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阿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1|回复: 4

丹阳的“非遗”博物馆在哪里?常州准备建“麻糕博物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6 17: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本帖最后由 云曲简丹 于 2012-8-26 23:34 编辑



师傅们正在做麻糕。
常州麻糕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人的老风俗就有捧着茶壶吃烧饼或者吃豆腐汤搭麻糕。常州大麻糕以面粉、芝麻、白糖、精盐等为原料,经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是常州特有的品牌之一,同时也是百年老字号产品。
  色泽黄亮、皮酥内软、芝麻油香的麻糕是常州特产之一,它不仅是常州餐桌上早点必备品,更是受亲友欢迎的贻赠佳品。为了进一步弘扬民俗传统糕饼文化,常州一麻糕传人打算自己出资建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制作等为一体的麻糕博物馆。昨日,在常州新阳光国际商品城,常州市成语文化研究会举行常州麻糕博物馆创意座谈会,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教授学者们和麻糕传人一起探讨建麻糕博物馆的可行性及如何发展和传播麻糕文化。扬子晚报记者 张战斗 文/摄
  麻糕故事
  汉代就有记载,白居易还写诗赞过
  常州大学朱净之教授称,经史料研究,麻糕原是来自胡地的美食,古称胡饼、胡麻饼。史书多有记载,《后汉书》载“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唐宋以后更为盛行,白居易《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
  朱教授表示,此后,宋、元、明、清等历代文人都曾写过关于麻饼类的文章,尤其是清代常州文人洪亮吉《里中十二月词》九月一首有句曰:“汪三汤饼倪婆糕,却与龚丸作三绝”。洪亮吉所说的汤饼就是豆腐汤加麻糕。写过“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常州文人赵翼写的《钱充斋观远饷永昌面作饼大嚼诗以志惠》诗中所描写的“面作饼”,与洪亮吉诗中的“汪三汤饼”,同由胡饼、炉饼演变过来的烧饼,也就是常州大麻糕的前身。
  朱净之教授介绍,麻糕是常州传统美食中老常州味道最浓、最大众化的食品。那些“少年子弟江湖老”的常州游子,一旦回故土,总爱品尝常州小吃,以找回故乡味。1973年,80多岁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从美国回来探亲时,每天总爱吃麻糕和豆腐脑,离开故乡时,他特地买上两匣大麻糕,带到美国赠送亲友。
  博物馆设想
  除了物品展示,参观者还能参与制作
  关于开建麻糕博物馆的话题,与会专家热议不停,专家学者们建议将最早生产麻糕的炉子、炊具等收藏过来,届时,博物馆建成后可以将其陈列在博物馆里。常州一高校教授钟敏认为,麻糕博物馆应该动静结合,比如,巴黎岛有个咖啡博物馆,参观的人可以看见咖啡生产、加工、饮用等全过程,让参观者过目难忘,还不忘带点纪念品。现在的食品太丰富,让人吃一块麻糕远远没有让人做一块麻糕的印象来得深刻。可以让参观者买材料,博物馆派师傅教他们怎么做,自己做的麻糕,自己带走,这样的博物馆一定让人记忆深刻。
  朱净之教授建议,常州麻糕博物馆可以展示麻糕发展过程,并通过历史资料来展示各个时期的麻糕制作工艺、流程配料,并配以图片和文字,将麻糕的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包括历代文人骚客写的关于麻糕的诗词曲赋。
  投资者其人
  开麻糕店起家,建博物馆传承麻糕文化
  而正在筹集常州麻糕博物馆的人却并非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是一位来自苏北盐城的职校教师刘华顺。2004年,他大学毕业到常州之前,虽然作为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的一名烹饪高级技师,但他对常州大麻糕并没有多少了解,直到他遇到自己的妻子严玉华——常州大麻糕传人,而接触常州大麻糕之后,他也从此一发不可收。
  从2004年开始,刘华顺通过教学研究,发现常州大麻糕蕴藏着无限商机,于是,没过多久,2009年,他就投资100多万在常州一家大超市旁搞了第一家麻糕旗舰店,当时仅房租就60多万。“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我是疯了。”刘华顺说,但是事实证明了他是对的,三年之后,他不仅已经有了7家分店,还有一个专门的麻糕加工生产中心。
  刘华顺虽然是发展大麻糕的受益者,但他也发现,虽然大麻糕目前发展势头不错,但喜欢吃麻糕的以老年人居多,而制作麻糕是纯手工,乐意学制作工艺的年轻人不多,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特别是儿童和年轻人也加入到喜欢大麻糕的队伍中来,他立志要把常州麻糕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并计划在常州新阳光国际商品城内建造一座常州麻糕博物馆。博物馆计划占地2000多平米,建成后将是制作、展示、收藏麻糕的处所,并计划让参观者自己做麻糕,以此来普及麻糕文化。目前,施工还在紧张进行中。
     
发表于 2012-8-26 19: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常州麻糕确实很好吃
     
发表于 2012-8-26 2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咸宁
跟着人家拎草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23: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丹阳可以在老西门大街开办“大麦粥博物馆”的!
     
发表于 2012-8-27 07: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一个民俗博物馆都办不起来,束家楠木厅的楠木都不见了,什么都办不起来。丹阳的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丹阳新闻网(https://www.dy001.cn) ( 苏ICP备05003163号 )

GMT+8, 2025-7-27 18:31 , Processed in 0.1390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Template By 【未来科技】【 www.wekei.cn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