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0|回复: 0

迎接“苏南大规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镇江开始行动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3 2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昨天,镇江市召开苏南地区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前期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部署和安排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根据温家宝总理和省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镇江市在全省统一指导下,成立了苏南地区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先行启动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产业体系示范区、生态环保宜居示范区和对外开放示范区四项重点战略研究。与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充分研讨,重点研究如何编制一个符合镇江特色的战略规划,让我市在更好融入苏南板块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整体发展中为老百姓谋得最大利益、为经济发展寻求最大支持。

新闻链接:[url=http://www.xici.net/t.asp?http://rrurl.cn/s7l9uh]【凤凰网】总理点将:苏南大规划[/url]
   本报近日独家获悉,在江苏苏南5座城市基础上统筹兼顾创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正在走审批程序,或将在2012年第一季度内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文。
   2011年1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苏州考察。在听完苏州工业园区和部分企业汇报后,温家宝有感而发,要求苏南地区“雄心还要大一些”,并明确指出,苏南地区应该“搞一个整体发展的战略规划”。
  在江苏,这个以苏南5市为整体而谋划的“大区域规划”构想,即将羽化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将是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中国第五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不同的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谋者更大”,既属于跨行政区既有协作又有竞争的经济区域,首创了跨区域管理的、深度一体化的、大范围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的全新探索。
    据本报了解,此前,江苏省主要领导已就示范区的创建向温家宝口头汇报过两次,而在总理考察点题的基础上,示范区的规划、实施和推进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在江苏省内,这项工作由副省长何权、省政府秘书长毛伟明和省经信委主任徐南平作为主要牵头人。记者获悉,苏南示范区的基础文件已形成,即将在2月8日召开的江苏“两会”上再次征求意见。
    长江学者、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向记者表示,苏南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和改革的风向标,这一示范区将是江苏“十二五”期间最主要的引领动力,其实践也为中国下一个三十年的转型提供借鉴经验。
落子苏南大区域
    按照总理的要求,苏南地区整体规划应该包含若干片区。
    从产业上看,要做到高新科技、生态环保、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地;同时又要兼顾到人文地理,做风景优美、具有深厚人文环境的宜居区。
    温家宝指出,苏南地区整体规划上要成为江苏以至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江苏苏南5市(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所组成的经济板块,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扮演着“率先和示范”意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市场体制、城市功能、科教资源以及联动发展上,具备较好的“实验条件”。
    仅从经济规模而言,苏南5市总量与上海相当,在江苏2011年4.8万亿总盘子中占比接近60%。具体看,苏南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2万美元,昆山达到2.2万美元,超过了韩国(2.06万美元)。
    这其中最大优势莫过于科教人才。江苏在全国较早提出科教强省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型经济等战略举措,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位居全国前列,不断形成的创新能量将逐步积聚和释放。
     根据国务院2008年颁布的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除了要进一步发挥上海的核心、龙头功能外,也更需要次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扩张和完善,尤其是需要苏南经济板块更加积极“主动作为”。
     在此基础上,以5城市为统筹的苏南创新示范区,突破了过去依靠开发区模式创造局部优势推动产业创新的常规做法,率先实施依靠长三角城市群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功能建设的实践。
    “以加入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简单型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将被逐步扬弃,具有科教资源、自主创新和现代产业基础优势的苏南区域,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抢得先机。”刘志彪向本报表示。
     而通过这一区域的再次率先发动,亦可将发展的动力和资源进行有效地传递,带动“泛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潜力,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国家战略的任务和目标。
     这一理由在于,苏南经济板块实际上是上海核心、皖江城市带、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的区域链接点和中心点,以此区域为整体发力,上海的辐射能力在现阶段受制于行政边界的局限可以打破。
     由于是5个经济发达城市的联动协调作战,虽然行政管理复杂,但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既依赖于城市群的支持,也会对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
