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88|回复: 16

忧与爱-小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7 16: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JSYWL 于 2012-6-10 08:53 编辑

忧与爱

      孟郊的名诗《游子吟》,千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慈母忧虑游子远行的艰辛,为游子缝补寒衣,那一针一线寄予了慈母牵挂的心,包含了对游子的深深思念,读来令人动容。而艾青的诗,也是因为出于对祖国的热爱,所以,“他的眼睛里总充满了泪水”,真实道出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朴素情怀,这诗行里所流露出的淡淡忧伤,同样令人感慨不已。
      从哲学角度看,忧与爱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紧密相联,可以说,因为有爱,所以才有忧,而那种没有忧患意识的爱,注定是肤浅的、苍白的和渺小的,而唯有负责任的爱,有担当的爱,才是高尚的爱,纯粹的爱,深沉的爱。
      “忧患增人愁,艰难玉汝成”,在祖国历史的长河中,正是由于千万个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在奔走呼告,在勇敢抗争,甚至不惜奉献自我、牺牲生命,才使得苦难的中华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今天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人民的幸福小康。在这里,爱,因为忧患而升华,爱,因为忧患而宽广,爱,因为忧患而伟大!
      我们学会爱自己,同样也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患”,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感,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必然会为时代所淘汰;而面对我们的师长、朋友因为出于关爱而向你提出的人生忠告,我们不能简单地拒绝,而应谦虚反省,好好修正,从而不辜负他们的殷切希望,并促进自我的完善和健康成长。
      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也不能以爱的名义,处处杞人忧天,时时庸人自扰,什么事情都无端地去忧虑,那种爱,就成为盲目的爱,很多余,更是种伤害。对此,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能抓住矛盾的关键,理性地分析和对待,以避免陷入爱的误区。
      仅有“忧”的爱还是不够的,面对当前困难处境,面对未卜的前途,除了忧心忡忡,长吁短叹,恐怕也只能是于事无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善于剖解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采取实际行动,正确、及时地应对,才能真实地表达你的爱,完美地展示你的爱,精彩地诠释你的爱,也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就让我们学会去爱,学会去担当吧,学会怎样爱自己,学会怎样为别人解忧,学会怎样为社会分忧,这恐怕是对待“忧与爱”这一命题的正确之道。



市作协会员,著有诗集《青青路边草》。
     
发表于 2012-6-7 17: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欣赏中!
     
发表于 2012-6-7 17: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忧和爱是一对冤家。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8: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写的是议论文,不知合题?
发表于 2012-6-7 18: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欣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8: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谢谢各位老师!
     
发表于 2012-6-7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soso_e181:}学会爱与忧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0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书中浪子 发表于 2012-6-7 22:46
学会爱与忧

感悟爱,领会忧!
     
发表于 2012-6-8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学习了{: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清香一瓣 发表于 2012-6-8 16:20
学习了

感谢了!
     
发表于 2012-6-8 23: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学习楼主的议论文!
发表于 2012-6-9 02: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忧是爱的表象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08: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萧若秋 发表于 2012-6-9 02:26
忧是爱的表象

爱是忧的原因,是木?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09: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萍水相逢 发表于 2012-6-8 23:07
学习楼主的议论文!

忧与爱,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应当兼容,所以,还是百花齐放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09: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清香一瓣 发表于 2012-6-8 16:20
学习了

献丑了,见笑了,我觉得,这题目要把握好,否则很难入手,不管何种题材,都要最终在哲理上有所表述,也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不是,亲爱的朋友?
     
发表于 2012-6-9 21: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楼主的议论文应该符合高考作文要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6: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毛毛 发表于 2012-6-9 21:58
楼主的议论文应该符合高考作文要求的。

你的评论真让我高兴,高考发帖的十有八九是记叙,而我的拙作却偏在议论,但我想,我的也没偏题,或许还有小特色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4-6-17 11:46 , Processed in 0.0507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