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频发力 变废为宝酿神奇
刚投产不久的巨大生产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几个工人;清洁、舒适的生产线的中央控制室里,技术人员只需移动鼠标,就能实现生产的整个调度和控制;遍布车间的监控探头,让技术人员“足不出门”就能实时看到生产线的各个角落。 巨大的室外堆场上,堆放着的是小山一样的从全国各地运来的各种废钢,而在生产车间里的内堆场放着的是已经过筛选、分类好的原料。一个庞大的电磁吸盘移动到内堆场上,通电后轻轻地一放一吸,30吨的废钢就牢牢的被“粘”住,送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意大利“康斯迪”连续加料系列,然后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有“亚洲第一炉”之称的220吨特大型电弧炉。 经过53分钟的冶炼“烧开”后,“亚洲第一炉”开始倾斜出钢,倒入同样大小的钢包里,再由国内名列前茅的“大力士”—360吨的铸造吊运往精炼区,接下来根据生产要求的不同需要,分别添加各种合金和配料后,进入了连铸工序。 在完成连铸、切割、堆垛入库后,挂着上海、山东牌照的重卡排着长龙等着发货,驶向全国各地。 ……………………………………………………………………… 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是座落于浩瀚长江之滨、蜿蜒九曲河畔的中冶东方江苏重工生产厂房内上演的“科技频发力,变废为宝酿神奇”的千真万确的事实! 央企巧借力 壮大企业促升级 废钢铁是一种载能、低碳资源,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2010年钢铁企业共利用废钢铁8670万吨,与长流程铁矿石炼钢相比,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1670万吨,减少冶金渣排放约2.8亿吨,减少废水排放约3亿吨。加强废钢铁综合利用,有利于缓解我国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推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 201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飞达集团董事长朱国平提出的《关于强化废弃汽车、家电中“钢铁”循环利用》的建议迅即得到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高度重视,在征求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意见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朱国平发来了整整三页纸的答复。 正是有了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朱国平才矢志大胆一搏;正是有了这大胆一搏,才使得中冶东方江苏重工大型铸锻件项目得以应运而生。 今年两会前夕,飞达集团与央企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合资合作的中冶东方江苏重工大型铸锻件项目竣工投产。该项目集中了国内和国际最新、最先进的冶炼和铸轧技术,具有6个全国乃至全球第一:1、全世界第一套中厚板铸轧生产线;2、主体设备是亚洲最大的工程容量220吨、最大出钢量可达360吨的特大型电弧炉之一;3、装备有容量14万千伏安的最大的国产电炉变压器;4、装备有单机产能为180万吨、国内单机产能最大、板坯最厚的连铸机;5、使用本项目生产的连铸坯轧制的厚板在确保其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将达到全世界同类产品的厚度之最;6、国内唯一装备有消除二噁英装置的电炉生产线,环保装备在本行业全国最高。 从劳动密集型的钻头工具,到资金密集型的板材项目,再到技术密集型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冶东方江苏重工大型铸锻件项目的横空出世,标志着飞达集团在发展壮大的同时,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三连跳”! 产学研结合 能源革命铸传奇 2010年10月下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考察时说,我国钢铁业面临大的结构调整。一是提高集中度,改变小而散的状况;二是实现现代化,创造世界最先进的炼钢技术,生产高质量产品;三是推进节能减排,特别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必须朝着这个方向,设计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钢铁厂,设计高标准的节能降耗的钢铁厂。 中冶东方江苏重工大型铸锻件项目集循环、节能、低碳、环保、再生及资源综合利用为一体,是传统产业升级的新型企业。 ——项目采用废钢回收、低消耗电炉熔炼,原材料是再生资源汽车、冰箱、废薄轻钢,一年将“吃”掉废旧钢铁670万吨左右。 ——适合冶炼力学性能或化学成分要求严格的钢,如特殊钢、工具钢、模具钢、航空用钢、不锈钢、高温合金等。在冶炼过程中,提高钢液温度灵活。 ——本项目电炉炼钢(短流程)总能耗仅为转炉炼钢(长流程)的50%。所需用工仅290人,而长流程炼钢需要2800人,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 科技借力,央企发力,强强联合,铸就传奇!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飞达集团董事长朱国平充满豪情地说:“今年,整个项目预计产量60万吨,实现销售40亿元。这意味着飞达集团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我们将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勇做丹阳“四城建设”排头兵,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冶东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宗波慷慨激昂地说:“项目的成功,打造了中冶东方又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工业示范区,必将引领世界板坯连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必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深刻的钢铁工业革命!” 2012年5月24日上午,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莅临考察。在参观了“亚洲第一炉”的操作控制中心后,罗志军书记高度评价中冶东方江苏重工大型铸锻件项目:是技术改造的典范!是节能环保的典范!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