥和面不用一滴水,当然如果掌握不好比例加少量的水是可以的。
将面粉和成胡萝卜面团,盖上盖子醒一会儿

将醒好的面团擀成饼

倒少量油沾匀,依次撒上盐、鸡精、芝麻,将并卷起

将卷好的饼揪成小面团,也就是我们的小饼坯,一定要小,这样宝宝比较喜欢。

下面将我们的小饼坯擀成可爱的小饼吧

上锅喽

注意火不要太大,饼要勤翻动
饼宝宝长大了……


出锅了,切开看看……哇,好多层……

集合了

五环??????哦……是我的饼……哈哈哈……

以上用了一根胡萝卜,剩下的一根用来做粥:胡萝卜(适量)擦成细丝,切也可以但注意不要太长,基本上是一般大小胡萝卜的直径长度就可以了,等到米烂时放入胡萝卜丝,放盐,鸡精熬熟就可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2: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在河源,萝卜粄成为冬至日的一种特色小吃。



      “老板,还有萝卜粄吗?”

      “不好意思,已经卖完了啊。”

       昨天上午10 点30 分许,源城区公园市场附近的潘克识早餐店中,类似的对话不断地上演。当天,该店卖出的萝卜粄是平时销量的10 倍,但仍有很多人因买不到萝卜粄而满脸失望地离开。

      萝卜粄卖得火,是因为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在河源、惠州等客家地区,冬至日吃萝卜粄已成一种习俗。

一天卖掉1200多个萝卜粄

      潘克识早餐店所出售的萝卜粄在老城小有名气。记者看到,昨天一大早,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 我要6 个生的,回家自己煮。”一位中年妇女走进店里说。而老板娘李素梅正忙着和糯米粉,自顾不暇。在她身边,三名女子正在包萝卜粄,一刻也没停下。李素梅说,为了做出足够多的粄,自己差不多一晚上没有睡觉,还找来亲戚朋友做帮手,一共做了1200 多个萝卜粄,但到了10 点多,还是不够卖。“每年冬至都是这样,实在做不出那么多。”李素梅一边说着,一边将和好的面放上台面。

      以前到了冬至,河源人家家户户都会做萝卜粄吃,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遵循传统的人渐渐变少,想吃的人也不在家里做了,纷纷到外面买回家吃。在外地人看来,萝卜粄就像北方人过冬至一定要吃的饺子,做法也一样,只不过个个都是超大号的。据了解,萝卜粄皮是糯米粉擀制的,主馅由炒熟后的萝卜、虾米组成,辅料为鱿鱼丝、豆腐皮、炸肉渣等,可以煮着吃、蒸着吃,也可以煎着吃。潘克识早餐店虽然连招牌都没有,但附近居民都知道,这家店的萝卜粄是附近的“头牌”。

小小萝卜粄已卖30年

      李素梅家做萝卜粄卖已经有近30 年历史。她们家本是水库移民,上世纪80 年代初,为了养家糊口,她的父母走上街头摆宵夜档,在鳄湖边的老榕树下专卖萝卜粄。尽管做的是客家妇女都会做的食品,但李素梅的母亲黎葵花心灵手巧,做出的萝卜粄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小小萝卜粄,养活了一家 8 口人。李素梅继承了父母的衣钵,前几年结束了在路边风吹雨打的日子,与丈夫在公园市场边开了这家早餐店。

      平时,店里的萝卜粄2 块钱一个,但昨天是冬至,许多老客户提前预定,要大个馅多的买回家吃,因此每个售价3元。前来购买的人丝毫不觉得贵,有的一买就是10 多个。黎葵花说,以前做萝卜粄就是放点萝卜丝与虾米,现在馅料不仅增加至7、8 种,过节了客人还会提出专门的要求,想吃得更开心一些。

      看着客人们大快朵颐,记者也忍不住要店主端上两个萝卜粄“解解馋”。热气腾腾的萝卜粄加上汤料,咬上一口,皮薄肉厚,满口飘香,回味无穷。

萝卜粄成节日美食

      冬至日为什么要吃萝卜粄?虽然做萝卜粄生意已经30 多年,李素梅的母亲黎葵花仍然说不清楚其中缘由。她说,这个习俗从祖辈时就已有了,到了冬至日,家家户户都会做萝卜粄,“以前生活都不好,萝卜粄就是过节时最好的食物了”。

      黎葵花说,河源人爱吃萝卜粄的习惯一直没变,“八十年代时,我们每个卖5 毛钱,最多时能卖1000 多个。”现在,每年冬至他们依旧要卖出1000 多个萝卜粄,依旧是供不应求。

      对于萝卜粄的这种感情,前来买萝卜粄的刘老伯感触颇深。他说,萝卜粄的味道从小时候就已经留在了记忆中。那时,他的母亲每过冬至就会做萝卜粄,他会守在一边看母亲做,“我很喜欢吃,一般人吃一两个,我可以吃四、五个。”