     因此,发展中经济大国的崛起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协调拉动,苏南地区最有可能、最有条件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崛起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
     本报获得的部分文件显示,按照目前江苏省的规划,苏南创新区要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建成具有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基地;要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示范中通过创新驱动加以实现,成为转型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聚集示范区;要利用城市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建设成互动发展的示范区,带动更大地域发展。
发展的均衡器
     江苏省内对苏南示范区寄予厚望,认为是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结合的最好样本。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向本报记者表示,创新驱动是路径,而苏南示范区则是一个载体,与沿海开发战略的有效结合,将成为江苏下一步的发展引擎。
      事实上,苏南示范区的构建,突破了通常把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独立于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常规做法,开创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即是国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的先例。
     从国情出发,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重点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难点主要在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最需要避免的是滑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值得关注的是,继续沿用过去的依靠学习和模仿、主要通过拼消耗的发展方式,是不可能率先进入现代化序列的。
     因此,苏南示范区建设的驱动,使苏南乃至江苏逐步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也是示范区应该给予全国科学发展道路选择的最根本、最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此外,苏南示范区可以为全国树立一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典型样本,对于国家长三角战略定位目标更加明确。
    对江苏而言,示范区的创建,不仅可以要继续强化苏锡常传统的经济中心地位,而且可以顺势培育宁镇扬这一新的经济中心,均衡省内各区域发展。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鉴于目前国家对长三角城市的定位已经明确,不难理解的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际上是把各地都建设成为各具特色和特点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这是苏南示范区的基本落脚点。”刘志彪向本报表示,也为南京和镇江融入苏锡常经济板块提供了便利。
     与苏锡常相比,南京和镇江在外向型经济上有差距,但丰富的科教资源是转型中最基础的内生性增长条件,可以弥补下一轮发展的不足。而不断扩宽的交通优势,使得宁镇地区在更大范围内融入全球化。
     而从技术创新链来说,宁镇地区尤其南京作为源头,向苏锡常基地输送。在现有支柱产业上,苏锡常是电子信息类的“轻型结构”,宁镇则是基础工业类的“重型结构”,不仅不存在较大范围内的产业内耗,更可成为产业链的上下游以及技术创新的共同投资者和收益分享主体。
总理点将: 苏南大规划
突破无政策试点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一位官员向本报表示,作为带有“国字头”的示范区,最担心的就是“无政策”试点。
      因此,在完成了战略定位和示范内容外,苏南国家创新示范区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寄托于国家赋予了什么样的政策。
     这种担忧有前车之鉴。自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国家相继又批准了武汉东湖、上海张江两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然而从扶持政策体系的完备性与扶持力度看,中关村示范区是远远走在后两者的前面,中关村的政策现在仍然是后两者向中央争取的政策。
      实际上,南京于2009年获批的国家首个以省辖市为载体的科技综改示范区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从已有国家创新示范区的政策看,主要集中在股权激励试点、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经费中按规定核定间接费用,支持新兴产业组织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实施支持创新企业的财税政策和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等。
     “从苏南示范区定位和意义看,必须要有所突破,采取强有力的组合性系列政策措施。”江苏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吴先满对本报表示。
     按江苏设想,对苏南示范区的支持政策,除了参照中关村模式外,还需要向中央争取新的扶持政策以及江苏需要出台自身的具体政策。
    “主要是探索实行与创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的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相呼应的特殊的重大政策措施,以及实行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措施。”
    具体而言,要在整合区域创新要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合作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园区载体、协同政产学研合作机制、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获悉,对江苏而言,首要便是争取苏南或全省成为自行发债试点的权利。江苏省科技厅研究室一位人士向本报表示,科技创新活动特别市相关的公共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应是政府债务融资权利取得后的一个重点基本领域。
     苏州市财政局一位官员则认为,苏南地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在总投资所占的份额大,若能享受消费型增值税试点,对企业减负意义重大。同时要争取重点企业的进口设备增值税返还、关税等方面财税支持政策的再突破。

[url=http://www.xici.net/t.asp?http://rrurl.cn/e6w85P]与沿海开发战略结合苏南规划为全国现代化探路[/url]
