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味道江湖 于 2012-3-27 23:07 编辑
日前,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当主持人宣布将进入部长发言环节时,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突然起立喊道:“我要求教育部对2012年考研泄题事件作出答复,并向全体考生道歉。”这一出乎意料的做法将国家级考试泄题事件再次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12年1月7日14时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英语科目开考,多名考生反映考前半小时左右收到来自据称是“启航教育”提供的答案。清华大学微博协会会长刘若晴在7日晚二十点左右将他所收到的英语答案通过截图上传到微博上,该微博在短时间内被疯狂转发。广东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南粤”看到刘若晴的微博爆料后,回复已经介入调查。如果说当时的事件发展还不明朗,那么随着考研成绩的公布,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研试题泄题举报纷至沓来,考研试题泄露已是难以掩盖的事实。
从注册会计师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到现今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级考试相继被曝泄题,我国这个考试大国在公众心中建立起的教育公平的信仰大楼轰然倒塌。或许,这座大楼本身就是衰朽的。
本应公正严肃的国家级考试,如今变成了一场场泄题闹剧,还是无人善后的闹剧。坊间吵得沸沸扬扬,而那高高的庙堂却安静的好像一潭死水,就是“不作回应,憋死你们”,呵,这是一贯作风了。不过还好,还是有人意识到中国无数考生如今正面临着怎样不公的考试环境的,葛剑雄教授不期的一吼无疑是给了教育考试部门一记响亮的耳光。只能说,这耳光打得大快人心。的确,考试泄题,政府部门首先监管不力,光这一条,教育部就有责任向160余万考研学生道歉。不过,细细想来,道歉,真的有用么?要求道歉,不过是希望教育部门能够摆正姿态承担责任罢了。所谓道歉,也只是于事无补的心理安慰,对广大考生来说并没有实质意义。考生要的,不只是道歉,是正常和谐的考试环境,是本应属于教育的干干净净的公平。
摧毁这份公平的幕后黑手无非就是“利益”二字。如果说各类证书考试浪潮催生出一条“泄题产业链”是毫不夸张的。近年来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引发了“考证热”,与此相关的培训机构迅速崛起。有广大的考生作为市场基础,教育培训行业无疑获利颇丰。但是很明显,这些机构不仅仅满足于培训费的获利,向考生提前提供试题答案能够让他们在培训结束时海捞一笔,辅导是假,泄题是真。不过,在这条隐形的产业链上,处于利益最高端的,还不是这些培训机构。他们充其量就是个泄题中介。试想一下,几乎任何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都有“包过”“不过免费再学”的字眼,撇去广告夸大的作用不谈,是什么给了这些机构这么大的底气?一句话,有后台。这些后台是可以直接接触到考试试题并且完成泄题过程的,他们才是最高利益既得者,也是导致教育考试腐败的根源。
很明显,政府内部出现了问题。针对葛教授的现场发难,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事后作出了回应,称案子已取得较大进展,会适时向公众公布信息,承诺查清事实。笔者认为这样的官方回应不免有避重就轻之嫌。“较大进展”“适时”等词本身就界限模糊,政府机构效率低下一直以来屡被诟病,“适时”到底是什么时候,等此事渐渐淡出公众视野之后不了了之?另外,在对葛剑雄当场向教育部发难的报道中,媒体有意将重点放在道歉的话题上,潜在地转移了公众的注意力,好像社会在集体围观教育部被质问后的尴尬,而不是关注接下来的补救措施。其实,葛教授不仅是提出了道歉的要求,还指出妥善处理后果,保证教育公平,弥补考生损失;清除积案,公开结果等。针对此次泄题的补救措施,袁贵仁透露,目前已对研究生考试的150余万份考卷全面普查,查找雷同卷,对重点疑似人员加大复试,尤其是外语成绩测试。但是,这些补救方法的操作性明显是不强的。怎样算雷同卷?哪种算重点疑似人员?如何加大复试?这些问题都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和解决办法,对那些因此未进入复试的考生也毫无意义。
一旦造成泄题,任何的补救措施不过是杯水车薪,道歉亦或是整查都不能挽回全体考生的利益。考生要的,不是事情发生之后的安慰或是承诺。只有彻底杜绝教育腐败行为,才能还教育以公正,还考生以公平。
利益腐败污染已经渐渐侵进考试这片净土,高考这个阵地能坚守多久我们不得而知,笔者希望,能很久很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