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有所思之三——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善良
每每读着《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句,心里就充满了阳光。可是再读下去,心里就不免沉重。一日,在家看电视。剧情里有这么一句台词,教书先生授书《三字经》,刚解读到“苟不教,性乃迁”句时,小孩侧着头,天真地问:“那么是谁偷走了善良呢?”,心中不由大震。这种童性的发问,实质上是对我们成人的一种拷问。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善良呢?人们都说是人天生的劣根性所致,我原本也是赞同这个观点的。可是,我又有一个疑惑,就是既然人天性善良,又何来的劣根?我想万恶之源,全系一贪。也许就是这个“贪”字,让善良搁浅在岸边,由“贪”延伸出来的“偷”在汪洋里掀浪。关于“偷”的事儿,从古贯今。早在《诗经·硕鼠》里就有了描述掠人财物的大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痛斥。看到过一句话:“人类的乐土在哪里,偷儿的乐土也就在哪里。”文明与丑恶总是这样相依相伴、不离不弃。我想起了诗人顾城的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本该正解的诗句用在偷儿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在文明的阴暗面,偷儿就像是抽丝的高手,正一丝一丝把善良抽去。 因为不敢正视阳光,善良的人遗失了善良。我们的灵魂曾经在这样的故事里失落过,姑娘在大街上被流氓侮辱,哭声未能引来围观者一个正义的拳头;小孩溺在水里面挣扎,生命的呐喊却乞求不来人群里一根救命的稻草。还有那些绻缩在医院角落无钱却急待医治的病人,身边的白衣天使一个又一个的走过,游离的目光冷漠向前,那清脆的脚步在病人的心里,犹如冰凌滴水,寒透了心肺。假如在这个时候,哪怕出现的是一个孱弱的拳头,出现的果真的是一根稻草,端出的是一杯廉价的白开水,都可能会引来春潮涌动。可是这里的善良却被怯懦和铜臭所替代了。现在从婴儿学步开始,小孩就始终游离不出家长的视线。好象一出家门,外面全是洪水猛兽,只有关在“笼子”里是最安全的。可是这又怎能怪为人父为母的一番苦心呢?外面的风有时真的很大,在阴暗处蹲伏的恶狼正瞪着“绿森森”的眼睛在窥视着善良。耳边仿佛还听到那些失子丢女的父母们撕心裂肺的哭声,那种对偷儿的痛诉,让人寸肠寸断。 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不能不正视社会上的不和谐之音,就必须要对偷儿加以痛斥。偷有大小之分,小者为小偷,大者则为大盗。破门入室、拦路抢劫还都算是小偷,大盗者巨贪也。从反腐倡廉的案例里我们看到,这些大偷,平素都有一张文明的面孔作伪装,开口是马列主义,闭口是为人民服务,但是面对老百姓百千万甚至上亿元以上的血汗,他们装入囊中竟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这种国之硕鼠要比小偷可恶千白倍。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善良?是贪欲!这些人都是把快乐建立在掠夺和占有他人快乐的基础上,大番掠财抢色都是如此。本身善良的人,因为邪恶的肆意而变得不再相信善良。刚装修的房子一出门就被人撬开了,刚从银行取出来的钱突然就被“飞车”夺走了,刚刚在你心中树立起来的如“神”一样的干部一夜之间成了巨贪而当啷入狱,如此种种,心痛加悲愤,你还会相信有“夜不闭户”的神话?这里最受株连的就是好人和好官,还有社会好的风气。对于小偷而言,由于他们的经常出现,使人觉得现在好人太少;对于贪官而言,由于恶心的表演的败露,让老百姓一提到当官就和“贪”字粘边。这是一种恶果,但这种又应该由谁来负责呢?因此,好人和好官要维护好自己的清明,恐怕光给老百姓做解释工作是不行的,你得用行动来证明这人情如同季节,同样也有春天。 |