    今后,想要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到苏南走走看看”应该是个非常恰当的建议。
    自去年12月温家宝总理指示就苏南地区“搞一个整体的发展战略规划”之后,有关苏南地区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工作就开始“破题”。作为江苏综合实力最强区域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高地、率先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准的苏南,将在该规划的引领下,继续担当江苏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先行军的角色。
    引领“第二个率先”苏南重任在肩
    “苏南规划是我省继《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之后,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规划。”省发改委主任陈震宁说,鉴于规划对全国的示范意义,国家发改委认为有必要在国家层面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张颢瀚教授认为,2010年国家批准实施的长三角区域规划,要求该地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又是长三角的率先发展地区,围绕苏南再编制一个规划,表明国家希望苏南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和带动效应。
    就苏南发展单独谋篇布局,从发展进程看可谓正当其时。引领“第二个率先”,苏南拥有坚实基础。数据显示:2011年苏南5市的经济总量达到2.94万亿元,占全省4.86万亿总盘子的60%。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其中,昆山达到2.2万美元,超过了韩国的2.06万美元。正是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5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当好“第二个率先”的先行军,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怎样少走弯路、让经济少颠簸?发展中如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引导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这些问题,中国需要一个现实示范区。综合考虑,苏南无疑是最合适的。”张颢瀚说。
    4个示范区体现“苏南特色”
    省委、省政府对苏南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罗志军做出重要批示,省长李学勇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常务副省长李云峰召开专题部署会,分别就抓紧该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苏南规划编制工作的14个前期研究课题已确定,省内外专家将重点研究未来苏南将如何建设“4个示范区”。
    “我们初步考虑,编制苏南规划,要充分体现中国国情、江苏特点、苏南特色。”陈震宁说。具体来说,通过4个示范区的建设,要把苏南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的重要载体,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宜居区,对外开放创新发展、高端发展、持续发展的高地。
    “定位4个示范区,苏南规划可以说抓住了现代化建设最关键的问题。其中,自主创新起龙头核心作用,现代产业体系是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生态环保是发展中绕不开的难题,经济国际化则是顺应未来的发展规律。”张颢瀚表示。
    在自主创新方面,江苏正在积极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11年,江苏研发投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占GDP比重提高到2.2%,比国家确定的目标提早了4年。苏南5市这一指标分别为:南京约3.1%、无锡2.6%、苏州2.45%、常州2.3%、镇江2.2%。显然,苏南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强,具备了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的实力。
    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兴远认为,江苏区域间产业阶梯型结构已形成。苏北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苏中是发展特色产业,而苏南则是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苏南规划突出自主创新,既呼应了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顺理成章的事。”
    为江苏乃至全国发展转型提供借鉴
    尽管尚在“腹中”,但正在编制的苏南规划已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苏州市统计局马露露日前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苏州已步入工业化后期,在先发过程中较早遇到资源环境硬约束、发展模式创新等一系列新问题,要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发展前列,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放眼全球,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更高水平的发展,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并从体制、技术、产品、产业、人才、信息等多方面增强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苏州是苏南的“老大”,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于苏南。
    张颢瀚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民营经济成长壮大,还是近几年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苏南都起到了率先示范作用。在推进基本现代化的进程中,苏南的示范借鉴作用同样值得期待。
    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认为,创新驱动是路径,而苏南示范区则是一个载体,与沿海开发战略的有效结合,将成为江苏下一步的发展引擎,也将为中国的发展转型提供借鉴经验。
    苏南各地对规划充满期待。“从最近两年的发展态势看,苏南真切感受到了来自浙江、上海甚至中部地区的竞争压力,金融、财税、外贸、土地等政策优势不明显,若不调整将影响苏南的持续发展。”张家港市市长姚林荣建议,苏南规划要争取发展政策上有新的突破,政策给予尽量能落到具体的点上,增强可操作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3 15:35 , Processed in 0.0587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