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考生的共选:于平凡中见奇绝
——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简析
周竹生
一年一度的高考语文作文考题,万众瞩目,翘首以待。
怀着紧张、激动、新奇、兴奋的心情,掀开那块红红的盖头,当新娘的脸庞完全呈现在新郎的面前时,新郎没有倒吸一口冷气的惊艳,没有长叹一声的失望,没有一点陌生感,也没有一点神秘感,甚至反复打量也没有触及心灵的感觉。
这是新郎在掀开陌生的新娘的红盖头。但是在当今时尚风行,流行前卫的现代社会里,大喜之日新郎为新娘掀头盖已经掀不起什么激情了,甚至这一风俗在许多地方已经被时尚远远地抛弃。
这是江苏的考生在掀开今年作文盖头。在今年江苏高考语文卷下发之后,无数的考生体会了一次掀盖头的心路历程。
紧张、激动、新奇、兴奋?可惜都没有体验到,那么他们在考场中究竟获得了那些体验了呢?
第一印象,似曾相识,好像没有难度;第一判断,似是而非,其实难以下手;再三叩击,实在难以与题目一拍即合,擦不出思想的火花,涌不起情感的波浪,产生不了文思泉涌,一挥而就,酣畅淋漓的感觉。
人人可写不偏僻,似曾相识有烦恼,泛泛而谈陷平庸,独辟蹊径有困难。这就是对今年江苏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初步印象。
与2008年江苏省高考作文为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作文一样,今年的作文题型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去年的风格特点:于平凡中见奇绝。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于热闹处设局,紧扣现实,题目从当今社会生活中来。
作文考题要出乎意料以防猜中,出题者往往就会逆向思维,与指导教师和考生躲猫猫,远离烟火,钻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结果出一些险绝晦涩的题目。题目出到了考生的后脑勺,使很多考生看不懂,吃不透,不会脑筋急转弯,更不具备刑侦人员破案的能力,考生叫苦连天,社会舆论一通诟病。江苏省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者没有回避社会生活,没有回避社会关注,没有回避时尚流行。这就较好地体现了高考检测学生能力与指导中学学科教学兼顾的导向作用。
于公平处设局,兼顾全体,题目从考生眼皮底下而来。
一道高考作文考题是否出得成功,检验的标准之一就是考题为谁而出,考题是否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涵盖和照顾。然而,实现最大面积的覆盖就意味着承担最大程度的押题风险,江苏省语文高考作文的命题者的很好地解决了高考作文出题的这一难题。不管是城市还是乡下,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不管是应届还是往届,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题目从考生眼皮底下而来,考题面前人人都不陌生。人人都有话可说。体现不偏不倚,不奇不崛,不古不怪,不藏玄机,没有锋芒。
于寻常处设局,体现选拨,非常之观须从平常处得来。
金陵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高考语文学科研究专家喻旭初在今年高考之前推出了三道作文模拟题。有一道题有这样一段材料: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画鬼易,画人难。截取这一段话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人眼中熟不一定人人手下有;人人笔下有,不一定人人都写好。对于考生而言,时尚人所皆知,但是要品味,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滋味,而且要把那种难以言传的滋味通过一种擅长的方式,通过适合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给那些观察敏锐,见解独特,组织有方,表述有力的考生提供了施展的机会,这也就体现了考试的选拨功能。
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出题具有于平凡中见奇绝的特点,同样要做好这道作文题,也需要有于平凡中见奇绝的功夫。
品出时尚的味道?得用巧妙的方法。第一步要用与众不同的眼光来审视时尚,为时尚定位,第二步要用与众不同的手法来表现时尚,要表现到位。
眼光决定时尚的品味,同样你对时尚解读的眼光决定你作文的品味。
时尚不完全等同于流行,就如同流行性感冒未必时尚一样。大江东去浪淘尽,淘去的是过眼烟云,留下的是千古风流。考生首先要用准确的思维将具有审美价值的时尚从赶时髦随大流的大流行中剥离出来,将高尚嵌入到时尚的核心部位,从而准确地为时尚定位。时尚不是仅仅满足个人的爱好欲求,更不是离经叛道,标新立异,稀奇古怪,荒诞不经,而是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进步紧密相连,是促进时代前进高尚元素。然后紧接着要用艺术的手法将抽象的时尚转化为意象的时尚。假如为时尚着色,那色调应该是鲜红的,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心连心的红色;那色调应该是碧绿的,那是我们实现科学发展,保护生存环境的决心与成效;那色调应该是蔚蓝的,那是我们的海军首次劈开蔚蓝色的亚丁湾为商船护航。假如为时尚取景,那是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现场,那是李宁在空中奔跑着为奥运圣火点火,那是我们的航天英雄首次出舱遨游太空。
将时尚定位,聚集为一块靶子,之后的功夫体现在寻的上。如何寻找,这取决于走什么道路,怎样走,是寻常路还是蹊径?这是决定你作文档次的关键一步。如果走寻常大道,只是用议论的方式空谈时尚,进行说教式的品味指导,那就难以破题入题,难以品出什么美味,也就难以得高分。而这一题目最大的困难在于“品味”与“时尚”的组合很难用议论文以外的文体来表现。
越是上有虎,偏向虎山行。要想获得高分,就要走奇绝的道路,用议论文以外的文体来表现。就像给你同样的原料,你如何烧出独特的口味一样,那你必须采取与众不同的方法。审读《品味时尚》这一题目,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无异于品味一枚橄榄。橄榄在舌头低下翻滚,可以隐隐约约品得出酸酸甜甜涩涩的味道,而在更多的考生嘴里,《品味时尚》甚至还是一枚没有开口的小野核桃。光在嘴里含着,舌头舔着,触及不到小野核桃肉的美味。咀嚼橄榄没有多少肉,咬嚼核桃没有那么大的力气。那我们就要将橄榄和核桃从嘴里取出了,抓在手里,远距离的审视,用艺术的、象征的、空灵的、幻化的手法,细细的、慢慢的、悠悠的,有滋有味,有条有理的对时尚进行品味。
时尚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日日可见,时时可感的,在形形色色的时尚中,最要紧的是找到我们需要的时尚,时代需要的时尚,民族需要的时尚;最可贵的是每一位考生能以时尚的思想,用时尚的笔法,品味时尚的元素,追求时尚的高雅,赞美高尚的时尚,找准并找回这一代年轻人需要的时尚,达到了这些要求,无疑这就能成为今年江苏省高考的时尚作文。(周竹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