      刘老伯已经69 岁了,但每年的冬至日,他仍忍不住会想起萝卜粄,想起小时候留在口齿间的萝卜和虾仁的清香。

新闻1+1

冬至的节日气氛渐淡

      作为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以前,人们对冬至十分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但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习惯的变化,冬至日的节日气氛已经渐渐变淡。

      刘老伯是源城区下角街道居民,从小在河源城长大。在他的记忆中,冬至是比过年还要隆重的节日。“到了冬至日,每家都会买鸡、鸭和猪肉,做萝卜粄吃,还要祭祖,很隆重。”他说,小时候大家都很期待冬至日的到来,因为那一天可以吃到好吃的,和过年一样开心。

      据了解,在河源,人们过冬至时有“进补”的习俗,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一顿丰盛味美、营养价值高的美食,进补身体,还有“冬节到时羊酒香,进补身体最合时”的俗说;同时,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祭祖时,家家磨粉成团,以肉、菜为馅,或把湿米团用木模印成圆形蒸熟,作为祀先祭社之品,名叫“冬至团”,表达缅怀先祖及合家团圆之意;此外,一些人还会选择在这一天酿酒,因为他们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 “但是,今年过冬至,节日气氛就淡了很多。”刘老伯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冬至日 “能吃到好吃的”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期待。“这几年,在家里做萝卜粄吃的人很少了,一些人也不惦记这个味了。”刘老伯说,他和家人每年冬至日都会吃萝卜粄,但“女儿、儿媳都要上班,没有时间做,现在都是出去买来吃”。

      昨日,记者也注意到,除了一些住户的门前点着祭拜祖先的香烛,市区并没有太多冬至日的节庆气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圣诞节的临近,不少社区、商店中都装饰了圣诞树,或悬挂着庆祝圣诞的标语、彩球等,一副喜迎圣诞节的场景。

      记者在河源本地一些论坛上的调查也显示,很多网友都表示冬至日的节庆气氛不浓。网友 ZGB 说,“有十多年没吃过(萝卜粄) 了”; 网友“烟雨江南” 则直言“现在农历的节日味都没那么浓了,在外面(过节) 更是的”;网友“烧鸡翅”说,“我家都不怎么过冬至的”,并称大家不喜欢过传统节日,反而青睐西方节日的现象已越来越严重。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2: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冬至过冷风将至 吃萝卜赛过小人参

冬至已过,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习惯自“冬至”起“数九”,这也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到了。老天爷也没有坏规矩,今天将送来一股强冷空气。由于缺乏暖湿气流的配合,这次冷空气给北京带来的还是刮风和降温天气,没有雪的消息。

  预计冷空气前锋将在今天上午到达北京,今天白天,风力不会太大,入夜后才会加大到四五级。降温从今天夜间开始,从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将分别比前两天下降8℃和6℃左右。其中,23日和24日白天的最高气温将再次降到冰点以下,天气非常寒冷。

  目前看今年最后一周降雪渺茫,意味着京城今冬初雪或创22年最晚纪录。

  由于降雪无望,天气是寒冷而干燥的,这种天气条件下,空气中的病菌和病毒会有所增多,容易患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大家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应尽量避免到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活动。

  吃萝卜赛过小人参

  萝卜中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A、维生素C、尼克酸,以及无素钙、磷、铁等。萝卜内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对人体消化功能大有裨益。原因 是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脂肪等成分,使之为人体反充分吸收和利用;芥子油具有辛淀粉、脂肪等成分,使之为人体所充公吸收和利用;芥子油具有辛辣 味,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帮助消化,萝卜的这种功能使它赢得了“小人参”的美称。

  萝卜除了是人们喜欢食用的大众化蔬菜外,其药用丛价值更令人刮目相看。

  萝卜味甘辛、性凉,有下气定喘、止咳化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和清热解毒的功效。患有急慢性气管炎或咳嗽痰多气喘者,用白萝卜洗净切片或丝,加饴糖腌后食用,有降气化痰平喘的作用。呕吐时,可将萝卜捣碎,加密水煎煮,细细咽嚼,有和胃、止吐、消食作用。

  萝卜还有较好的抗癌作用。这是因为萝卜内含有纤维木质素,能提高巨噬细菌、异物以及坏死细胞的功能,从而加强人体抗癌的能力。这种抗癌作用以生食萝卜为 最好。另外,萝卜含有的糖化酵素还能分解致癌物亚硝胺,起防癌作用。生萝卜汁有缓慢的降压作用。生萝卜汁加蜂蜜可作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很好的辅助食疗 品。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

  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这里须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 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 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 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 不可盲目“进补”。

发表于 2011-12-21 12: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呵呵,明天休息要烧祖宗喽!
     
发表于 2011-12-25 20: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俺们家吃的菜团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2 22:13 , Processed in 0.0926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